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旗-17防空导弹是解放军在批量装备俄制道尔-M1型低空野战防空导弹系统的同时引进所有技术资料,并将其进行国产化的一款防空导弹,自行生产编号为“红旗17”。有效射程是1-12千米,最大飞行速度可达2.3马赫(约850米/秒)。
新浪军事深度:“军报记者-中部战区”10月6日报道了一则演兵讯息:中部战区陆军第38集团军某团首次对列装的某导弹系统采用单车双发的方式,对两个同时来袭的目标进行打击,取得了双发双中的好成绩。
这次亮相的是我军最新列装的红旗-17近程防空导弹系统,装备在有“万岁军”之称的38集团军中。38军是我军王牌部队,属于重装集团军,拥有大量先进的坦克装甲车辆,是一支突击利剑。对于坦克部队这样的重装部队来说,最头痛的是敌方武装直升机的袭扰打击。
而装备有红旗-17野战防空系统后,其良好的野战机动能力,能够跟上38集团军主力坦克集群的运动,而其远达12千米的射程,又可以在武装直升机反坦克导弹射程之外将其击落,避免“阿帕奇”等武装直升机对坦克部队的打击。
上世纪末,中国向俄罗斯采购了少量“道尔”-M1野战防空导弹系统。1970年代末,苏联为替换“黄蜂”野战防空导弹系统,开始新型“道尔”-M1野战防空系统的研制工作。
“道尔”-M1将全套系统安装在一辆高机动履带底盘上,武器转塔的前后分别布置了搜索雷达天线和跟踪制导雷达天线,而两具雷达的中间安装有2组4联装导弹垂直发射系统。
由于导弹安装的位置接近于整车的质心,因此也解决了武器转塔的转动惯性问题,使导弹发射拥有一个非常平稳的平台。
“道尔”-M1目标搜索雷达可同时跟踪9个目标航迹和1个有源干扰,为制导雷达口标制示信息。前部的相控阵制导雷达,用于补充搜索和自动跟踪1~2目标,同时可自动捕获、跟踪2枚发射的导弹并给其发送控制指令,制导2枚导弹攻击1个或2个目标。
该车看上去块头很大,其实机动性能很强,而且其雷达天线具有自动稳定系统,能够在进行间搜索目标,并上接战区指挥体系。一旦接到开火指令,从行驶状态转为短停发射状态只要5秒钟。整个系统非常坚固可靠,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原环境下也能正常运作。
“道尔”系统采用的9M330导弹最大飞行速度700米/秒,最大射程12千米,射高6千米,这也是海军SA-N-9防空系统的用弹,装备在“库兹涅佐夫海军上将”号航空母舰上。
“道尔”-M1野战防空系统主要打击巡航导弹、战斗机、无人机和武装直升机等。其对巡航导弹的命中精度达到56%~99%;对战斗机的命中精度为45%~93%;对武装直升机的命中精度为82%~98%。
1995年开始,中国方面向俄罗斯提出要求,进口了150套“道尔”-M1防空导弹,同时进口所有技术资料。这两个营的“道尔”-M1到位后,中国军队经过了严格的测试和部队试用,结果是非常满意。
要说还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那只能是“道尔”-M1的电子化水平了。因为毕竟这是苏联上世纪70、80年代的产物,苏联时代的电子工业本来就比较落后,中小规模集成电路到了上世纪90年代也已经早已落伍,此时就连普通个人电脑都用上了大规模集成电路了。
因此,中国确定仿制“道尔”-M1后,首先就是用国产的电子设备将这些重要部件替换掉。由于中国此时的电子技术远远超过俄罗斯,因此中方在摸透其设计思路和工程细节后,
全部使用了新一代的微型计算机系统+通用接口+新一代传感器来替代,使整个系统变得更加简洁高效,也使系统具有跟多的富余处理带宽,反应速度进一步加快。
红旗-17的底盘采用了7个小直径轮,与“道尔”-M1相同 ,但是整个底盘略高于原版,其他外形酷似“道尔”M1。不过在关键的雷达方面,进行了较大程度的改进。
主要是将搜索雷达由原来的老式频扫三坐标雷达,也就是那个网状雷达天线,换成了抗干扰能力更强的相控阵雷达,同时升级火控雷达,使其具有更为强大的多目标接战能力。
比如这次演习中,一辆红旗-17导弹发射车就先后发射2枚导弹击落了2个空中目标。如果这样的话,一个防空营可同时接战的空中目标数就非常可观。从其射界范围来看,红旗-17又较好地实现了与国产35毫米自行高炮系统的衔接,可以为机械化部队提供更加全面的防空掩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