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时间6月11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与美国总统打了一通约20分钟的电话。
随后,日本官房长官菅义伟在记者会上正式宣布,安倍晋三将于6月12日至14日访问伊朗,与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总统鲁哈尼分别举行会谈。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 资料图
据日本共同社透露的行程安排,安倍将于12日从日本启程,乘坐政府专机抵达伊朗首都德黑兰,与鲁哈尼举行首脑会谈,13日与哈梅内伊会谈并离境,于14日返回日本。
这是继1978年的福田赳夫后,时隔41年再有日本在任首相访问伊朗,也是伊朗伊斯兰革命建立伊斯兰共和国后,日本首相首次会晤伊朗最高领袖。
当前,正值美伊关系和地区局势持续紧张之际,甚少直接介入中东地区争端的日本高调地充当起了“调停人”角色,安倍的意图和此行影响受到国际社会的诸多关注。
当“调停人”,安倍图什么?
据共同社6月10日报道,安倍将从日本与伊朗保持友好关系的立场劝说伊朗遵守与欧美等国缔结的核协议,也将倾听反对全面禁运伊朗产原油等美国制裁的伊朗的主张,寻找与美方的交点。
“安倍希望在国际上发挥日本外交的作用,并成为美国不可或缺的战略伙伴。”日本北海道大学公共政策大学院教授铃木一人在接受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采访时表示,这将不仅有助于解决日美贸易摩擦问题,在日美安保方面也有更有利于美国做出保护日本的承诺。
此外,从全球角度看,如果日本能够有效利用其与美国的关系发挥外交“调停人”作用,日本或将得到那些与美国产生矛盾的国家的信任,进而成为国际社会上有影响力的国家。
日本上智大学综合国际学部教授前嶋和弘对此补充表示,日本即将主办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峰会,届时安倍将与伊核协议相关各国领导人进行会晤并汇报访伊成果。
除了着眼于日本的国际地位,铃木一人指出,安倍此访还希望从伊朗方面得到稳定的能源供给。由于美国对伊朗实施经济制裁,目前日本国内的石油厂商和炼油厂都面临困境。如果通过这次访问缓和美国的石油制裁将对日本的经济带来诸多益处。
近年来,由于美国对伊朗实施的制裁,伊朗与日本之间的贸易往来日益萎缩。2018年伊朗向日本的出口总额仅为4000亿日元左右(折合当年人民币约247.55亿元),仅为十年前的五分之一。
据德国Statista统计网站数据,伊朗2018年向日本出口的石油为666万立方米,连沙特对日出口石油总量的十分之一都不到,仅占日本石油进口总额的5.3%。与此同时,日本对伊朗的出口总额也仅为985亿日元(折合人民币约60.96亿元),也比前些年有了明显的下滑。
然而,尽管直接的双边贸易往来下滑,但目前日本85%的石油和28%的天然气来自波斯湾地区的沙特、阿联酋、科威特、卡塔尔等国,大量能源需经由霍尔木兹海峡运出。美伊关系恶化后,伊朗“封锁霍尔木兹海峡”的威胁对日本而言无疑是巨大的打击。
“日伊石油贸易、霍尔木兹海峡航行安全等问题会成为日伊双方难以绕开的会谈议题。”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研究员钮松向澎湃新闻表示。
“美国希望通过安倍这样的第三方带话给伊朗,把伊朗拉回谈判桌上。而日本恰好也想利用美国的这一需求,去一趟伊朗,看看能否从油气产业中获益,因为日本本身就对伊朗有能源需求。”上海外国语大学东方语学院院长、伊朗学研究中心教授程彤补充称,除此之外,日本还可能会着力在其他经济领域获得投资等方面的宽松条件与好处。
此外,从国内政治角度,据新华社报道,也有分析人士认为,此访是安倍在今年7月日本国会参议院选举前展示其外交成果的又一场“政治秀”。
由于日俄在“北方四岛”(俄称“南千岛群岛”)领土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安倍试图无条件与朝鲜进行会谈以解决绑架人质问题也未有进展,在此形势下,如果安倍对伊朗的历史性访问取得成功,无疑将有望为自民党在参议院选举中加分。
尽管安倍此访伊朗在日本的外交地位、能源安全、国内政治等方面都有所图,但日经中文网指出,此行也将暗含风险。报道称,中东局势在历史上和宗教上都很复杂,如果日本被认为单方面偏袒伊朗,有可能招致与该国对立的沙特阿拉伯等阿拉伯国家的反对。
作为铺垫,安倍晋三已于行前分别致电了沙特王储和阿联酋阿布扎比王储,沟通访问相关事宜。
当“调停人”,安倍凭什么?
