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英国皇家空军秘密向法国前殖民地、西非国家马里增派了3架支奴干直升机和一支人数不详的地面部队,据悉他们将为法国驻扎在马里的部队提供后勤支持,以及帮助法国军队将作战人员空运至危险区域。而就在同一天,据国内媒体转载比利时《陆军知识》的消息称,中国已经同意向曾同时是英法两国殖民地的西非国家喀麦隆,提供5000万美元军事援助,并且中国允许喀麦隆购买其所需要的任何装备。英法在如何竞逐着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的西北地区,而未来中国又该如何继续经略这个地区?本期出鞘带您关注中国经略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的西北地区。(查看完整内容搜索微信公众号:sinamilnews)
在此之前,喀麦隆已曾经引进过多款中国武器,例如,07式轮式装甲车、WZ523轮式装甲车、WMA-301自行突击炮、直-9W武装直升机,此外还有大量的轻重武器和防空导弹等装备。目前喀麦隆陆军已有一个装甲侦察营装备了07式轮式装甲车,包括步战车、装甲指挥车和自行榴弹炮等。而WMA-301自行突击炮更是喀麦隆陆军现有的主要装甲突击武器,据说它在实战中甚至表现出了压倒第二代主战坦克的作战能力。更重要的是,喀麦隆还向中国派出了大批军事留学生。
而按照喀麦隆国防部长约瑟夫·贝蒂的说法,这已经是中国第5次向喀麦隆提供军事物资援助,而且这批物资也将极大缓解喀麦隆军队应对目前国内局势的窘迫状况。因为自2016年底喀麦隆英语地区(因喀麦隆曾分别被英法殖民,当地明显分为英语区和法语区,而这两地历来不和)要求独立以来,喀麦隆军队已和自称是英语国家“修复部队”的英语区武装分子爆发过多次激烈冲突,不仅造成了80名士兵阵亡,还导致至少16万人逃离家园。而这场叛乱折射的,除了目前的喀麦隆军队无力保障国家安全外,还有英法两国剪不断、理还乱的非洲殖民史。
从1830年占领阿尔及尔后开始在非洲扩张,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法国已经完成了其对几乎半个非洲的殖民占领,并在非洲中西部建立了法属西非(包括毛里塔尼亚、塞内加尔、尼日尔、马里、几内亚、科特迪瓦、布基纳法索和贝宁)以及法属赤道非洲(加蓬、刚果、中非和乍得)。而在东非,法国则占据了位置险要的吉布提。虽然在一战后对德国在非殖民地的瓜分中没占得多少利益,但当时的法国也借此成为了仅次于英国的世界第二大殖民帝国。值得一提的,法国正是借一战后瓜分德国在非殖民地的机会,占据了八成的喀麦隆领土。
而另外的两成喀麦隆领土则被英国并入了其西非最大殖民地尼日利亚。除此之外,从1795年吞并非洲南部的开普殖民地开始到一战前,英国还在东非占据了索马里兰、苏丹、肯尼亚和乌干达,而在西非则另外占有尼日利亚、塞拉利昂、加纳和冈比亚。德国在一战战败后其非洲殖民地被瓜分,英国又占据了原属德国的东非坦桑尼亚,成为了非洲最大的殖民帝国,当时号称是“从开普敦到开罗”。此外,与法国多占据刚果河和撒哈拉沙漠等荒凉之地不同的是,英国下辖的非洲殖民地尽是交通便利的海岸以及矿产丰富的东非大裂谷地区。
除了殖民地在物产丰富程度上的差别,英法两大殖民帝国管理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的西北地区的方式也有着很大的不同。相比于英国更多视非洲殖民地为自己的原材料供应地以及商品倾销市场,富有“救世主”情怀的法国则不光是希望从殖民地获得商业利益,更是希望将殖民地人民全部变成法国人。在法国政府的支持下,法国文化在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的西北地区获得了压倒性的主导地位,并利用文学和语言等手段对非洲原生文化进行了全面清洗,试图培养出一批认同法语以及法国文化的殖民地精英。比如曾任塞内加尔首任总统的桑格尔就是一名以写法语诗歌而出名的诗人,他还曾倡导建立了总部设在巴黎的法语圈国际组织。
