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悦军事网

军事知识网站

华悦军事网 > 军事图片 > 致敬元勋!纪念中国首颗原子弹爆炸成功53周年

致敬元勋!纪念中国首颗原子弹爆炸成功53周年

时间:2020-02-17 22:57作者:来源:手机阅读

1964年10月16日15时,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在罗布泊成功爆炸。


钱三强:原子核物理学家,中国原子能事业的主要奠基人和组织领导者之一,浙江湖州人,在研究铀核三裂变中取得了突破性成果。中国原子能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50年代领导建成中国第一个重水型原子反应堆和第一台回旋加速器,以及一批重要仪器设备。


钱学森:中国著名物理学家,世界著名火箭专家。1956年提出《建立我国国防航空工业意见书》,最先为中国火箭导弹技术的发展提出了极为重要的实施方案。协助周恩来、聂荣臻筹备组建火箭导弹研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1956年10月任院长。


于敏: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60年底开始从事核武器理论研究,在氢弹原理突破中解决了热核武器物理中一系列关键问题。在氢弹原理突破和构型设计起了关键作用。后长期领导并参加核武器的理论研究、设计,解决了大量关键性的理论问题。


王大珩:光学专家,生于江苏吴县。中国光学界的主要学术奠基人、开拓者和组织领导者。在他领导下,开拓与发展了靶场光学测试技术、激光技术及太阳地面模拟等国防光学技术领域。为配合我国中程地地导弹发射实验,他主持研制了大型精密靶场光测设备。


王希季:卫星和卫星返回技术专家,生于昆明,白族。在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学院获硕士学位。任航天工业部总工程师,返回式卫星总设计师。他提出了我国第一枚卫星运载火箭的技术方案,并主持长征一号运载火箭和核试验取样系列火箭的研制,以及负责返回式卫星的总体设计。


朱光亚:核物理学家,湖北武汉人。1957 年从事核反应堆的研究工作,领导设计、建成轻水零功率装置并开展了堆物理试验,1962年主持编写了《原子弹装置科研、设计、制造与试验计划纲要及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70年代以来参与组织秦山核电站筹建和放射性同位素应用开发研究。


孙家栋:辽宁复县人,长期领导中国人造卫星事业。1967年以前,先后领导和参加中国第一枚自行设计的液体中近程弹地地导弹与液体中程弹道地地导弹的研制试验工作。在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研制中,主持完成卫星总体和各分系统技术方案的修改工作。


任新民:航天技术和火箭发动机专家,安徽宁国人。1964年作为型号副总设计师,领导和参加了第一个自行设计的液体中近程弹道式地地导弹液体火箭发动机的研制工作,保证了东风2号导弹飞行实验取得圆满成功。1980年5月在向太平洋预定海域发射远程弹道导弹飞行试验中,担任首区总指挥。


吴自良:材料学家,生于浙江浦江县。1954年领导完成了中央军委下达的抗美援朝前方需要的特种电阻丝研制任务,50年代,用国内富产元素锰、铝等代替短缺的铬,研制苏联40X低合金钢的代用钢取得成功,60年代,承担气体扩散法分离铀同位素用的“甲分离膜的制造技术”任务并成功。


陈芳允:无线电电子学家,浙江黄岩人。1957年,奠定我国发射人造卫星所采用的跟踪测轨的主要技术,1963年研制出国际领先的纳秒脉冲采样示波器,1965年担任卫星测量、控制的总体技术负责人,为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的准确测量、预报作出了重要贡献。


陈能宽:材料科学与工程专家,生于湖南慈利县。在我国核武器的发展研制工作中,主要领导组织了核装置爆轰物理、炸药和装药物理化学、特殊材料及冶金、实验核物理等学科领域的研究工作,组织并参加了聚合爆轰波人工热核反应研究以及核装置球面同步起爆的方案制定和研究:。


