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鲁西某机场,第80集团军某陆航旅先后组织多架直19直升机,演练了低空侦察、火力打击、伴随护航等多个实战化课目,有效锤炼了飞行员的战斗精神和作战本领。(来源:军网英文)
新浪军事深度:自从陆军航空兵突破1000架规模以来,我军就已经从数量走向质量建军的道路了。以前的攻击直升机主力,一直都是勉为其难的直9系列,而现在,随着越来越多的直10、直19入列,直9系列已经从一线部队渐渐退出,终于承担起了他应该干的通用直升机老本行。
攻击直升机在我军主要装备了两款,一种是相对重型,承担对地攻击的直10,另一种则是相对轻型,承担侦察和辅助直10的直19,这多少有些类似当年美军在航空兵旅中的AH-64A和OH-58D的组合。但是有一个很大的问题,那就是我军并未装备像OH-58D那样的旋翼顶端的探测器,长久以来,都只能看到光秃秃的旋翼顶,而不是像AH-64D、OH-58D那样的带有顶置探测器的酷酷的样子。
顶置探测器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我们通常说直升机是“一树之高”的杀手,那么顶置探测器就可以让攻击直升机在不用将整个机身暴露的情况下,用顶置探测器进行“悄悄地观察”,在确定好了目标之后,直升机迅速升起进行攻击。
大大增强了其隐蔽程度。顶置探测器可以分成两种,一种是像OH-58D那样的光电探头,这样的偏重探测,由于OH-58D本身攻击能力有限,一般探测获得的信息都通过数据链可以共享给其他直升机。
另一种是以AH-64D为代表的顶置毫米波雷达,这种被称为“长弓”的雷达,由于其工作波段处于毫米波,具有极高的精确度,因此一般在探测后直接用于制导“海尔法”导弹。而从障碍物后突然跃起进行攻击的阿帕奇,也被称为“长弓阿帕奇”。
我军很早就开始研制顶置探测器,前几年还有光电型顶置探测器进行装载实机试验,但都并未大量装备部队。经过长期的等待,最近的一则动态显示,我军在某场演习中,已经装备了此前经过多次测试的顶置探测器,看外观应该为毫米波雷达,而且此毫米波雷达还非常像美军装备的长弓雷达。
由于此前很多军迷都将直19亲切的称为“阿帕豚”,这次直19加装毫米波雷达后,“长弓阿帕豚”的雅号也必然坐实了。
装载毫米波雷达固然提高了攻击能力,也让阿帕豚的攻击模式发生了巨大变化。但是有一点仍然要注意的是,我军的涡轴发动机依然是个大问题,长弓阿帕奇之所以能扛着毫米波雷达到处晃悠,首要的原因就是其起飞重量和发动机功率巨大,有一定的冗余度可供阿帕奇“得瑟”。
但我军直19本身就是从4.5吨级的直9发展而来的中轻型直升机,在挂载了16枚反坦克导弹后,扛着毫米波雷达的阿帕豚还能有多少飞行机动性,这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因此,从战术地位上来看,长弓阿帕豚主要承担侦察任务,更重要的攻击任务,或许还是由直10来完成。
直19功率不足,直10功率显然也不够,否则就不会有两个型号出现。其实真正期待的应该是我军下一代攻击直升机,在解决了攻击直升机有无的问题之后,顶置毫米波雷达作为攻击直升机必不可少的选择,必将出现在我军下一代攻击直升机上,而最终我军将如何发展攻击直升机的终极型号,或许也更值得期待。(作者署名:利刃/东风破)
《出鞘》完整内容可扫描图片二维码关注新浪军事官方微信抢先查看(查看详情请搜索微信公众号:sinamilnews),《出鞘》每天在新浪军事官方微信完整首发,阅读往期《出鞘》请查看新浪军事官方微信历史消息,搜索《出鞘》文章请回复关键词查询,如查看本期《出鞘》,回复英舰,查看上期《出鞘》,回复新加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