但法国人如此精妙的设计显然落空了。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以后,由于实力远不济美苏,面对加强在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西北地区的殖民统治和国内经济建设之间的矛盾,英法两国不得不选择从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原殖民地大举撤离。但法国却并不甘心就此失去其殖民利益。1958年,戴高乐提出建立法兰西共同体以取代原来的法兰西联邦的主张,该共同体由法国和非洲属地国家组成,虽然允许非洲成员在共同体内建立自治共和国,但须将外交、国防和货币等政策交由法国掌握的共同体掌管。但由于当时非洲民族解放运动获得了美苏在背后的支持,共同体仅成立不足10月马里联邦就提出独立,此后其他“自治共和国”也纷纷响应,仅在1960年就有17个法国非洲前殖民地国宣布独立,这一年因此也被联合国命名为“非洲独立年”。
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西北地区的殖民地能够成功独立,却不代表着法国影响力在非洲的全面退出。非洲法郎是1945年法国为其前殖民地国家设计的一种货币,在科特迪瓦、马里、尼日尔和塞内加尔等西非多国使用至今。非洲法郎由于与欧元挂钩且币值稳定(1欧元兑换656非洲法郎),使得西非各国几十年来成功避免了通货膨胀的威胁。但法国当然不会是擅做好事的“活雷锋”,非洲法郎在获得法国中央银行的信誉保障之余,非洲法郎流通国的付出的代价是,货币政策不仅全系于法国之手,还必须将50%的外汇储备上缴给法国国库支配。换句话说,非洲法郎成了法国“经济奴役”西非国家的重要手段。
“如果没有非洲,英法将是一部没有汽油的汽车;而没有英法,非洲则会沦为一部没有司机的汽车”。非洲国家对英法的依赖显然不仅在货币上,否则英法“非洲宪兵”的称号又从何而来?2000年5月,不愿让出位于塞拉利昂东部和北部地区钻石矿区的反政府武装“革命联合阵线”,在马卡尼地区袭击了运送给养的联合国维和部队。英国见有机可乘,随即派出了1600名精锐伞兵和陆战队,乘坐包括“卓越”号航空母舰在内的6艘军舰,进入塞拉利昂这个英国前殖民地和现英联邦国家执行维和任务,而这也是自马岛战争之后英国向海外出动的最大规模混合舰队。
如果说英国出兵塞拉利昂是看在了钻石的面子上,那么自然资源极度缺乏的卢旺达显然就引不起法国积极出兵的兴趣了。1994年卢旺达大屠杀爆发,80万图西族人遭到极端胡图族分子杀害,而当年驻扎在卢旺达西南的400余名法军部队,不仅坐视胡图族杀手进入受其控制的图西族难民营,还被揭露帮助训练了曾参与大屠杀的激进派胡图族民兵。英法在积极干涉塞拉利昂等国与冷漠处理卢旺达大屠杀上的鲜明对比,其实反映的是这样一点,那就是英法在布局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的西北地区时,一直有很浓重的利益色彩,通俗点就是只要看到利益,那翻脸绝对比翻书还快。
而这一点同样能在科特迪瓦这一法国前西非殖民地的身上得到验证。在1960年宣告独立后,科特迪瓦仍与法国保持着密切的经贸和军事联系,法军也一直在科特迪瓦首都阿比让设有军事基地,号称是“阿比让的机场与制高点,都在法军的重兵‘保护’之下”。2004年11月,两架科特迪瓦的苏25强击机(科空军仅有的2架喷气式飞机)空袭了位于该国中部布瓦凯的法军“独角兽”部队的阵地,造成9名法国士兵死亡。随后法军就进行了还击,将科空军的全部家当(2架苏25强击机、5架米24武装直升机和1架米8运输直升机)摧毁,全然不顾科当局关于“误炸”的解释。当然没过多久,经过科特迪瓦著名“法棍”、时任总统巴博的游说,法国又变脸原谅了科特迪瓦。
说起这个“法棍”巴博,他在大学毕业后曾赴法国留学,并在巴黎第七大学一直读到了博士,算是个真正的法国文化爱好者。了解萨科齐与卡扎菲间恩怨情仇的读者都清楚,法国那对“法棍”向来是喜欢痛下杀手,尤其是在该人与法国利益有矛盾的时候。2011年4月,因为萨科齐无法实现在科特迪瓦的“改朝换代”,法国“独角兽”部队于是便联合了部分联合国维和人员,打着时任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的名号,出动了2架米-24直升机和4架法军小羚羊直升机朝时任科特迪瓦总统巴博的官邸开火,并在抓获巴博后将其交给了前总理瓦塔拉领导的武装阵营。
