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悦军事网

军事知识网站

华悦军事网 > 军事新闻 > 中国攻击-20啥样?从航母上起降 超长滞空猎杀敌机

中国攻击-20啥样?从航母上起降 超长滞空猎杀敌机

时间:2020-01-03 18:46作者:来源:新浪军事手机阅读

  原标题:晨枫:想象“攻击-20”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晨枫]在2015年,歼-20还是网红,运-20刚首飞不久,直-20则还犹抱琵琶半遮面,笔者写了一篇《想象轰-20》,并发表在《航空知识》上,叙述战略轰炸机对中国的作用和中国需要什么样的战略轰炸机。那时还没有轰-20这个型号,至少外界对此一无所知。这是笔者杜撰的型号。

  现在,轰-20依然神秘,但传闻已经满天飞了,而且正如笔者所想象的,是一架无尾飞翼。但另一架无尾飞翼已经神气地展现在人们面前,这就是攻击-11。这依然是中型无人机,与轰-20不能相提并论,但这是扎实、可贵的开始。随着经验的积累和技术的发展,攻击-11必将成长为更大、更重、更先进的大型无人机。中国航空从“5”开始,在“20”这里渐入佳境,姑且称“攻击-11之子”为攻击-20吧。

  中国需要攻击-20,而且需要得很急。

  攻击-11是巨大的成就,这也是世界上第一种达到实用的喷气式无人作战飞机。但不可否认,这还是一架较小的飞机。作为兼有ISR能力的战术打击飞机够用了,但中国需要能远程攻击和长航时ISR的准战略打击飞机。

  攻击-11无人机

  中国空军已经进入攻防兼备的时代了,但必须说,还是防多于攻。中国空军有专用的防空战斗机歼-20和歼-11B,有空地兼优的歼-16和歼-10,但除了基本技术已经老旧的歼轰-7,没有像样的中型的、以对地攻击为主的准战略打击飞机。轰-6不仅基本技术更加老旧,现在的定位也偏移到战略攻击了。

  空地兼优是好事,但不能取代专用的对地打击飞机。在技术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专用飞机的性能永远高于通用飞机。中国周边的潜在冲突场景复杂,有大量的通用飞机的用武之地。但在准战略级的“硬核打击任务”(如海上反航母、攻击日本等)面前,通用飞机能够补充专用飞机,但取代不了,只有后者才有足够的金刚钻。

  作为专用的准战略打击飞机,单有载弹量和航程已经不够了,不仅需要高度隐身以保证必要的突防力和生存力,还需要强大的ISR和电磁攻防能力。B-1轰炸机的机载电子战能力达到EA-6B的水平,B-2的能力是保密的,B-21在设计上就把ISR和电磁攻防与轰炸定位于同等重要的要求,这不是偶然的。轰-20相信也有相应的考虑。这也是通用的多任务战斗机难以做到的。

  中国最终需要相当于通用动力-麦道A-12“复仇者II”一级的准战略打击飞机,实际上要求比A-12还要高,最大起飞重量需要在35-40吨级,机内载弹量不低于4-6吨,作战半径不低于2500公里。这是很高的要求,而且在理想情况下,这也应该能上舰。从这里,还可以衍生出预警、专业电子战、加油、反潜等特种飞机,甚至可通过机内武器舱内更换任务模块而灵活转换为不同任务的兼职特种飞机。这将是有人-无人兼用的飞机,在相对安全或者只有人类才能做决定(比如核打击)的场合下有人驾驶,在太危险而任务性质相对简单明确、或者任务延续时间超出人类耐力的场合下无人驾驶,但这是远期目标了。

