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王”简历:丁辉,中部战区陆军某连技师,二级军士长军衔,锡伯族,全军优秀“四会教练员”,被誉为“五特精兵”。入伍24年来,荣立一等功1次,二等功1次,三等功8次,荣获士官优秀人才一、二、三等奖各1次,多次被各级评为优秀士官、优秀共产党员,训练标兵、技术能手,强军目标标兵。曾4次参加大阅兵并驾驶装备方队第一车,秒米不误引导装备方队第一个通过天安门接受检阅。12次参加大型实兵对抗演习,取得30多项训练成果,研发的阅兵车辆“电子成像系统”被装备方队指挥部和师团推广使用。在采访丁辉同志前,对他的印象仅停留在“他是连续参加四次阅兵的兵王”。看到这份未完待续的简历时,我内心的震撼是不言而喻的。一个士兵要做到如此成绩该付出了多少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崇敬和好奇让我对丁辉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想一探他成功背后的“秘诀”……
哨兵换岗。丁辉所在部队的驻地周围是乡村。大片的玉米地闪烁着丰收的光芒,道路两旁还有晾晒玉米的农户。长期共处一地已经让他们对这群身穿迷彩服的士兵不再感到新鲜,哪怕是坦克从身旁缓缓驶过,农户们的脸上也没有流露出惊讶的神色。也许,这就是真实而生动的安全感吧。第一眼见到丁辉,除了“精神”二字我找不出其他词来形容。一米七五左右的个头,干练的寸头,笔挺的军姿再配上憨厚的笑容,一个普通的中国士兵该有的精气神都在他的身上淋漓尽致地体现出来。如果非要说有什么特殊的地方,那应该是脸颊上两朵“高原红”了——这让这个刚毅的汉子看上去多了一丝可爱。“为什么会想到从军呢,并且一来就坚持了这么多年?”“应该是受我父亲的影响吧,从小就对那身军装有很深的感情,就是想自己也能穿上它。”
丁辉在检修发动机。42岁的丁辉是辽宁开原市金沟子镇巴尔虎营子村人。他的父亲丁泓芳1969年参军,也是名优秀的坦克兵,曾荣立个人二等功,获过多次嘉奖。在父亲耳濡目染的熏陶下,丁辉从小就想当兵,尤其偏好战争题材的电影和书籍。孩童时代,“分拨打仗”是他最喜欢的游戏,“要和爸爸一样”是他最常说的话。
丁辉结束新兵训练下排受装。念念不忘必有回响。1994年,部队去丁辉家乡征兵,还在上学的丁辉听说后激动不已,马上拉着哥哥丁雪东一起去报名。18岁的他终于如愿当上了坦克兵,来到了现在的部队服役。从此开启了影响他一生的军旅生涯。“他是班长,更是我们的兄长”能取得现在的荣誉是刚入伍的丁辉没有想到的。18岁还是一个年少轻狂的年龄,初到军营的丁辉也曾出现工作不适应、学习跟不上的情况。特别是部队严格的管理和训练强度的加大,让这个年轻的小伙子一度想要放弃。“是我的新兵班长一直鼓励我,让我坚持下去。”说到班长的时候,丁辉的语气明显有些激动。
丁辉给战士讲解训练中的难点问题。“因为营养不够,我当初来队的时候还不到一米七,是班长坚持用自己的津贴给我买奶粉让我补充营养。他当时一个月的津贴也就40元钱,可是这一买就是一年半;我专业书看不懂,也是班长一页页解释,手把手教。”“那他有对你发脾气的时候吗?”“有啊,犯错误的时候也是劈头盖脸,毫不留情。”班长的温暖与严厉对丁辉产生了重大影响。他就像是启蒙老师,为丁辉未来的军旅之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丁辉服役第五年,第一次面对走与留的选择时,也是班长的一番谈心让他幡然醒悟,从此再没有产生过主动要走的念头。“这辈子就在这儿了,军营才是我的战位,坦克是我生命的一部分”。24年过去了,丁辉用他的实际行动践行了当初对班长的誓言。如今,班长早已离开军营,而他依然用心坚持着,并和自己当年的班长一样,身体力行希望培养更多的“丁辉”。
正式受阅前上级领导检查装备完好情况。“我只有自己做好榜样,任何事冲在前面才能去影响别人,做一名合格的班长。”在“9·3”大阅兵中,丁辉驾驶战车以零失误的超高标准驶过天安门,接受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检阅。这样的高标准来自于日常严格的训练。七八月里,战车里的温度高达60多度,丁辉在车里一钻就是两三个小时。衣服湿了干,干了湿,就像盐水泡过一样。甚至每天喝七八公斤水都不用上厕所。面对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苦,40岁的丁辉没有退缩、没有埋怨,因为他深深明白,“第一车”意味着什么。“他是我们的班长,但更是我们的兄长!”……接受采访的丁辉的战友们对他的评价重复最多的就是这句话。
丁辉在战车前接受采访。2009年,他被部队选中参加国庆60周年阅兵,并且是装备方队的排头兵。在集中训练的11个多月,300多个日日夜夜的时间里,丁辉一直没能见上家人。7岁的女儿天生扁桃体肥大导致严重发炎住院16天,岳父在照看孩子时不小心左脚扭伤,造成踝骨骨折。妻子一个人在家,既要照顾小的还要照顾老的,忙里忙外吃尽了苦头。但她为了能让丁辉安心参加阅兵训练,每次打电话她总说家里一切都好,不需担心。
训练间隙就餐,和战友们交流训练体会。其实,丁辉又何尝不清楚一个女人操持一大家子的辛苦和委屈?但为了大局,他只能相信妻子的“一切都好”。阅兵结束后,女儿打来电话兴奋地说:“爸爸,你真棒,我在电视里看到你了,我再也不埋怨你不回来给我看病了。”听到这话时,那个流血流汗不流泪的男人当时就掉下了眼泪。还有一次,在“9·3”大阅兵集训之前。作为多次参加阅兵的丁辉来说,这种别人眼中的荣耀,往往要付出常人所无法忍受的奉献和牺牲。“此前我答应女儿暑假带她去张家界旅游,但由于阅兵任务我又一次食言。她打电话给我,第一句话就问:“‘爸爸,你是不是不要我们了?’我愧疚得半天说不出话”。其实,孩子的这种“疑惑”,丁辉经历过很多次。但正如这位兵王所说,爱真的是不需要挂在嘴边的。丁辉把对亲人的思念和牵挂埋在心底,把祖国的荣誉和责任扛在肩上,用自己的方式爱家人、爱军队、爱国家。今年,丁辉的女儿已经上高二了。丁辉悄悄告诉我,女儿也要考军校……
丁辉驾驶“第一车”接受检阅。
丁辉在排除动力系统故障。朱日和阅兵的圆满成功是“丁辉们”长期艰苦训练的成果。“阅兵只是将我们平时训练的状态和成果最完美地呈现了出来,我们的部队下了阅兵场就能直接上战场!人民可以放心,我们没问题!”“我们没问题”,这是一句多么骄傲而又霸气的话,而这句话在那一天的采访中成了丁辉的口头禅,一直在记者的耳边回响。这份从骨子里散发出来的自信,深深地感染着每一个人,让人心头一热,久久不能忘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