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俄罗斯建造的全球首座海上浮动核电站“罗蒙诺索夫院士”号在3艘拖船的帮助下离开北极港口摩尔曼斯克,启航前往5000多公里外的楚科奇地区,涂着象征俄罗斯国旗的白蓝红三色的船身看起来格外的显眼。
“罗蒙诺索夫院士”号是一艘无动力的驳船,全长144米、宽度达30米、高10米、吃水5.6米、排水量达到了2.15万吨,船员70人,总造价达到了4.8亿美元。
该船一共装备了两套KLT-40型核动力压水堆,每座反应堆的发电量达35兆瓦,两台机同时运转可以提供高达70兆瓦的电力,足够供应一个20万人的小城使用。
除了发电之外,该船还能提供高达300兆瓦的热量,船上的海水淡化装置每天可以提供24万吨的淡水,这一点倒是很适合于海岛等缺点缺水的地区使用。
“罗蒙诺索夫院士”号的主要用途就是为楚科奇自治区供电,以取代当地的老旧火电站和陆上核电站。该海上浮动平台除了向当地的居民供电之外,主要的服务对象还是石油平台,俄罗斯在北极地区有相关的油气资源开发项目,因此“罗蒙诺索夫院士”号也成了人类位于地球最北端的核电站。
我国的中国海岛礁众多,特别是像永暑礁那样吹沙填海造起来的人工岛更是迫切的需要配备电站设施,像“罗蒙诺索夫院士”号这样的海上浮动核电站就特别适合这些缺电缺油又缺乏淡水的海岛使用。
不过与北极地区不同,中国的南海不仅气温较高,而且长年有热带风暴,海况也比北极要恶劣许多,像“罗蒙诺索夫院士”号这样的的无动力驳船使用起来很不方便。
其实我国早在几年前就已经投入海上核动力平台的研制开发当中,首艘平台的型号HHP-25,该平台的总吨位比俄罗斯的略小,只有2万吨,搭载了两套100兆瓦的分散式布置压水反应堆,单机发电功率25兆瓦,总发电量可达50兆瓦,采用单点系泊固定,配备DP-3动力定位功能,抗风浪能力远超俄罗斯的同类平台。
据传该平台目前已接近完工,同时还将研制更加先进的海上平台和水下平台,以适应恶劣的南海气候与海况。由此可见,我国在这一领域并不比俄罗斯落后。(作者署名:浩汉防务)
本栏目所有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凡本网注明版权所有的作品,版权均属于新浪网,凡署名作者的,版权则属原作者或出版人所有,未经本网或作者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com/so/方式.html' target='_blank'>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新浪军事:最多军迷首选的军事门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