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来中国经济取得快速发展,一举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还被称为“基建狂魔”,经济之所以能实现这么大的跨越与投资建设的功劳分不开。
此前旷世工程港珠澳大桥的建设就让我国的基建得到了世界的认可,而近日又一超级项目火了,动员8000人正在珠江三角洲的伶仃洋上修建伶仃洋大桥,还紧挨着南海,这一工程的实施让美国都眼馋并表示这也太疯狂了。对此有网友感叹,中国不愧为“基建狂魔”建成港珠澳大桥后,还要建设深中通道,如此任性的项目规划,也正是中国实力逐步发展的体现。
到目前为止中国的基建已经走出了国门,开始参与到世界各地的许多项目中。例如中国在沙特阿拉伯建成了世界上第一条穿越沙漠的高铁线路,这条高铁的建成在全世界都属于一个建造奇迹。
根据最新发布的《2021年财富》世界500强榜单,我国建筑跃居第13位,连续16年进入世界500强企业行列。在2020年受到疫情的影响,为了助力复工复产,“新基建”提供了线上办公和网购平台,成为了强有力支撑。
“基建狂魔”的名号也响彻全球,通过基建我国在世界上的声誉也逐渐提升。相比之下欧美国家在几十年前就完成了基建工作,现在使用的设备很多都是几十年前生产的,那我国为什么如此重视基建工作呢?
基建就是生产力,俗话说:要致富先修路。要知道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国土面积居世界第三位,要想保证全国人民都能用上水电,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需要充足的基础设施支持,生产、工厂和道路都是重要的资产。
基建还会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基建实际上是一个超级复杂、庞大的产业链,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比如材料、物流、设备、劳务、服务,甚至装修和施工等,国家都有责任为基建的建设买单,这样一来建筑工人不会失业,受到金融危机所造成的影响也非常小。
当前的城镇化基础设施建设日趋完善,有人认为基建设施投资已接近饱和状态,也表示我国的经济太过于依赖基建,若是10年后我国的基建基本建成,经济又该靠什么来拉动呢?
就目前而言基建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我国地大物博,近代建设逐渐强大起来,如公路、铁路等。据相关机构数据显示截止到2020年,我国铁路营业里程高达14.6万公里,是世界第2大铁路网,高速铁路里程则达3.8万公里,居世界第1位,但是相比美国25.7万公里左右的铁路里程,还是有很大的差距。
像拉萨等西部地区由于地形不能很好的开发,但不代表没有开发的必要和空间,除了西部地区四川、湘西、云南等山区的基建还在建设中,10年后仍有发展空间,因此我国的基建在10年不可能立马完成。
目前我国城镇化率为57.96%,与发达国家相比美国为82.06%,英国为83.14%,日本为91.54%,仍存在一定的差距,未来随着中国城镇化率向发达国家靠拢,更多的农村人口将进入城市,城市将扩大容量,建设更多的道路和地铁等基础设施。据专家预测2050年我国城镇化率仅能达到71.2%,与发达国家的80%相比仍有一定差距,换句话说即使经济仅靠基建驱动,我国也能撑几十年。
那除了基建我国的经济还能靠什么来拉动呢?
首先刺激经济的不单只靠投资,要知道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是投资、消费和出口,这三种方式也被称为刺激经济的“三驾马车”,在这三种方式中最重要的则是消费。消费是一个国家经济增长的基础,基建投资终有一天会完成,但消费永远不会结束。以美国为例早在上个世纪,美国的各项基建建设就已经基本完成,但直到今天美国仍是世界第一大经济体,这与美国居民强大的消费能力是分不开的。
但是美国公民习惯提前消费,而且大多是“月光族”,根据美联储的数据,40%的美国人拿不出 400美元的现金。而我国的消费位居第二,去年公民的消费量超过了美国。过去的2020年相信大家都听到了各界专家呼吁“拉动内需”,引导国内民众理性消费的声音,由此可以清楚地证明,一个国家经济的稳定增长离不开消费。
除了消费,还有出口可以拉动经济,当生产能力超过我们国内消费需求时,我们就需要将这部分进行出口,全球化开放的优势就在于可以带动出口贸易的增长,从根本上解决产能过剩的互补性,带动经济和就业的增长。
我国是世界第一大贸易国,还是100多个国家最大的贸易伙伴, 2020年受疫情等因素影响,我国成为世界上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外贸进出口明显好于预期,外贸规模再创新高。据海关统计2020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为32.16万亿元,比2019年增长1.9%。与此同时我国连续30多年保持贸易顺差,可以说对我国的经济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总之我国的基建在一直保持持续性的发展,并且最终也终将趋于饱和状态,但是按照目前的发展水平来看,10年后的基建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此外消费和出口也将是10年后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