而在另一个西非国家马里。自2012年3月,马里发生军变导致杜尔政权被推翻后,盘踞在马里北部的极端武装势力就不断展开南下攻势,炮火直逼首都巴马科。2013年1月,眼见马里军队“体力不支”的法国军队直接发动“薮猫行动”,试图以军事干预的方式协助马里军队扭转内战战局,并彻底收复北部失地。除了在初期动用“阵风”战机和军用直升机对马里的极端武装据点展开轰炸袭击外,当时法军还向马里投入了3500人的地面部队,包括45台AMX-10RCR轮式装甲车、4台凯撒自行火炮、52台ERC-90轮式突击炮以及四架虎式武装直升机等装备。
法国军队能够如此容易地到处出兵,除了靠近非洲的地缘之便外,还与法国至今仍在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西北地区多国部署军事力量有关。目前,法国在非洲的毛里塔尼亚、尼日尔、科特迪瓦、布基纳法索、塞内加尔、乍得、中非、喀麦隆、马里、加蓬和吉布提11国保有驻军,其中塞内加尔首都达喀尔、加蓬首都利伯维尔和吉布提还建有法国的3个永久军事基地。位于东非的吉布提军事基地也是法国在非洲的最大军事基地,其驻留人数始终保持在法国在非洲驻军总人数的三分之一以上,目前共有1700余人。
法国前总统密特朗曾说:“没有非洲,就没有21世纪的法国”。马克龙上台之后,试图扭转法国在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西北地区经济、文化和外交等方面影响力渐趋颓势的现状,但这些都需要强大的硬实力作为前提。去年11月,马克龙上台后首次巡访西非,前往布基纳法索、科特迪瓦和加纳三国访问,并在科特迪瓦经济首都阿比让参加了第五届欧盟-非盟峰会。马克龙到访科特迪瓦正值法国对该国的影响力持续下降,据去年联合国贸易数据库公布的消息,2016年法国产品对科特迪瓦出口总值降至11.9亿美元,已是自2012年以来连续第四年萎缩。
法国在科特迪瓦等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的西北地区影响力式微的另一个现实是,相较于2010年法国国庆阅兵邀请到13个前非洲殖民地国家的400名军人参加,今年法国阅兵似乎并未再有非洲籍军人现身香榭丽舍大街。相比之下,近几年中国的影响力却在非洲与日俱增,就在今年的法国“巴士底日”阅兵期间,科特迪瓦政府首脑专门来访中国,试图获得中国在经贸投资和对外援助上对科特迪瓦的支持。
而除了科特迪瓦,以及人人皆知的亚吉铁路和蒙内铁路,近年中国在东非和西非影响力增加的最有力证明莫过于一个个经贸大单了。自1971年建交以来,中国在卢旺达陆续援建了国家和平体育场、外交部办公楼、医院、稻米加工厂、农业技术示范中心、水泥厂、公路、小学等项目。而在7月23日,中国又同卢旺达签署了一项价值7600万美元、用于修建从胡耶县到基贝霍公路的贷款协议,以及一项价值5000万美元的用来修建新布格塞拉机场通道的贷款协议。而在马里邻国、同样曾是法国前殖民地的西非国家塞内加尔,在7月23日,中国不仅向其移交了非洲首座现代化摔跤场,还与其签署了西非首份“一带一路”合作协议。而且目前塞内加尔最大的乃至整个西非地区最大的高速公路项目捷斯-图巴高速公路,也正由中国企业承建。
中国在非洲的经济成就曾一度引来英法的嫉恨,包括英国BBC和法国电视四台在内的英法媒体还专门制作过节目抹黑中国在非洲的投资项目,试图迎合美国提出的中国在非洲搞新殖民主义的论调。这也导致我国在非洲的布局一度尽量绕着法国控制的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西北地区的国家走,主要集中在肯尼亚、尼日利亚、安哥拉等前英国和葡萄牙殖民地。以尼日利亚为例,7月12日由中国企业承建的西非第一条城铁——阿布贾城铁终于正式开通。同样在7月份据国内媒体转引路透社报道,中海油又向尼日利亚的油田项目投入了30亿美元。
但正如今年1月法媒污蔑中国在非盟总部大楼安装监听器时,遭卢旺达总统卡佳美怒怼所证明的,中国在非洲不断扩大的朋友圈永远是中国经略非洲的最大依仗之一。去年1月,曾叫嚣要派1000人的海军陆战队攻击中国沿海地区的冈比亚前总统贾梅败选,塞内加尔和尼日利亚等国组成的西非共同体随即派兵“说服”贾梅下台,而打头炮的就是塞内加尔装备的中国造WMA301型105毫米自行轮式突击炮。显然,中国未来经略非洲,除了要在友好国家积极投资、适当援助之外,也要帮助改善他们军队的装备和训练水平,而这也有助于保障好中国的经济投资回报。当然,我们必须承认的是,由于非洲黑人兄弟的现实素质水平,中国单单投入军事援助可能未必会见效,这时最好的办法就是直接出兵。