  当年美国海军计划的A-12攻击机能够携带包括2000磅炸弹和战略核弹在内的重型武器,也可发射AIM-120空空导弹

  在近期,可以先考虑大型无人机,这就是攻击-20了。

  现在还没有攻击-11的官方数据,一般认为,翼展14米,起飞重量10-15吨,2吨级载弹量。攻击-20需要20米的翼展,更大的翼展可能会影响航母上的起飞和着陆。可折叠的外翼段是必须的,但这只减少停机和甲板调度时的占位,起飞前和刚着舰的时候还是必须打开、锁定的。攻击-20还需要20-25吨的起飞重量,载弹量能提高最好,继续保持在2吨级也无妨,但航程需要大大增加,最好达到5000-6000公里级,以便达到2500公里级的作战半径。在构型上,可以是攻击-11的放大,也可以转向X-47B或者“彩虹-7”的构型,两者各有优点。

  发动机则可以从涡扇10改进而来,非加力但适当增加涵道比的话,达到80-100kN级军用推力是完全可行的。同样的发动机还可与多发的轰-20共用。事实上,这样的发动机可能已经在为轰-20研发了。B-2由4台77kN的通用电气F118(非加力型F110)推动。轰-20可能比B-2小一点,但考虑到电磁攻击和ISR的功率需求,4台这样的发动机并不嫌多。

  这不是攻击-11的简单放大,重点在远程攻击、ISR和特种用途。这不仅对陆基使用重要,对舰载使用特别重要。

  中国航母力量还在发展,很可能在10年内从现有的2艘增加到4艘。但舰载战斗机的发展前景就不那么明确。海四立项的传说不断,但海四到底是什么样的还众说纷纭。没有提的是舰载攻击机,海四在很长时间内顶多是兼职打击飞机,中国航母还是需要硬核的专业打击飞机。

  如果换一个思路,在第五代战斗机还很空洞的现在,或许舰载战斗机方面不必急于一头扎入全新研发为宜,而是在歼-15基础上深度发展,以信息化、网络化和电磁攻防为重点,围绕双座歼-15打造准电战级的3.75代舰载战斗机,以系统性能应对近期到中期的舰队防空需要。配合电弹、复材减重、发动机增推甚至加大机翼,“超级歼-15”有望大大增加起飞重量,大大加强从常规意义到电磁和信息领域的战斗力。同时,以攻击-20为进攻性空中作战的重点,改变舰载空中力量的思路。

  “超级歼-15”将具有远远超过一般战斗机的电子侦察能力,补充在隐身时代单纯依靠雷达的不足。“超级歼-15”还将具有强大的电子干扰能力,压制敌机雷达和导弹制导,甚至可以用定向的高功率损毁敌机和导弹的天线和电子设备。这些都是传统战斗机的雷达、导弹能力的补充,而不是取代,高度信息化、网络化则平添了更多的眼目、臂膀和障眼术。以舰队防空为主则回避了隐身和超巡能力不足的问题。这样的深度升级可有效延长歼-15基本技术的战术寿命。重要的是,舰载空中力量的生命力在于进攻,这从得到“超级歼-15”支持的进攻性的攻击-20上体现。

  传统上,战斗机负责空战,攻击机负责对地。所以战斗机强调速度和机动性,攻击机强调航程和载弹量。但现在,空战主要是在空空导弹和飞机之间进行,发射载机的速度和机动性没有以前那么重要了;另外,高度隐身和电磁攻防可以弥补速度和机动性不足导致的生存力缺口,信息化和网络化则是连战斗机也要依靠的态势感知手段,重型平台更有利于高度信息化和网络化的实现。

  在歼-15D基础上开发更强大的舰载战斗机可能是四代机出现前解放军海军舰载机部队提高作战能力的过渡方案

  这不是说重型攻击机可以代替战斗机去空战格斗了。就像战斗机不能替代攻击机执行硬核打击任务一样,攻击机也不能替代战斗机执行硬核空战任务。但依托高度隐身、信息化和网络化,攻击机用空空导弹前出打伏击,或者利用大载弹量在预警机和战斗机的指挥下充当“导弹卡车”打阻击,这是可以做到的。

