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军事网

军事知识网站

华乐军事网 > 军事新闻 > 怎么西方国家信誉在中国变成负数?有五大原因

怎么西方国家信誉在中国变成负数?有五大原因

时间:2019-12-03 08:51作者:来源:西陆网手机阅读

如果你爱他,就把他送到纽约,因为那里是天堂。如果你恨他,就把他送到纽约,因为那里是地狱。这是1993年那部着名的电视剧《北京人在纽约》中的篇首台词。

太多中国人,因为看了这部电视剧后萌生出国念头,1990年代的出国潮在不久后发生,父母以将自己孩子送到西方国家而感到自豪。坦率说,那个时候,纽约街头的都市繁华、西方发达国家的发达程度让国人感到震撼,让我们实实在在看到了自己与西方国家的差距。那时候总是想,什么时候中国会赶上他们呢?

改革开放后的西方国家,因为其发达而在中国拥有很高的认可度和信誉,中国人总是会对西方国家和西方人刮目相看,很多产品、很多事情只要沾上个“洋”字,信誉度好像就完全不同了。

然而,到了2019年的今天,情况已经发生了大逆转,西方国家的信誉在中国正在急剧降低,甚至在很多领域已经变成了负数。时间,仅仅过去了20多年,缘何发生了这样剧烈的逆转呢?

在占豪看来,如此逆转主要基于5个核心原因:


一、中国经济的大发展

距离1993年看《北京人在纽约》已经26年,回望过去恍如隔世,任谁也想象不到时间仅仅过去了20多年,中国与西方的差距已经拉到了这么近,甚至在基础设施、部分科技领域等,中国已实现了对西方大多数国家的超越。这种天翻地覆的变化所带来的心理冲击,绝对不亚于刚刚改革开放打开国门时,我们看到外面世界时的心态。

今天的中国,莫说北京上海,就看看刚刚举办完世界军人运动会的中部中心城市武汉,那城市建设的发达程度,那美丽的景色,让人简直无法相信这一切就在眼前。看看下面视频中的武汉夜景,你能想象10年前还是大城镇的武汉这么快变成国际大都市吗?获得如此巨变的城市,在中国是以打计算。


正所谓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中国经济的飞跃式发展让中国人更加自信了。特别是90后和00后的孩子们,当他们走出国门,发现西方发达国家的着名城市还不如自己的城市时,他们已经没有了心理落差,其自信程度远远超过他们的前辈们。

中国人的自信,让中国人崇洋媚外越来越少,看待西方变得更加客观与理性。

二、西方面对中国时的自大与不自信

中国人自信了,看待西方国家的心态正常了,能够以客观理性的心态看待西方国家了,然而今天的西方国家却有些不同了。过去10年,西方国家面对中国时的矛盾心态越来越严重,他们面对中国时在自大与不自信之间剧烈震荡。看到中国的发展,他们逐渐显得有些不再那么自信,而同时他们面对中国时往往体现出来的是一种无礼与傲慢,总给中国人一种不太懂礼貌、人文素养不太高的印象。

当然,在占豪看来,并非所有西方人都是这样的心态看中国,绝大部分西方人对中国是缺乏了解的,西方国家对中国持自大与不自信矛盾心态的主要是两种人:西方的政治精英和西方的媒体,而中国人对西方人的印象也主要从这两种人身上来。

三、西方政客、媒体对中国颠倒黑白的抹黑、歪曲

西方的政客、媒体在新中国以来从来没有停止过对中国的抹黑、歪曲,尤其是进入互联网时代之后,西方的政客、媒体对中国颠倒黑白的抹黑与歪曲,完全可以用变本加厉来形容。

这种抹黑、歪曲在2008年奥运火炬传递时达到一个高潮,也引发了中国80后青年人的一次巨大反弹。此后的10年,西方政客与媒体对中国的抹黑、歪曲也从未停止,只是越来越多的国家政客开始因为中国的强大有所收敛而已。当然,像实力依然最强大的霸权国家美国,政客、媒体从未收敛过,反而是越发疯癫和疯狂了。

