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悦军事网

军事知识网站

华悦军事网 > 军事新闻 > 诸葛亮和司马懿谁更强?看看正史记载的二次交手!

诸葛亮和司马懿谁更强?看看正史记载的二次交手!

时间:2019-06-04 18:34作者:来源:西陆网手机阅读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和司马懿可谓是一生的对手,而诸葛亮从容策划的空城计,就把司马懿给吓退了,显示出诸葛亮高他一筹的军事水平。但这毕竟是演义小说,在正史上诸葛亮和司马懿,究竟谁更强呢?

综合《三国志》、《晋书》、《资治通鉴》等正史来看,诸葛亮和司马懿只交手了两次,分别是诸葛亮第四次和第五次北伐!在这二次北伐中,这两人有一系列精彩的对抗,至于谁更强,真的很难说!

需要说明的是,从正史上看,诸葛亮有军事家的身份,但司马懿却应该是军事谋略家,并不擅长直接的领兵打仗。


公元231年2月,魏国形势非常严峻,东南方向要防备东吴,还要防备北方鲜卑,而一直主持对蜀作战的曹真重病。就在这时,诸葛亮开始了第四次北伐。为了抵御诸葛亮的北伐,魏明帝曹睿就把司马懿调来坐镇长安,并给直言“西方有事,非君莫可付者”!

司马懿来到战场之后,诸葛亮率军迎战。起初,司马懿派郭淮、费曜等抄袭蜀军,却被诸葛亮击败,而且诸葛亮还趁机收割上?的麦子。总之,初战诸葛亮获胜!

初战不利之后,司马懿立即调整了战略:凭险坚守,不与蜀军主力决战。由于蜀军粮草不济,诸葛亮只得退军返回。这时司马懿一直派兵尾随,却不主动进攻。大将张?建议派奇兵包抄诸葛亮,但被司马懿拒绝。

《资治通鉴》中张?建议:彼远来逆我,请战不得,谓我利不在战,欲以长计制之也。且祁山知大军已在近,人情自固,可止屯于此,分为奇兵,示出其后,不宜进前而不敢逼,坐失民望也。今亮孤军食少,亦行去矣。于是,司马懿继续尾随诸葛亮,即便部将嘲讽他“公畏蜀如虎,奈天下笑何”,司马懿还是我行我素。

到了5月,司马懿先是派张?进攻围困祁山的蜀军,自己则和诸葛亮对峙。但在部将要求下,司马懿就派兵和诸葛亮交战,结果却是魏军大败,被俘三千人。到了6月,因为粮草问题,诸葛亮正式回军了。这时司马懿命令张?追击,不料却中了诸葛亮的埋伏,最终大将张?被杀。


司马懿和诸葛亮的第一次对决中,尽管司马懿达到了战略目的——逼退蜀军,但在战术上却很失败,因为指挥失当,甚至损失了大将张?(他的死有争议,还有说张?不听司马懿劝告,主动进攻而死)。因此,单从军事才能来说,这一次诸葛亮胜于司马懿。

不过,《晋书·宣帝纪》记载中,司马懿是大胜蜀军。但从张?死于这一战,和综合各种史料来看,应该是诸葛亮力挫魏军。

此战过后,曹魏上下很多人认为,赶快整军备战,防止诸葛亮明年再度北伐。但司马懿却判断准确,《晋书》中记载:

亮再出祁山,一攻陈仓,挫衄而反。纵其后出,不复攻城,当求野战,必在陇东,不在西也。亮每以粮少为恨,归必积谷,以吾料之,非三稔不能动矣。果然不出所料,3年之后的公元234年,诸葛亮才再度北伐。这是诸葛亮第五次北伐,也是最后一次北伐。所谓六出祁山,只是三国演义中的说法,正史中只有五次北伐。


和上一次相比,魏国形势依然不容乐观,首先大将曹真已经去世,另外东吴在东南进攻魏国,所以魏国是两面受敌。因此,魏明帝曹睿的策略是:先解决东吴的军事进攻,对蜀军以防守为主。

《三国志·魏书·明帝纪》:坚壁拒守,以挫其锋,彼进不得志,退无与战,久停则粮尽,虏掠无所获,则必走矣。走而追之,以逸待劳,全胜之道也!所以,司马懿坚定的据险不战。这时,诸葛亮的一个选择,帮助了司马懿:诸葛亮走五丈原,而不走武功这个地方。因为一旦走武功这个地方,距离长安就很近了,司马懿可能就不得不和诸葛亮决战了。

诸葛亮为何不走武功?这和诸葛亮性格有关,所谓“诸葛一生唯谨慎”,因为出武功这个地方,要经过一条狭长的河谷地带,而魏军就在眼前,诸葛亮害怕魏军在此埋伏。其实,在诸葛亮用兵生涯中,一直没有军事冒险的习惯,所以之前否决掉了魏延的子午谷奇谋。

随后,由于司马懿又派重兵占据了北原,卡主了诸葛亮出兵路线,这就让诸葛亮不得不在五丈原和司马懿对峙。即便诸葛亮送了一件女人衣服给司马懿,但司马懿也依然不为所动。从这一点来看,司马懿已经达到了战略目的。最后,由于诸葛亮生病去世,于是蜀军不得不退兵。

诸葛亮去世之后,蜀军撤军回国,司马懿派兵追击,但蜀军做出回击之后,司马懿立即就以“穷寇莫追”的理由退兵。当然,这一点也被人耻笑,认为一个死的诸葛亮,就吓跑了司马懿。


从诸葛亮和司马懿这两次交手情况来看:司马懿擅长军事谋略和分析,但不擅长具体的指挥作战;诸葛亮不敢军事冒险,但在指挥作战上,要高过司马懿。所以,要说诸葛亮和司马懿谁更强,或许不能简单的比较,因为这是两种类型的军事天才。

当然,如果从诸葛亮军事生涯来看,诸葛亮的军事谋略和分析,也不见得比司马懿差到什么地方。所以,综合评价的话,应该是诸葛亮更胜一筹,司马懿感慨诸葛亮“真乃天下奇才也”,一点都没有错!

