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军事网

军事知识网站

华乐军事网 > 军事图片 > 毛主席来到蒋介石宋美龄的别墅 说了一句话大家惊呆了!

毛主席来到蒋介石宋美龄的别墅 说了一句话大家惊呆了!

时间:2020-06-14 05:13作者:来源:西陆网手机阅读

毛泽东主席一生中曾43次到浙江,称浙江为他的第二故乡。他先后四次畅游钱塘江,写下震古烁今的七绝《观潮》:“千里秋涛滚滚来,雪花飞向钓鱼台。人山纷赞阵容闹,铁马从容杀敌回。”


毛泽东1954年在杭州期间,兴致勃勃地去过萧山、德清、绍兴东湖农场、杭州郊区等地农村,听取当地领导汇报,亲自走下农田,步入农家,掌握大量第一手材料。毛泽东那种虽身居高位,却始终保持艰苦奋斗、深入群众的领导作风,深深激励着那个时代的广大干部。


1959年11月,毛泽东主席在杭州组织读书小组,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在这期间,毛泽东曾去爬山,爬的是杭州郊外位于德清县境内的莫干山。


莫干山为天目山之余脉,主峰塔山,海拔719米,平均海拔500米,素有“清凉世界”的赞誉。“莫干”名字来源于战国名匠干将莫邪夫妇曾在山中的剑池铸成天下闻名的干将、莫邪雌雄宝剑的故事。自古名山僧尼多,从南北朝开始建造寺院,到清朝乾隆时期山上已经有400余座寺庙,据说当时天池寺一个住僧每天走访一座庙,需要一年才能回到自己的寺院。


莫干山离杭城60多公里。汽车盘亘于山中。那天,车到山腰,毛泽东下了车。毛泽东一边走一边观赏着莫干山景色,还一边与罗瑞卿、田家英一行说古道今,谈笑风生。


莫干山南麓的金陵村,有个“松月庐”。蒋介石曾三次到此地召开重要会议或休息。据说,那天,毛泽东行至松月庐。听陪同人员介绍,这里曾是蒋介石、宋美龄住过的别墅。毛泽东一听,一阵沉默,接着,他丢下一句话:“我们走的是不同的路。”掉头就走。


毛泽东登山不尽兴不往回走。午饭后稍作休憩,毛泽东又兴致勃勃地到观瀑亭观瀑,顺芦花荡西行至莫干山最高峰——塔山望远,东望太湖,南看钱塘,西眺江西。他手指了指远处峰峦叠嶂的群峰,对身边的汪东兴说:“山那边,就是你们江西弋阳了。”


沉思片刻,毛泽东说:“弋阳县出了个人民英雄方志敏。”毛泽东眺望远方碧水涟涟的太湖和翠绿的群山,深情地说:“方志敏同志在敌人的监狱里写下了《可爱的中国》、《清贫》、《我从事革命斗争的略述》等著作。这些著作是赣东北地区的革命斗争史,是一个共产党员的革命意志、情操和高尚人格的写照,是不朽的佳作。”讲到方志敏同志年仅36岁就牺牲了时,毛泽东不无惋惜地说:“方志敏同志是个大智大勇、很有才华的革命家。他死得伟大,我很怀念他。”毛泽东是个极重感情的人。说到难过处,他全然没有了登山的兴致,随即怏怏地下山了。


庐山,就其自然景色而言,山峰绚丽多姿,气候宜人,堪称避暑胜地。山上的白鹿洞、仙人洞、三叠泉、含鄱口等景点,常令人流连忘返。变幻莫测的庐山云雾,给本来就千姿百态的峰壑不断地改变着容颜,为她涂上一层神秘虚幻的色彩。


庐山会议旧址然而,仅就其自然风光而言,庐山算不上天下第一山;庐山闻名于世,其重要原因还在于"政治"。民国时期,许多重要政治谈判都在庐山进行,国民党的风云人物很少有不登庐山的。有人考证说,蒋介石上庐山有二十多次,也有人说三十多次。他头一回上庐山,是在1926年北伐途中,占领南昌后,于11月26日上庐山。到了共产党打下江山,自50年代末开始,它也成了会议重地,许多政治事件发生在这里。