随着中国自我意识觉醒与自信心的增强,过去中国人面对西方人那种“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心态正在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对不公平待遇的不满和反弹。在新时代的中国人眼里,西方人已经越来越不讲理,在中国做得比他们更优秀的情况下不但无法获得承认,反而更加颠倒黑白。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人对西方国家的认知正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西方在中国的信誉度在不断下降。


四、西方人的不坦诚与出尔反尔

在中国人的认知里,解放前的西方列强对中国就是流氓强盗,他们不断逼中国签下不平等条约,中国人骨子里对他们是不满的。改革开放后,中国对西方的认知发生了剧烈变化,中国人开始从对西方有了重新认知。在新的认知里,普遍认为西方民主、文明、坦诚而直接、拥有契约精神······这种印象,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逐渐坍塌,所谓民主、文明、坦诚、契约精神,基本看不到。

特别是近些年随着中国的发展,西方人对中国的心态发生了剧烈变化,西方无论是对中国还是对世界,既没有所谓的坦诚,更是经常出尔反尔,那种不断颠覆他人政权、不断对弱国小国耍流氓的做法,让几乎所有中国人都开始重新审视西方。

尤其在最近几年,当香港“占中”爆发、当中美贸易战爆发、当香港再次爆发暴乱,一些西方国家的态度和立场让中国人寒心,甚至已经死心。中国人无法理解,西方自我标榜的那些文明都去哪了?为啥西方发达国家都不讲理?这种印象,因为西方表现出来的样子而不断被强化。

五、西方国家拒绝中国的心态


被西方国家接纳为自己人要具备三个条件:一是要臣服西方,二是要对西方发达国家领导地位无威胁,三是要具备一定的国家实力。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中国、俄罗斯上述三个条件中顶多居其一,所以中俄永远无法被西方国家所接纳为自己人。像俄罗斯,一度进入G8集团和西方国家坐在了一个桌子上,但当西方国家看不顺眼之后毫不犹豫就被踢出去了。

历史上,面对羸弱的中国,西方国家是欺负、侵略,不把中国当人看;现在,对中国则是忧虑、惧怕,担心中国挑战西方国家权威,威胁西方国家地位,所以对中国的发展整体持拒绝心态。之所以西方不能拒绝与中国合作,是因为拒绝中国意味着拒绝未来,意味着拒绝利益。

于是,西方国家呈现在我们面前的状态是,一边推动与中国合作,一边又不断抹黑、歪曲中国。但无论西方国家表面上怎么与中国交往,骨子里都依然是拒绝中国的,西方国家的这种心态让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变得清醒,这种清醒又大大增加了中国对西方国家的不信任。

上述5方面原因,让西方国家在中国人的眼里变得越来越没有信誉。像美国政府过去一年多对中国的极限施压,对中国的出尔反尔,其信誉在中国老百姓眼里,基本已经成为负数了!(占豪)

“中国古代哲学的出发点就是他者的存在是生成新事物的前提,或者说没有他者就没有你自己。所以儒家学说一直是提倡致中和,提倡和为贵,主张社会的协调和统一。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所以我经常讲,我们今天与西方敌对势力的斗争,很大程度上是君子与小人的斗争。”

10月21日,在东方卫视《这就是中国》第38期节目中,节目主讲嘉宾、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院长张维为继续向观众介绍了另外三个中国理念:兼收并蓄、和而不同、政府是必要的善。观察者网整理演讲部分,以飨读者。


张维为:

我在这个节目中多次跟大家谈过,就是我说中国的文化是“三人行必有我师”,那么西方文化好像更多是“三人行我必为师”。我记得每次我讲这个观点,总是有不少听众发出笑声。我想这笑声中可能包含了一种困惑,就是为什么这么简单的中国智慧你们要排斥呢?所以某种意义上讲,特别是从人类大历史来看,我想中国的崛起,中国崛起背后的许多理念,对长期被西方话语洗脑的人会是一种启蒙。所以我是特别主张要更多地与整个世界分享中国理念、中国智慧。那么我记得上两次已经和大家分享过六个中国理念,实事求是、民本主义、整体思维、民心向背、良政善治、选贤任能。

那么今天我想再跟大家分享三个中国理念。

首先就是兼收并蓄。那么从历史传承来看,中华民族是一个酷爱学习,兼收并蓄,博取众长的民族。我们有刚才说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的传统、有“寸有所长,尺有所短”、“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这种历史文化传承,我们有“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这样的红色文化传承。

今天我们都在谈“一带一路”,实际上古代中国通过丝绸之路吸收了大量西域传来的文明。比方说我们今天的民族乐器,琵琶来自中亚;中国古代的衣服从宽袍,宽大袖变成波斯风格的窄的袖子;丝绸之路还从中亚和西亚为我们带来了汗血马、玻璃、玛瑙等很多珍贵的商品。我想中国今天提出“一带一路”倡议,某种意义上也是对古代丝绸之路的一种崇高的敬意。当然很多中国的产品、发明文化也随着丝绸之路传到了外部世界,造福了整个世界。

在中国过去数十年的迅速崛起的过程中,我们兼收并蓄,获益良多,可以说我们在几乎所有的领域内都学习和借鉴别人的成功经验。从经济特区到市场经济,从企业管理到政府运作,从科技研发到文化产业等等,从发展互联网经济到发展各种各样的高新产业。但总体上看,在学习和借鉴外国经验的过程中,我们没有失去自我,而是用自己的眼光来判断和取舍。比方说我们加入世贸组织,它变成一个大规模的学习、适应和创新的过程,使整个中国的经济和贸易规模很快上了一个全新的台阶。再比如中国非常热情地拥抱了互联网革命,同时保持了自己的独立性,所以中国今天已经成为这场革命的佼佼者。


我就想这不就是我们当年鲁迅先生提倡的叫“拿来主义”吗?大家知道鲁迅的“拿来主义”的核心就是说是我们要运用自己的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还要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但是我们也要承认,在我们国门刚刚打开的时候,外部的世界如此之精彩,一下子很多人眼花缭乱,有好学传统的许多中国人立刻看到了别人的长处,自己的短处,这也是相当一部分的人失去了自信心,甚至认为,“拿来主义”太繁琐了,不如“送来主义”,全盘照搬别人就是了。好在总体上我们回顾这过去数十年,我们还是以我为主,自己来拿,不是让别人牵着鼻子走。外国的东西我们要通过中国的实践来检验,有些可以全部接收;有些可以借鉴一部分;有些可以完全拒绝;有些需要结合中国的实际的情况和条件进行创造性的转化。更重要的是在吸收基础上,我们还要争取超越。

有人曾经问过我说,你们讲“拿来主义”也好,讲兼收并蓄也好,好像就是当年张之洞提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我说不一样的,我说“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它建立在这么一个传统的一个基础上,就是说中国为天下中心,就是儒家传统已经穷尽了人类的真理,它是这样一种理念下,所以当时中国的朝廷主流认为没有变革的必要。结果后来我们的改革开放完全不一样,我们非常明确,邓小平说的非常非常清楚,不改革开放,死路一条。但邓小平当时也明确地提出,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我们要学习和借鉴人类文明一切有益的东西,但一定要结合中国的国情。所以这种“拿来主义”的这种兼收并蓄,后来带来了中国全方位的崛起。