至于诸葛亮为何北伐一直不成功,这和蜀汉国力、对手强大有关,但在那种形势下,诸葛亮还不敢进行一定的军事冒险,这才是一直不成功的原因。纵观古今伟大的军事家,尤其是在以弱对强时,往往都有过一定的军事冒险!


兵法又曰:“凡行军越山险而阵,必依附山谷,一则利水草,一则附险固,以战则胜。”李陵不选在山上布阵,而选两山之间,这就极好的限制了匈奴军的骑兵优势。因为这阵旁左右两座高山,就是山谷里汉军最好的天然屏障(注:是山谷不是峡谷,山谷利守,峡谷则死路一条。)匈奴骑兵只能从一个方向进攻。而如果汉军选在山上布阵,那么匈奴骑兵就可沿着山坡从四面围攻,汉军困守山顶,进退不得,迟早全军覆没。

另外,汉军大车为营,双排作战,交叉火力,纵深防御,是进可攻,退可守;再将有限的骑兵作为传令兵,建立起高效的军事指挥信息系统;凡此种种,李陵不愧为帝国第一战术大师。

且?侯见李陵临危不惧,部署有当,心中也甚为佩服,不过对方兵力如此薄弱,又没有战马,而匈奴铁骑居高临下,汉军完全没有胜算。

可惜,且?侯只是猜中了结局,却没有猜中过程。李陵这支汉军很快就会给他以前所未有的重创,让他这辈子都难以忘怀。

随着最后一声鸣镝,匈奴军从山坡上冲了下来,气焰嚣张的逼近汉营,正想打个招呼,汉军中忽然响起震天战鼓,近千名勇士喊杀而出,冲进匈奴前锋之中,左右冲杀,勇悍绝伦,真不愧为帝国第一步战精英。

论近身短兵肉搏,匈奴人实在不是汉军“荆楚奇才剑客”的对手,这些个武林高手,最擅格斗技击,又经李陵多年调教,那可是只懂猛冲猛杀的匈奴骑兵能应付的,再加上他们根本没想到汉军会主动出击,所以毫无防备,顿时被杀的人仰马翻,一片混乱。

趁着这个时间,躲在盾牌后面的汉军后排弓弩手们,开始填装弩箭,他们将弩弓的前端置于地面再用脚踩住,双手用力往上拉紧弓弦,挂到“机牙”上,接着将三支箭矢依次装进弩臂上的机槽内,端平,眯眼估计距离,以校对“望山”上的刻度,然后手指轻扣“悬刀”,瞄准敌人,准备发射。


这些高射速高射程高密度高精度的强大远射武器,比匈奴骑兵的原始弓箭实在先进太多。李陵敢在汉武帝面前大夸海口的底气便在于此。

且?侯怎么也没想到,疲敝弱小的汉军步卒,竟然会反客为主,率先发动攻击,这太扯了吧!于是他赶紧下令,大军迅速压上,全体冲锋,他就不信了,这四条腿的骑兵难道还冲不过两条腿的步兵?没天理了还!

李陵微微一笑,挥动令旗,金声响成一片,勇士们迅速退了回来,同时后排强弩手扣动悬刀,千弩齐发,千支利箭一同射出,在太阳的映照下放出万丈光芒,矢如飞蝗,疾似闪电,番次轮回,张而复出,射而复入,弩无绝声,成排成排的匈奴骑兵应弦而倒,没有比这杀人更快的了。且?侯见势大惊,慌忙命部队撤回山上,欲重整队伍再战,没想到李陵又命令击鼓了,数千勇士闻声一齐冲出,追杀匈奴三万精骑。

步兵当然不可能跑过骑兵,但是经过之前一番箭雨,匈奴有部分骑兵失去了战马,还有部分骑兵被受惊的战马甩下地来,他们惊魂未定,就遭到了汉军的追剿,自然魂飞魄散,大多被当场斩杀,鲜血流满山谷,伏尸遍野。有些马跑的稍慢的匈奴骑兵也被汉军劲弩射下山坡,翻滚着摔下来,成为汉军剑下冤魂。

看来,配置了劲弩铁甲的精锐汉军重步兵,其实力比匈奴轻骑兵强大太多了。

此役,匈奴损兵数千人,李陵已经够本儿了,接下来全是赚的。

且?侯终于发现自己确实低估了敌人,这支汉军步卒兵团不但战斗力惊人,而且战术出色,又兼装备先进,绝不是李广利之流可以比的,自己这三万人恐怕不够,还得再找些帮手来才行。

相关文章

热门专题

热门文章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热门排行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