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网友制作的中国首艘航母辽宁舰出击的CG图。随着国产001A航母的下水,中国将很快成为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航母操作国家。(图片鸣谢:超大军事 linger0273)
中国最终将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航母大国,4月26日,中国下水了第二艘航母,这是首艘在国内设计建造的航母,预计将在三年内进入中国海军服役。
然而军事专家表示,我们的航母打击群仍远低于国际标准。辽宁号和新航母都延续了库兹涅佐夫的使用哲学,即使细节上有所修改和提升,但仍是一艘典型的防空航母。
尤其考虑到其舰载歼击机与目前的库兹涅佐夫所用苏-33非常相似,其防空作战能力也很可能与库兹涅佐夫号类似,而且其攻击力还可能不如库兹涅佐夫,因为它取消了远程反舰导弹。
虽然歼-15已经展示了携带反舰弹攻击的演训画面,但如果不进行舱内布局的改良,新航母仍然会延续库舰航空弹药库容量有限的问题,反舰弹尺寸大于空空弹,如果过多搭载可能与防空需求产生冲突。
而且由于辽宁号及新航母搭载的反潜、预警和通用直升机均以直-8型为基础,因此其反潜战能力也可能不如库兹涅佐夫,因为直-8机体较大,比库兹涅佐夫所用的卡-27系列直升机占用的甲板面积更大,这会使辽宁号搭载的直升机数量少于库兹涅佐夫。
辽宁号和新航母也有明显优于库兹涅佐夫号的地方,尤其以它们搭载的国产相控阵雷达最为突出,然而作战时,航母并不应该过多使用自身的相控阵雷达,自身发出的电磁波非常容易被发现识别.
在现代海战条件下,这样极容易招致敌方攻击,比较理想的做法是,通过空中预警机进行舰载机指挥控制,航母尽量使用卫通、短距离通信手段,甚至视觉信号进行指挥通信,这样才能有效隐蔽自己。
新航母下水吸引了全世界范围的目光,在国内再次引起航母热,但我们仍然应该看到,这艘航母仍仅仅是中国航母发展的起点,它身上仍存在不足需要克服.
而且可以肯定地说,这艘新航母与辽宁舰一样,虽然不可避免的会对中国航母发展产生巨大影响,但它所代表的技术特征却绝不符合中国海军的需求,与世界航母发展的先进经验也不尽合拍。
上述种种防空型航母的不足,只能寄希望在中国完全新设计建造的航母上解决,虽然第二艘航母较辽宁舰有了明显的变化,其性能必得到了改善。
但有一点很清楚,那就是未来真正可以代表中国航母发展方向的不应该是一型防空航母,而应该强调攻击能力,并且它应该与辽宁号和新航母存在较大区别。
具体说来,它最应该考虑安装弹射器,考虑到未来舰艇技术的发展方向,应该优先考虑采用电磁弹射器,虽然就性能而言,目前的蒸汽弹射器技术仍然够用,但电磁弹射器可以节约大量舰内空间和重量,并有效减少操作和维护工作量,还显著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
从舰艇的推进技术发展角度看,电力推进已成为未来大中型舰艇动力系统的发展方向,采用电磁弹射器更可以有效利用这种动力系统的特点。
外界根据中国军方及政府媒体报道,普遍推测中国正在进行电磁弹射技术的研发,未来中国航母完全应该拿出魄力直接拥抱最新技术,对中国而言,无论从蒸汽弹射器起步还是从电磁弹射器起步其实并无差别.
因为中国在这方面完全是刚入门的新手,最应该没有历史包袱,如果此时仍然分散资源用于蒸汽弹射器这种即将过时的旧技术的研发,既毫无意义,更是对资源的巨大浪费。
与弹射器配套的,应是第一代固定翼预警机上舰,此类飞机对于航母战场生存能力和攻击力的发挥意义巨大,必须尽早解决,否则中国航母仍然无法跳出苏式防空航母的窠臼!
有关未来航母,另一个热议的属性是是否采用核动力。采用核动力的好处无需多言,然而对于中国未来航母来说,使用核动力与否并不那么迫切。
可以预见,未来中国航母的吨位可能与辽宁号类似,维持在5万吨上下,这种吨位的航母,采用核动力在建造成本上会高于常规动力设计,在油价高企时,核动力的全寿命期成本很可能低于常规动力,但今天的油价持续走低,核动力能否压低全寿期成本是很大的疑问。
其次,核动力航母的属舰仍然为常规动力,仍然免不了频繁补给的需求,这自然会拉低核航母的性能优势。海外战争结束后,美国海军高官在议会接受质询时,曾表示,在作战时,核常航母的区别并不明显,也不会对此特别加以考虑。
但应注意,使用核动力与否并不取决于技术上的考虑,而应基于成本通盘谋划。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