  用于打空战伏击的话,攻击-20的速度和机动性不必太好,但必须高度隐身,有很长的航程,这些恰好是攻击-20所拥有的。深入敌后打伏击需要较大的载弹量,最好能挂载至少6枚中程空空导弹,另加2枚自卫用的近程空空导弹。中程空空导弹需要主动雷达制导,这在现在不成问题。近程空空导弹可为常规的红外制导,甚至红外成像-主动雷达复合制导,射程和反隐身的能力更强。如果能配用中近两用、红外成像-主动雷达双模制导而尺寸和重量只有现代主流中程弹一半的下一代中近两用弹,那就更理想了。

  用攻击机打空战伏击不需要打开雷达搜索,而主要靠远程数据链引导,或者机载被动电子侦察能力,更可能是两者的结合。攻击-20本身也是情报平台,若干架攻击-20与后方的预警机或“超级歼-15”组网,可以互相支援。被动电子侦察能力的缺点是难以精确测距,远程引导(实际上可以是很多数据来源,包括其他攻击-20和所有在“作战云”内的数据源)则有精度不足的问题,但两者的数据经过先进算法的整合,是可能得到火控级的精度的,这正是信息化、网络化的优势:在数据整合中将互相独立的数据误差互相补偿,最后得到误差低于源数据的合成数据。带误差的源数据可看成一个“数据云团”,云团的大小由误差决定,但互相重叠的云团的交集小于每一个单个的“成员云团”,当然实际上的数学没有那么简单。

  得到情报支援的攻击-20可以在几百、上千公里的远处隐蔽徘徊,长航时待机,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地猎杀敌人飞机,或者隐蔽接近已知动向的高价值敌机(如预警机、加油机、运输机、反潜机、海上巡逻机、电子战飞机、ISR飞机等),加以猎杀。

  波音公司此前也曾提出类似的概念,用EA-18G“咆哮者”带无人战斗机执行空中打击任务

  在舰队防空作战中,则可作为“导弹卡车”,在预警机和“超级歼-15”的指挥下迅速发射,拦截来袭的导弹和敌机。这时隐身不重要,很大的载弹量和很长的留空时间更重要。

  在本职的攻击机方面不用多说,攻击-20的战术和战役打击能力将远远超过任何现有的中国作战飞机。可能需要机内武器舱的挂架能像歼-20的侧弹舱挂架一样,在翻出到机外时,还能关上机内武器舱门,减少对气动外形的影响。这将主要不是出于发射准备的考虑,而是便于在机外吊挂大尺寸弹药,或者大型特种任务吊舱,毕竟机内武器舱的尺寸是有限的。只要有需要,翼下也可以增加可拆卸挂架,挂载额外的弹药。

  长航时和大载重还适合将攻击-20改装为预警、专业电子战、反潜等舰载特种飞机,攻击-20的远程ISR潜力不言而喻,不过改装为加油机可能因为载重能力不足而价值有限。

  作为舰载机,攻击-20的自主能力要求大大高于攻击-11。航母上人手和空间都有限,任务半径也大大超过攻击-11,没法事无巨细地遥控,只能依靠高度自主化。这可能是比气动、结构、发动机更大的挑战。美国海军也是因为过不了这一关而放弃了面向作战的X-47B,改为面向勤务支援的MQ-25。

  但技术问题只是一部分,这也不是闭门造车就能解决的问题,只有通过大量实践才能解决,中国已经推出的攻击-11正在使得中国快速获得大量实际经验。更大的问题在于投资,美国国防开支从来就远远超过中国,但美国国防开支的结构和效率也极大地不同于中国,日常运作和人员开支要高得多,研发和投产效率则要低得多。盲目赶超美国不可取,赶超需要有所为、有所不为,远程无人作战飞机正是应该有所为的地方,尤其是在中国已经先走一步的现在。

  海四甚至海五最终还是需要研制的,但“超级歼-15”可以赢得宝贵的过渡时间。攻击-20在不远的将来就可以解决中国航母打击能力不足的燃眉之急,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远程ISR和空中猎杀能力不足的问题,还捎带解决反潜、电子战等特种需求,并为进一步研发更大、更重、更先进的有人-无人准战略打击飞机铺垫。这对中国海军意义非凡,对中国空军的意义也不言而喻,应该重点研发。

相关文章

热门专题

热门文章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热门排行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