杨嘉墀:江苏省吴江县人,中国航天科技专家和自动控制专家、自动检测学的奠基者。指导研制为原子弹爆炸试验所需的检测技术及设备等重大科研项目,领导和参加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姿态测量系统的研制,在返回式卫星姿态控制系统方案论证和技术设计中,提出一系列先进设计思想。


周光召:湖南长沙人,理论物理、粒子物理学家。上世纪60年代初开始核武器的理论研究工作,曾任中国科学院院长。因在量子场论的研究中有重大突破,1987年年获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成果奖一等奖。在理论物理的各主要领域都有过杰出的创造性成果,使他在国际物理学界享有盛誉。


屠守锷:浙江湖州人,火箭技术和结构强度专家。作为总体设计部主任和地空导弹型号的副总设计师,领导和参加我国地空导弹初期的仿制与研制。他先后担任我国自行研制的液体弹道式地地中近程导弹、中程导弹的副总设计师,洲际导弹和长征二号运载火箭的总设计师。


黄纬禄:安徽省芜湖人,自动控制和导弹技术专家。50年代末,主持突破了我国液体战略导弹控制系统的仿制和改型设计难关,相继解决了远程、多级火箭的液体晃动、弹性弹体稳定、级间分离及各种制导、稳定方案的问题,主持研制我国第一个潜地和地地固体机动战略导弹并获得成功。


程开甲:江苏吴江人,核武器技术专家。在国内第一个计算出原子弹爆炸的弹心温度和压力,其内爆机理研究解决了原子弹的关键问题,为原子弹爆炸威力、弹体结构设计提供了重要依据:,成功地设计和主持了首次原子弹、氢弹、导弹核武器和增强型原子弹等不同方式的几十次核试验。


彭桓武:理论物理学家,生于吉林长春。领导并参加原子弹、氢弹的原理突破和战略核武器的理论研究、设计工作.在中子物理、辐射流体力学、凝聚态物理、爆轰物理等多种学科领域取得了对实践有重要指导意义的一系列理论成果。


王淦昌:生于江苏常熟,核物理学家,中国惯性约束核聚变研究的奠基者。指导了中国第一次地下核试验,领导并具体组织了中国第二、三次地下核试验。主持指导的爆轰物理试验、炸药工艺、近区核爆炸探测、抗电磁干扰、抗核加固技术和激光模拟核爆炸试验等方面都取得重要成果。


邓稼先:安徽怀宁人,理论物理学家,核物理学家。在原子弹、氢弹研究中,领导开展了爆轰物理、流体力学,状态方程、中子输运等基础理论研究,对原子弹的物理过程进行了大量模拟计算和分析,领导完成原子弹的理论方案,并参与指导核试验的爆轰模拟试验。


赵九章:浙江吴兴人,地球物理学家和气象学家。:1964年,根据国内运载工具的发展,他提出了开展人造地球卫星研制工作的建议。他对中国卫星系列发展规划和具体探测方案的制定,对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返回式卫星等总体方案的确定和关键技术的研制,起了重要作用。


姚桐斌:江苏省无锡人,导弹和航天材料与工艺技术专家。领导和指导锰基钎料合金的研制,研制成国产一号及二号锰基钎料,并以钎焊结构取代了我国液体火箭发动机的老式焊接结构,主持了液体火箭发动机材料的振动疲劳破坏问题和液体火箭焊接结构的振动疲劳破坏问题的研究。


钱骥:江苏金坛人,地球物理与空间物理学家、气象学家、航天专家。1965年提出《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方案设想》的报告,组织编写《我国卫星系列发展规划纲要设想》,为人造卫星研制打下了初步的技术基础,负责组建卫星总体设计机构,是我国第一颗卫星东方红一号方案的总体负责人。


郭永怀:空气动力学家,生于山东省荣成县。在我国原子弹、氢弹的研制工作中领导和组织爆轰力学、高压物态方程、空气动力学、飞行力学、结构力学和武器环境实验科学等研究工作。1999年被授予“两弹一星荣誉勋章”,是该群体中唯一一位获得“烈士”称号的科学家。


相关文章

热门专题

热门文章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热门排行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