我想这个理念兼收并蓄也具有国际意义。因为这个世界上有太多的“送来主义”,效果几乎都不好。很多发展中国家的经历很能说明问题。冷战的时候,一种是苏联的“送来主义”,一种是西方的“送来主义”,他们几乎都接受了。当然,他们也比较难,因为如果不按照苏联的或者西方的要求去做,他们就得不到苏联或者西方给予的经济援助。问题是一旦你自己失去了这种决定取舍的权力的话,让别人牵着鼻子走的话,往往就导致灾难。后来苏联(俄罗斯)自己改革也犯了这个错误。由哈佛大学教授设计的所谓休克疗法,想一夜之间建立市场经济制度,照搬西方民主模式,结果都是灾难性的。那么西方它喜欢搞“送来主义”,但又不了解其他国家的国情,所以提出的各种方案往往是从自己的价值观出发,从自己的经验出发,更何况很多这些方案背后还有不可告人的目的,所以这个失败概率几乎是百分之百的。


那么与中国人兼收并蓄的理念形成鲜明对照是今天的西方,显然它固步自封了,它自以为自己的一切代表历史的终点。结果西方国家自己一个接一个陷入了二次大战以来最严重的金融危机、财政危机、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欧洲国家率先支持阿拉伯之春,结果阿拉伯之春变成阿拉伯之冬,之后带给欧洲的百万难民潮,到今天还是在,还是没有结束。恐怕从人类大历史角度来看的话,这可能是欧洲全面走衰的一个转折点。那么很多欧洲人私下都后悔,但政治的特点就是没有后悔药的。

今年七国集团在法国开峰会,法国总统马克龙终于当着众多记者的面承认,我们正在经历西方领导权的终结。他说这部分的原因是由于西方在过去几个世纪犯下的失误。我可能再替他补充一句,另外一部分原因可能就是西方缺少从善如流,兼蓄并收,这些普普通通的中国智慧。这是我要讲的第一点。

第二就是和而不同。那么中国人的哲学观认为宇宙的一切都是互相依存的,互相联系的。中国人相信和而不同,和是一种大智慧,它与同这个字,“同”不一样的。它承认矛盾的存在,差异的存在,不同的存在,但这一切可以和谐共存,相得益彰。我们从许多中国人的古籍中可以看到,我们古人他对大自然的观察,他发现大自然包罗万象、争奇斗艳,但同时又是一个非常和谐的统一体。我们古人也发现,音乐的美妙就在于它有不同的音符,不同的音调,不同的音质,但这些不同可以和而为美,变成美丽的乐章。所以中国文化崇尚人与自然、人与人、文化与文化都建立一种和谐共生的关系。

而且中国古代哲学的出发点就是他者的存在是生成新事物的前提,或者说没有他者就没有你自己。所以儒家学说一直是提倡致中和,提倡和为贵,主张社会的协调和统一。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所以我经常讲,我们今天与西方敌对势力的斗争,很大程度上是君子与小人的斗争。那么我们古代《尚书》中还提出了“协和万邦”的政治理念,在这个意义上,一个和平共处的世界,是中国人久远的理想和追求。可以说和而不同是中国政治文化传承的核心之一。


在和而不同的理念影响下,中国文化绵延数千年,总体上比较包容开放。我们刚才提到兼收并蓄,它前提也是和而不同这个哲学观。以儒释道的融合为例,中国自己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儒家和道家影响力一直比较大。我们的儒家尊圣人,我们的道家讲真人,但坦率地说,我们回头看儒家也好,道家也好,都需要读很多书,需要相当的知识积累。所以在很长的时间里边,儒家和道家的学说难以进入寻常百姓家。而外来的佛教不一样,佛教是直指人心,它关心芸芸众生,关心他们的身心安顿,它的传播手段也是多种多样的,有雕塑,有音乐,有壁画等等。所以佛教这种差异性,某种程度上弥补了中国传统宗教的某些不足。虽然佛教传入中国的过程中也经历过一些碰撞,但外来的佛教最终适应了中国的国情,成了“中国化”的佛教,即大乘佛教,然后再从中国走向东亚,走向世界,这无疑是中国文化我想和而不同、互相交融、相得益彰的一个典范。