1959年6月,毛泽东离开北京,一路在河北、河南、湖北、湖南考察。25日回到韶山,28日到武汉,29日,从汉口乘船到达九江,然后乘车缓缓登上了庐山。对于江西,毛泽东十分熟悉,从井冈山斗争开始,他在这块土地上生活战斗了多年,但登上庐山,这还是头一次。


在众人的簇拥下,毛泽东走过潺潺清溪东谷河一侧,来到一片蓊郁苍松和碧翠竹林之中。这里有一幢乱石垒成的两层欧式别墅。通常,屋匾庐号总是高悬于大门之上,而此屋与众不同,在院子里一块巨岩上,镌刻着"美庐"两个大字,落款为"中正题"。因为是蒋介石的手书,有人想凿去,以免毛泽东生厌。毛泽东闻知,当即制止,说:"这是历史,不要铲掉,应该留给后人看!"毛泽东一句话,使"美庐"二字留存至今。


"美庐"原是英国人赫莉太太的私宅,建于1922年。赫莉太太和她的丈夫都是医生,在庐山上开设"赫莉医院"。这座私宅在当时庐山上是最豪华、最宽敞的一幢,宋美龄甚为喜欢。赫莉太太就将此宅献给了宋美龄,于是此屋改名"美庐"。"美庐"绿门、绿窗、绿顶、绿柱,楼上有宽敞的阳台,四周有1500平方米的花园,幽雅、清新、恬静、秀美。蒋介石在园内叫人植白竹,宋美龄则种凌霄花。


初登庐山的毛泽东,望鄱阳湖、扬子江,千峦竞秀,万壑争流,红日东升,成诗八句,其中两句云:冷眼向洋看世界,热风吹雨洒江天。从毛泽东的诗前小序和诗本身来看,毛泽东当时的心情很好,他甚至联想到桃花源里的陶渊明。


这种愉快的心情来自他对客观形势的估计。尽管也有些国际上和国内的事情不顺心,实际工作特别是大炼钢铁、大办食堂等事情还有许多问题有待解决,但他总的认为,形势是好的,而且会越来越好。湖南省委第一书记周小舟在向他汇报情况时曾说,"大跃进"以来,"有伟大的成绩,有丰富的经验"。毛泽东对这几句话很赞赏,进一步发挥说:"'有丰富的经验'说得很巧妙,实际上是:有伟大的成绩,有不少的问题,前途是光明的。


于是"成绩伟大、问题不少、前途光明"成了庐山会议前对全国形势的总估计,也是当时会议的基调。当众人陪同毛泽东来到蒋介石用过现在重新装修过的"美庐"别墅时,毛泽东冲着江渭清、聂荣臻、曾希圣等人说道:"现在天下大乱了。"


江渭清很快琢磨过味儿来:"主席,哪里会天下大乱啊?现在形势很好的。""好吧,进屋来谈吧!"毛泽东边说边走进屋子,"你们把形势和问题,都一块说说,这次中央扩大会议上,主要是反'左'的问题,不要怕右。"


众人一块石头落地。在实际工作第一线的领导们怎么会不清楚:本来1958年农业形势很好,风调雨顺,由于大炼钢铁、大办工业和大办其他事业,增产不增收,大批粮食、棉花,一场大雪全捂在里面。敞开肚皮吃饭,吃饭不要钱的"共产风",培养了不少懒汉、败家子。全国的总管家周恩来对经济形势更是了如指掌。


在南宁会议受到毛泽东的严厉批评后,周恩来在一般原则上和其他领导人一起表示支持毛泽东提出的争取15年赶上和超过英国这一总体构想,他的内心里又觉得自己跟不上毛泽东。他尊重毛泽东,更为了维护党的团结,他相忍为党。


但当他面对实际时,他内心又常常充满矛盾,他难以容忍一些过头的做法和违犯经济规律的事,可又不便于在公开场合提出不同意见。就他所处的地位和全国形势而言,他唯一能做到的,就是根据毛泽东和中央的决定加以变通,尽量减少实际损失。这与他后来在"文化大革命"中的对策相似。


相关文章

热门专题

热门文章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热门排行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