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公布了一个有趣的装甲车辆改装计划,把M60A3坦克修改成俄制BMP-3装甲车的外形,用于假想敌训练。计划名为BMP-S。
凡是在欧文堡训练过的陆军部队都见识过假想敌部队的厉害。他们在与参训的美国陆军部队展开高水平对抗过程中,往往会令对手陷入被动与尴尬。历史上曾有多支部队在欧文堡扮演过假想敌部队的角色,其中最著名的是第32近卫团和第11装甲团。
冷战爆发后,为了增强对抗训练效果,美国陆军于1977年决定,在全部军事基地中都实行假想敌实兵对抗演习制度。为此,陆军部队司令部专门在德克萨斯州的胡德堡建立了代号为“红色突击”的假想敌训练部队。
所有在训练和演习中扮演苏联军队的“假想敌”都必须到胡德堡接受严格的训练,使他们能够像一支真正的苏军那样作战。为了进一步增强对抗的真实性,1981年,美军从训练成绩最好的第31机步团和第73装甲团各抽调一个营组建了假想敌部队。
美军用M2A2炮塔+M113A3车体魔改的BMP-2拟态车。
到了1982年,这支部队已经做好准备,为更符合苏军的实际情况,还被命名为“第32近卫团”。近卫部队通常是苏军最精锐的部队,大都因战斗表现突出而获此殊荣。
经过精心挑选的第32近卫团在“国家训练中心”充当了4年的“敌军”。他们按照苏军的作战方法进行训练,并使用改进型旧式坦克,这样看上去也是在使用苏军的装备。
第32近卫团所做的贡献远不只是充当一支敌军。他们在军事演习中很少失败,他们的成功部分要归功于所积累的丰富经验。在这4年里,虽然平均每个陆军士兵在“国家训练中心”只呆2至3周的时间,但这个团在“国家训练中心”却进行了4年的演练。
这支“常胜军”战绩辉煌的第二个原因,是其对美军部队采用了苏军战术,而这些美军从未近距离、面对面地接触过苏军,这堪称是打破传统的创举。“国家训练中心”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向部队展现恶劣的作战环境,如果部队能顺利地通过“国家训练中心”的训练而没有垮掉,那么他们在未来使用真枪真炮的战场上就会具有更强大的战斗力。
冷战结束后,美军对“假想敌”部队的重视程度不减反增,为其装备了无人驾驶侦察飞机、夜视镜和能够干扰GPS信号的干扰发射机等。假想敌部队不仅具有卓越的常规作战能力,而且具有很强的非对称作战、巷战和近战等能力。美军认为,只有在训练中打败假想敌部队,才能在未来的战场上战胜真正的对手。
目前,在“国家训练中心”担负“假想敌”任务的是美国陆军第11装甲团。为了营造逼真的战场氛围,假想敌部队的装备都经过改装,酷似俄军现役装备,例如T-72、T-80、BMP-3等战车,几乎可以达到了鱼目混珠的地步。另外,第11装甲团的2400名官兵也完全模仿俄军的编制和作息时间,他们经常幽默地调侃他们的对手:“我们是有史以来第一支攻入美国腹地的俄国军队。”
欧文堡国家训练中心曾在1997年3月组织了为期两周的21世纪特遣部队高级实验,由担任假想敌的 第11装甲骑兵团与第4机械化步兵第1旅进行对抗。第1旅是美国历史上第1个数字化旅。尽管它的信息化程度很高,但在对抗中仍显得十分吃力。
尤其在第一周中,装甲骑兵团采取种种手段使第1旅的侦察系统多次因超负荷工作而瘫痪,一度使这支号称“代表未来陆军发展方向”的数字化实验部队慌乱不堪。直到演习的第二阶段,第1旅凭借侦察、战场感知方面的优势,才在演习中夺取了主动权。图为模拟俄制T-72的M1坦克。
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训练的实战性,美国陆军除了从外表上仿制俄式装备,还千方百计地为假想敌部队收集真正的俄制装备。例如,在伊拉克缴获的大量俄制装甲车辆都被不远万里运到欧文堡。在演习中,如需空中火力配合,空军的“入侵者”中队也将提供全力保障。正是得益于“假想敌”部队的磨练,美国陆军的作战能力得到大幅提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