我们也可以比较一下中西方文化,特别政治文化在这方面的差别。和中国儒释道互补的传统不一样,欧洲历史上不同宗教之间不同教派之间的战争持续了上千年,有的人说现在还没有打完,几乎把西方文明毁于一旦在历史上。我想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西方宗教几乎都是一神教的传统,认为自己的信仰代表世界唯一的真理,唯一正确的东西。你不相信我的上帝,你就是异教徒,你就要受到迫害。那么在西方神学者的眼中,只有自己的信仰得到普世,人类才能得到拯救。所以西方世界产生了一大批认为,只要你的做法跟我不一样,你就不文明。那么这也延伸到关于种族主义、法西斯主义这种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等等。其实从“文明冲突论”的提出,到今天西方国家内部种族主义兴起,排外主义再次兴起等等,背后都有一神教唯我独尊的传统。同样我想这些年西方向全世界推销的所谓普世价值,背后也是一种一神教唯我独尊的这种传统的延续。

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活字印刷术表演,向世界传达了中国的理念

和而不同的理念大大推动了中国的和平崛起,我们明确地拒绝西方的对抗性的政治逻辑。

我们强调社会不同的团体和利益,有共同之处,大家可以求同存异。西方模式强调社会不同利益的博弈,喜欢斗争哲学,而中国更强调社会不同利益的共生,主张和而不同。西方强调对抗的模式,在第三世界成功率极低,在西方内部也导致了社会严重分裂。英国、美国今天都面临着社会分裂而带来的严重挑战,而中国人口比整个西方世界人口加在一起还要多,却可以实现和而不同。通过我们讲的群众路线、统一战线、民主集中制等等制度安排,我们可以形成最广泛的社会共识,然后众志成城,14亿人劲往一处使,撸起袖子一起干,所以我们确实创造了震撼世界的一个又一个的奇迹。

在对外关系中,我们奉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现在已成为国际上多数国家都能接受的基本原则。我们在推动“一带一路”过程中,又提出了“共商共建共享”。我们又提出了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我想这一切的背后都有和而不同这种哲学观所体现的理性和包容。这与西方这种唯我独尊的狭隘与偏见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这里我还要简单谈一谈香港和“一国两制”的构想。实际上它几乎,我觉得“一国两制”几乎完美地体现了中国人和而不同的理念,就不一样的制度可以在同一个国家里边和谐共存。但它前提是一个国家,是两种制度在特定的时间段内保持互相的尊重。现在看来,澳门“一国两制”做得非常之好,而香港确实出现了一些问题。如果从和而不同的理念来看的话,就是香港的一些势力在西方敌对势力的支持下,拒绝我们讲的君子和而不同,而拥抱小人的同而不和,而且妄想用那种危机重重的自顾不暇的日益走下坡的西方模式,来“同化”甚至“吃掉”蒸蒸日上的中国社会主义模式。我想这是愚蠢到了极点,也超过了一国两制的底线,超过了和而不同的底线。在这种情况下,我认为我们要通过必要的手段纠正这种倒行逆施。这就好像演奏协奏曲的时候,一个乐手突然乱拉琴,破坏和而不同的乐章,那么我们只能制止他。


最后我还想谈一个理念,叫做政府是善,更确切说政府是必要的善。我之所以提这个观点,是因为我有感于就西方自由主义理论经常使用一个观点,叫做政府是必要的恶necessary evil。那么在西方历史上我也理解,由于专制政府带来很多问题,包括宗教迫害、极权主义、神权战争等等等等。所以西方很多人特别是英美政治文化中,把政府看作是要做坏事情的,也就是说最好是不要政府,但现在现实中又做不到,所以要对它多多限制,防止它做坏事。所以西方主流经济学谈政府的作用就是“守夜人”。新自由主义的口号就是政府管的越少越好。那么西方主流政治学也类似,一谈政府就联系到威权主义,英国思想家霍布斯称之为叫做“利维坦”,一种让人害怕的怪兽,人们为了避免自然状态下必然产生的互相残杀,不得已请出这个怪兽,建立有威权的国家。

