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驻美国特派记者 张梦旭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杨明交 环球时报记者 赵觉珵 丁雨晴]距离“9·11”袭击事件过去整整18年了,美国发动的阿富汗战争也已经打了这么多年。“当地社会依然充满不确定性带来的危险,老百姓的生活非常不稳定。几乎每家每户都能讲述自己死里逃生的故事。”曾在阿富汗长期工作的张利(化名)10日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这么说。他表示,对于美军的存在,阿富汗人普遍“非常抵触”,因为他们“一边抽血,一边补血”。现在,阿富汗的和平进程又遭受戏剧性打击。美国总统特朗普9日称,与阿富汗塔利班的和平谈判“已死”。此前两天,他取消了与阿富汗总统加尼、塔利班领导人在美国的“秘密会晤”,原因是塔利班本月5日在喀布尔制造了一起导致美国士兵死亡的爆炸案。在“9·11”纪念日前叫停和平谈判,特朗普此举再次令世界错愕不已。美联社称,现在,“阿富汗人正准备迎接新一轮暴力活动”。
一场庆典与一次爆炸袭击
今年8月19日是阿富汗独立100周年纪念日。阿政府原定于当天在修葺一新的达鲁阿曼宫举行隆重的庆祝活动。但在独立纪念日前两天,首都喀布尔一处婚礼现场遭遇炸弹袭击,造成63人死亡,庆祝活动被推后两天。婚礼爆炸案和修葺一新的达鲁阿曼宫,这“一旧一新”成为阿富汗18年来动荡局势的典型写照。
爆炸袭击是这些年来阿富汗人最熟悉的场景之一。《环球时报》特约记者在喀布尔常驻期间,几乎每个月都要到爆炸现场报道。在首都以外的偏远地区,塔利班的游击战也从未停止。
对于当地安全形势,张利对《环球时报》记者描述,喀布尔是一座山城,许多市民居住在城市周边的山上,而山上每家每户都藏着枪用于自卫。
在危险的环境中,正常的生活很难维系。“老百姓过得非常艰苦。喀布尔没有现代化供水系统,民众只能去水源地取水,到了夏天旱季,人们还要自己钻井解决。供电也是问题,在停电时期,政府只能给喀布尔各区轮流供电。”据张利描述,喀布尔街头随处可见推着三轮车、以帮人挑行李和搬货为生计的人,他们多为三四十岁的男人。然而,他们往往一两天都等不到一单生意,有时候连价值1元人民币的一个馕都买不起。
阿富汗中央统计局去年5月发布的报告显示,该国贫困率达54%,失业率为24%。美国盖洛普网站8月刊文说,57%的阿富汗人表示去年难以负担得起食物开支,90%的当地民众表示难以通过家庭收入维持生计,没有任何一名受访者认为他们的“生活舒适”。张利告诉记者,阿富汗大学老师月收入通常相当于人民币800到1500元,也有老师每月能拿到3000元,这已经算是中高收入水平了。
据了解,最近几年,阿富汗货币兑美元的汇率从60:1左右跌至接近80:1,不少媒体、旅游公司、咨询企业相继倒闭。“阿富汗经济主要靠外部援助。2006年以前,援助资金比较充足,但这些年来,西方提供的援助明显不足了,阿富汗各行各业都缺钱,政府也很难征到税。”张利告诉《环球时报》记者。
达鲁阿曼宫则代表着阿富汗的“新”。《环球时报》特约记者2014年夏第一次探访这座王宫时,它还是一片废墟,能看到密密麻麻的弹孔。加尼当选总统后重建了达鲁阿曼宫,令它重新焕发光彩。
如同达鲁阿曼宫变身一般,阿富汗在这些年也发生了许多变化:总统大选要上电视进行直播辩论;高楼大厦不断出现;社会更加开放,女性开始担任部长、省长和大使等重要职务,大街上穿着蓝色布尔卡(蒙面罩袍)的女性比例大幅减少,第一本女性时尚杂志《瞳孔》出版发行;网络购物逐渐流行……
令张利印象深刻的变化是媒体。他对记者说,在塔利班统治时期,阿富汗只有一家广播电台。2001年后,当地媒体快速发展,在喀布尔有超过200家电视台、报纸、广播等。“如今,我们看到的阿富汗突发事件新闻基本都来自本地媒体报道。当然,发生这种变化的重要原因是西方势力介入后的舆论需要。”
对美军“非常抵触”
在张利看来,阿富汗人对美军的态度整体上是非常抵触的。“不少身穿西服的公务员或者商人,他们的生活看上去很西化,但内心其实不相信西方的那一套。其中的主要原因包括宗教观念,也有很多人认为,这些名义上是来保护他们的美国人没有根除恐怖主义,反而又激化了一些矛盾。”张利对《环球时报》记者说。