据共同社报道,在本月10日的自民党高层会议上,安倍就访问伊朗的方针表示,“中东的稳定直接关系到日本的稳定,希望在前人建立的友好关系基础上发挥建设性作用”。
今年是日本与伊朗建交90周年。期间,除去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外,两国均维持着友好关系。早在约70年前,日本就曾不顾英国对伊朗石油的禁运令,从伊朗进口石油。在1974年,两国还签订了互免旅游签证的协议。
即使在1979年伊朗发生伊斯兰革命后,伊朗与日本的双边关系也未受太大影响,多名日本前首相在卸任后访问过伊朗。2000年,伊朗时任总统哈塔米还曾访日,成为42年来首位访日的伊朗领导人。
两国在意识形态、宗教历史等层面都不曾有过冲突的交往历程,为两国关系奠定了基础。多年来,日伊两国还保持着日益紧密的经济与文化往来合作,尤其在能源领域,伊朗一度是仅次于沙特与阿联酋的日本第三大石油供应国。据日本网(Nippon.com)数据,2008年伊朗向伊朗的出口总额近20000亿日元(折合当年人民币1513亿元),在伊朗受到国际制裁前,日本也曾大额投资伊朗油田。此外,伊朗还是日本汽车、机械与金属制品的重要市场。
因此,虽然日本并非伊核全面协议的签署方之一,但由日本承担美伊“调停者”的角色却并不显得突兀。
据伊朗伊斯兰共和国通讯社(IRNA)10日消息,伊朗驻日本大使穆尔塔扎·拉赫曼尼·穆瓦希德(Morteza Rahmani Movahed)对安倍的伊朗之行期待颇高。他评论称,安倍此行除了在两国历史友好关系的基础上,加强日伊两国的政治、经济与文化层面的联系,还要讨论地区乃至国际上的焦点问题,“将是日伊关系的转折点”。
除了日伊两国关系外,安倍本人与伊朗也颇有渊源。
1983年,安倍晋三的父亲、时任日本外相安倍晋太郎作为伊朗和伊拉克战争的中间调解人访问伊朗,试图呼吁两国停战。当时,刚刚迈入政坛不久的安倍晋三作为外相秘书官与其父同行。
安倍回顾当年访问伊朗的情景时描述道,“那时候对伊朗的印象是夜里常常听到枪声。”安倍说,“这次能够和父亲带着相同目的再次访问伊朗真是感慨颇深。”
对于36年前的那趟“调停之旅”,伊朗方面给予较好评价,称“对于安倍晋太郎的中间调解人外交印象深刻”,并期待安倍晋三此次访问中的“安倍品牌效应”依然奏效。
“这是时隔41年的历史性访问,虽然不知道能取得多少成果,在外交上即使起到一点点作用也具有很大意义。因此,日方对此充满期待。”前嶋和弘也向澎湃新闻表达了对安倍访伊的期待。
铃木一人同样指出,日本国内对安倍此行期待颇高,他本人也支持此次访问。他认为这对日本来说是一次很好的机会,如果能有效利用此次机会将进一步加深日本和伊朗的友好关系,这对日本和伊朗都是好事。
不过,日本官方似是在刻意降低舆论预期。
《日本时报》引述日本外务省高层官员的话称,日方只是想“缓和紧张局面”,“没有计划带来惊喜”。
安倍访问伊朗并非日本首次为美国在中东地区,尤其在伊朗问题上充当“调停人”角色。除了上述的安倍晋太郎访问伊朗外,1985年,由于数名美国人被黎巴嫩真主党扣押为人质,日本前首相中曾根康弘受时任美国前总统里根之邀赴黎调停,但彼时作为黎巴嫩真主党支持者的伊朗态度十分冷淡,调停计划最终以失败告终。
如今,作为长期与伊朗保持密切关系的美国盟友,日本再次成为“理想的调停者”,但尽管时过境迁,日本夹在美伊间的处境并未发生实质性变化。路透社就此写道,安倍的访问将又是一场“高风险外交”——“伊朗之行很可能是象征性的,因为只有美伊这两个主要国家才有真正的权力来实现任何突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