来源:中国国防报
|
戚家军的“鸳鸯阵”示意图 |
明代的抗倭战争既有陆地作战,也有海洋作战。在数十年的抗倭战争中,明军的海战战术不断得到丰富发展,其中部分内容与陆战战术及内陆湖泊作战之术相通,部分内容则体现了鲜明的海战特色。
情报先行,尤重海洋地理情报
关于情报与战争的关系,孙子有句名言:“知彼知己,胜乃不殆;知天知地,胜乃可全。”陆地作战需重视情报,海战同样需充分掌握敌情,认真分析研判敌我双方力量对比。在海战中,除了要对敌情、我情进行分析和比较之外,还要充分掌握天候、地形等一切与战争有关的情报。与陆战不同,海战有关“地”的内涵会发生一些变化,主要是指海洋的基本情况,如潮汐、水深及水流走向等水文情报。
抗倭将领谭纶、俞大猷、胡宗宪等都充分意识到海防情报的重要性。胡宗宪主持抗倭时,加强舰船巡逻力度,提升海防警戒水平;注意收集海洋情报,使用熟悉海情的乡兵驾驶舟船,担任向导。他还在各地建立严密的巡哨制度,多层设防,连点成线。担任巡哨任务的情报人员,也有严格的选拔标准:一是熟悉敌情,知晓当地情况;二是能说一口流利的外语;三是熟识敌方人员,善交朋友。
明军还总结了一些研判海上敌情的方法,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戚继光的“海上相敌20法”。倭寇行动隐蔽,行踪难定,熟悉天气潮汐情况,而且非常善于化装,加之有不少奸细担任其内应,使明军难以设防。在这种情况下,反情报工作显得尤为重要。为做好防奸工作,戚继光等人曾亲自制定《伏路条约》,令三军共同遵守。当发现敌情时,伏路军官必须立即报告、迅速处置。
结合地形,发挥武器优长
倭寇虽然在东部沿海地区为祸甚烈,但明军在舰船吨位和火器性能上超过倭寇,能够在海上交战中占据上风。因此明军与倭寇交战时,战术设计既需结合装备,更要适应地形。战术与地形充分结合,明军的优势地位便能更加凸显。
摸清倭寇底细后,明军一面加强重要位置防守,一面抓住时机主动发起进攻。明军战船吨位大,吃水深,对于作战环境和海洋地形要求更高,将帅需深入了解航道和水文情况,认真选择作战地点。
战船在海面形成对抗之时,明军所贯彻的战法主要有两种:当我方船只比对方船只大,就使用战船直接冲向对手,将对方船只撞沉;当我方船只比对方船只小,则需形成数量优势,包围对手,尽量利用先进火器进攻。俞大猷将这种战法简单总结为:
“盖海上之战无他术。大船胜小船,大铳胜小铳,多船胜寡船,多铳胜寡铳而已。”
明军利用火器优势,积极展开进攻。戚继光说:“水战,火为第一。”这里所说的“火”,既可指火器,也可指火攻。与倭寇海上对峙,可用火器击毁对方船只,毙伤敌方人员。而双方战船距离较远时,使用火器压制对方,令敌不敢轻易在甲板上露头,明军就可乘机抵近,组织士兵攀援敌船,再以冷兵器破敌。由于战船和火器有明显优势,明军有意在海上或岛屿之间寻找决战时机。海上决战,除了能发挥自身优势之外,多少也借鉴了孙子“死地”作战理论。孙子认为,“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士卒一旦没有退路,就会迸发出惊人的战斗力。四面都是茫茫大海,双方都处于毫无退路的“死地”,只能拼死作战。明军在兵员数量上占据优势,武器性能又胜敌一筹,这一战法有效提升了军队的士气。
战术合同,注重阵法设计
沿海明军的军种为水军和陆军,军种之间的合同战术自然非常重要。若在海岸作战,陆军主要担负冲击敌人任务,水军在沿海布置防御,打击逃窜之敌;若在海上作战,水军主要担负冲击敌阵任务,陆军则在海岸布置防御阵地,阻击逃窜到陆地的倭寇。在舟山大捷和台州大捷等几场著名战役中,明军水、陆两个军种密切配合,将倭寇击退。嘉靖四十年(公元1561年)的台州之战中,戚继光率军阻击倭寇。他将陆军组成一头两翼的冲锋部队,击溃登陆倭寇,同时又组织水军打击海上倭寇船队,最终全歼倭寇。
无论是海面作战,还是陆地作战,明军都非常注重阵法研究。戚继光的“鸳鸯阵”和俞大猷的“三叠势”,都是较为著名的阵法。在“鸳鸯阵”的设计中,队长位列最前,后排是二人手执长牌和藤牌掩护,再后排则是士兵手持狼筅和长短兵器,利用这些兵器杀伤敌人,掩护队伍向前。“鸳鸯阵”的设计理念,就是尽量使矛与盾、长与短等各种兵器密切配合,充分发挥各种兵器效能,同时有效将士卒捏合在一起,使之成为更加牢固的整体,像鸳鸯一样“生死相依”。这种阵法在强调队伍整体性的同时,也能充分发挥各种兵器的优长,并能根据不同地形进行调整变化(可变换成“两仪阵”或“三才阵”等),从而实现兵器和士卒的高效结合,进可击敌,退可自保。在台州大捷中,戚继光就使用“鸳鸯阵”成功挫败倭寇,戚家军从此声威大震,这一阵法也渐为人们所熟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