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副教授王晋10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美国给阿富汗带来的变化包括尝试引入以西方民主政治为蓝本的制度,“但现在看来不太成功,无论是卡尔扎伊还是加尼政府,其内部都存在较大矛盾”。另外,美国给阿富汗提供了数百亿美元的援助,“但由于受战乱局势的影响,这些钱对当地社会发展与民生的改善作用并不太大”。
美国国防部数据显示,截至今年3月,该国在阿富汗战争中的军事花费总计7370亿美元。美国布朗大学“战争花费项目”负责人内塔·克劳福德表示,这一数字没有包括退伍老兵福利、其他政府部门相关举措等开销,如果都算上,费用接近2万亿美元。
“在过去18年里,塔利班一直处于守势。”BBC8日称,2001年美国发动战争后,塔利班政权很快被赶下台。2004年,美国支持的新政府掌权。2014年,由于担心无限期留在阿富汗,北约国际部队结束其战斗使命,这在很大程度上使得塔利班能够“卷土重来”。BBC称,塔利班在阿富汗70%的领土上公开活动;美联社的报道则显示,塔利班已控制或对阿富汗近一半的领土拥有影响力。
BBC分析称,多种原因导致阿富汗战争久拖不决,包括美国缺乏政治明确性、“伊斯兰国”激进分子的暴力行为导致局势更复杂、塔利班的猛烈抵抗、阿富汗政府军和政府实力有限、其他国家不愿意长期在阿富汗驻军等。
“美国武力介入阿富汗局势是希望能够打击恐怖主义和极端主义,但其策略有问题。”王晋说,阿富汗极端势力的发展具有很强的本土性,与当地经济资源、一些独特的社会网络结构相连,“单纯通过军事手段打击很难清除恐怖主义和极端主义的生存土壤”。
和谈开始后,他们既充满希望又忧心忡忡
“9月9日,尚无发生任何严重袭击的报道。但喀布尔的街头基本空无一人,只有马苏德的武装支持者乘坐汽车在‘漫游’。有官员表示,一名警官当天遇害,一起路边炸弹袭击导致3名平民com/so/受伤.html' target='_blank'>受伤。”美联社9日报道说。这篇文章的标题是,“美国与塔利班的磋商停止后,阿富汗人正准备迎接新一轮暴力活动”。政治分析师瓦希德·穆兹达悲观地表示,“很遗憾,几个月来的努力无果而终。我认为,阿富汗的战斗仍将持续许多年”。
据BBC报道,自美国2001年发动阿富汗战争以来,已造成3万多平民死亡。布朗大学沃森研究所去年8月的一份报告显示,死亡的阿富汗军人、警察和平民人数超过14.5万。另一方面,近3500名国际盟军部队成员死亡,其中包括超过2300名的美国军人。
“暴力活动让阿富汗人筋疲力尽。”美国《纽约时报》9日说,自美国与塔利班去年秋天开始谈判以来,塔利班的暴力活动有增加的趋势。在这期间,许多阿富汗人一直生活在希望与恐惧来回交替的状态中。他们既憧憬着长达40年的冲突结束,又担心摆在桌面上的协议将对改善阿富汗人民的苦难境遇无济于事,可能导致阿富汗政府垮台、塔利班重新掌权。
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阿宾顿校区学者阿里·奥洛米在《华盛顿邮报》撰文认为,尽管美国和塔利班都表示推进谈判是渴望和平,但他们的目标本质是让美国从阿富汗撤军,和谈并不是为了巩固阿富汗战后的稳定愿景。特朗普可以将撤军作为兑现竞选承诺来大肆宣扬,作为政治胜利来兜售。然而,无论撤军与否、达成和平协议与否,出现战争和暴力升级的风险都要由阿富汗人民来承担。
“如今,美国的军事存在成为鸡肋——不留下驻军,就没有办法帮助阿政府稳定局势,进行政治以及所谓的民主重建;继续驻军,从过去18年的情况看效果并不好,说不定还需要增派更多数量的驻军。”王晋认为,这些年来,阿富汗的局势没有好转,“一些地方、部族以及各武装派系在部分地区的影响力更大,地方安全局势并不乐观。我的观点是,美国给阿富汗带来了更多战乱”。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