在2018年年初法国总统马克龙访华时,中法达成在马里等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的西北地区进行反恐军事合作的共识。但相比于法国在西非当地拥有驻军和基地,我军仅有单薄的维和力量,在后勤运输和情报支援上存有明显不足。而在今年3月18日,《当代海军》也透露我军第27批护航编队(052C型驱逐舰海口号、054A型护卫舰岳阳号和综合补给舰青海湖号)首次在尼日利亚附近的西非几内亚湾完成了为期4天的机动巡航和反海盗任务。显然,海盗活动猖獗程度不低于亚丁湾的西非几内亚湾,也在呼唤着中国海军舰艇前去护航。可见,无论是联合法军共同维护好西非的和平稳定,还是彻底消灭几内亚湾的海盗活动,我军都势必要在西非建立一个类似吉布提基地的后勤保障基地。
而中国经略非洲,除了要加强同当地国家的合作关系外,也要冷静客观看待英法等国在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西北地区的现实存在。在美俄无暇顾及非洲,以及欧洲被德国一家独大的现状下,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西北地区的这些前殖民地成了现今英法维护大国国际地位和获取资源保障的最后堡垒。现在的法国也依旧是中美之后的非洲第三大贸易伙伴,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西北地区的前法国殖民地为诸如道达尔和阿海珐在内的法国诸多企业提供了一个安全的港湾。可以说依靠着法国长期的对非同化性殖民政策,法国至今依旧得以对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的西北地区保持超强的控制,法国也因此得以保持自身一定的经济活力和国际影响力。英国虽然对其在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西北地区的前殖民地控制力不强,但其英语文化的影响力同样不可忽视。因此对于中国来说,在与英法竞争之余,也要适时以竞争促合作,避免英法故意使坏,白白增加中国经略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西北地区的战略成本。
虽然英法仍对中国经略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西北地区抱有警惕之心,但国家实力上的巨大差距也在不断促使着英法两国认清“帝国落山”的现实,逼迫他们在非洲问题上选择同中国合作。比如2015年法国的奥朗德政府就与中国达成了有关在第三方国家进行经贸合作的协议,被指是中法两国在竞逐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西北地区一事上找到了两国利益的汇合点。而对于历来只重视经济利益的英国来说,中国经略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的西北地区,显然更难激发其已被扫进历史垃圾堆的帝国虚荣心,双方的合作相比法国来说自然也更有前景。但万变不离其宗,中国经略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的西北地区,最终看的仍是中国在当地能拿得出手的现实实力,该仗剑经商就要仗剑经商。本期出鞘就到这里,我们下期再见。
《出鞘》完整内容可扫描图片二维码关注新浪军事官方微信抢先查看(查看详情请搜索微信公众号:sinamilnews),《出鞘》每天在新浪军事官方微信完整首发,阅读往期《出鞘》请查看新浪军事官方微信历史消息,搜索《出鞘》文章请回复关键词查询,如查看本期《出鞘》,回复西非,查看上期《出鞘》,回复舰载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