回想中国历史,我们的传承是不一样的。历史上中国就是一个超大型的国家,它的人口和地域的规模百倍于欧洲小国,这也意味着国家治理的复杂性和艰巨性是非常大的。

我们古代黄河也好,长江也好,这些都是跨流域跨省份的治理,各种自然灾害的频发,大国戍边征战的需求等等,所以都需要比较强势的,比较有为的也是比较中性的政府来发挥作用,否则人民的生活就要遭殃,朝廷就要失去天命。所以这种政治传统延续至今。

从历史比较来看,中国历史上辉煌的时候,大都和比较强势有为的朝廷联系在一起。所以中国人传统中把政府看作是“必要的善”。与此相适应的还有就是中国源远流长我叫选贤任能的传统,即通过考试来选拔官员,而不是像欧洲,它上千年是一种世袭贵族的统治。

所以从传统来看,中国政府的作用比较中性,也就是说它不是代表某个特定利益阶层的,在多数情况下,应该说中国这种文官制度领先欧洲上千年,也是当时最先进的政治制度。欧洲是到了19世纪才从中国借鉴了文官考试制度。

中国领导人邓小平对于强势政府的态度是扬长避短、趋利避害,发挥中国党政体制在推动现代化中的积极作用,同时也注重经济规律,也尊重经济规律,弱化甚至终结不必要的政府干预。这个和前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盲目崇拜西方模式,自废武功,放弃党的领导,形成鲜明的对照。


其实西方自己也出现了很大的变化。从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在上世纪30年代强调政府干预以来,政府的作用除了极端的新自由主义信徒之外,已经很少再有人否定了。从保证宏观经济环境的稳定,到提供各种各样社会服务,到防止恐怖主义,到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扩散,都需要政府发挥作用。毕竟现代国家的功能已经非常全面了。即使在西方国家里,像法国这样的国家,也是以强政府著称的,法国总统的权力明显大于立法机构和司法机构,德国为代表所谓“莱茵模式”,它的政府作用也比较大。美国今天是“特朗普模式”,在许多美国人的眼中,已经成为政府滥用职权的代名词了。比方说他此前对于无法赢得中美贸易战恼羞成怒,甚至发推特“命令”美国企业离开中国,引来美国工商界、经济界人士普遍的吐槽。

西方国家在自己历史上,也是政府开路、炮舰政策、持剑经商,英国商人扩张到哪里,英国的军舰就跟到哪里。英国对整个印度的控制,很长时间内都是通过英国的国企叫东印度公司来进行的。

发展中国家凡是采用了西方的政治模式,面临最大的挑战,也就是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缪尔达尔所讲的“软政府”问题。“软政府”的执行能力非常之弱,政府被各种既得利益绑架,政客们没完没了的扯皮,往往连修建一条公路的共识都达不成。结果是国家现代化举步维艰,人民生活水平迟迟得不到改善,得不到提高。所以我想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把目光投向中国模式,是一个不可逆转的大势。


当然,我们要承认,政府作用过大也会产生副作用,政治权力过大导致“寻租”和腐败,导致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严重的问题,这些都只有通过不断改革来解决。

我记得有位哲人讲过这样的话,政府有两个功能:第一管好人民,第二管好自己。我们现在正在通过一系列的改革,建立令腐败分子望而生畏的反腐机制,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政府体制,建设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政府,应该说取得相当成绩,但是我们还可以做得更好,我们还要努力。


政府在经济事务中应该有所为,有所不为,有所抓,有所放。但是我们仔细看一下中国模式,在中国特定的政治文化中,政府职能的弱化或者转化,实际上也是需要靠政府,特别是中央政府来推动。那么这次中央关于把深圳建设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决定,非常令人鼓舞,其中不少内容都反映了过去数十年中国政府改革的一些宝贵的经验。

相关文章

热门专题

热门文章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热门排行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