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悦军事网

军事知识网站

华悦军事网 > 军事新闻 > 1750万人弃国离家:印度人在改变世界,却救不了自己祖国

1750万人弃国离家:印度人在改变世界,却救不了自己祖国

时间:2020-07-08 11:57作者:来源:米尔网手机阅读

印度,很大的一张底牌就是年轻人多。

 

用印度现任总理莫迪的话说就是,一个有着8亿年轻人的国家,有什么奇迹不能创造?

◆留得住人才,是每个国家应有的能力。

 

实际上,人口的确是印度的一大标签。

 

早在2015年,有美国媒体预测2022年印度人口将超越中国。而近两年,有分析称印度人口实际上已超越中国。

 

要知道,印度的国土面积(298万平方公里)还不到中国的1/3。

 

但印度在成为人口最大国之前,却率先成为了全世界最大移民输出国。

 

这也成为印度最大的悲哀:

 

人很多,但顶尖的人才却跑去建设美国等发达国家了。

 

 

 

 

 

 

01

印度人,正在攻占全世界

 

 

 

 

 

 

 

据统计,到2015年全世界的国际移民人数大约为2.44亿,其中,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是主要目的国。

 

印度、墨西哥、俄罗斯则是排名前3的来源国,在国外的移民数量都突破了千万大关。

 

而印度,根据联合国数据,目前大约有1750万人生活在海外(不包括在海外出生的印度人)。

 

1990年,这个数字只有700万。

 

也就是30年里,有1000万印度人弃国而去。

 

比如,在阿联酋。

 

据统计,2015年有近400万印度人生活。而后者,当年人口只有926万。

 

也就是说,印度人占到了阿联酋全国人口的40%以上。

 

对比一下,阿联酋土生土长的本地人,占比只有17%。在阿联酋的孟加拉国人占比约为7.5%。中国人就更少了,只有30万人,占比不到3%。

 

所以,如果你去阿联酋旅游,遇到印度人的概率要远大于遇到阿联酋本地土豪,分分钟让你怀疑是不是来了一个假的阿联酋。

 

迪拜的哈利法塔(Burj Khalifa)投射的印度国旗

 

当然,印度人尤其是精英最喜欢的国家,还是美国。

 

特别是近20年来,美国如同一个巨大的黑洞,不断吸引着印度精英大学的学生、信息技术等专业人才。

 

2000年,只有100多万的印度人生活在美国。到了2015年,这一数字为239万,翻了一番还不止。

 

从商界到政界,从纽约到洛杉矶,越来越多的印度人在美国发光发热。

 

美国印度移民爆炸式增长

 

去其他国家的印度人大部分是商人或者做体力劳动等工作。

 

但去美国的这部分人,却恰恰是最有才华的一部分人。

 

据统计,美国印度裔移民的平均家庭年收入为8.8万美元,远高于亚裔美国人家庭的6.6万和全美国人家庭的4.98万。

 

至于精英人士,印度移民更是大放异彩。

 

谷歌CEO桑达尔·皮查伊1972年出生于印度金奈,微软CEO萨提亚·纳德拉1967年出生在印度海德拉巴德的Nizams市,而且他们都是在印度大学念的本科。

 

当然,印度移民的后代也不赖。

 

特朗普虽然有着浓厚的种族主义色彩,但他在联邦政府却安排了8位印度裔执掌重要部门。

 

像美国第29任常驻联合国代表黑莉就是一个典型的印度裔。

 

黑莉与特朗普

 

 

 

 

 

02

印度穷人移民,富人也要移民 

 

 

 

 

 

 

 

但问题关键是,他们成就一番事业,为什么非要去外国?

 

印度实际上属于泛西方文化圈的一部分,在历史上先后被葡萄牙、荷兰、法国、英国等西方国家侵略和殖民。

 

特别是英国,在印度实行了长达近2个世纪的殖民统治,影响了印度整整几代人。

 

所以,印度人对这些来自西方的强者,是心向往之的。

 

 

但更深层次来说,印度人的移民,更像是一场逃离:

 

既然改变不了自己的国家,那就到别的国家试试运气。

 

一个影响极为深刻的就是种姓制度。

 

1947年印度独立后,种姓制度虽然被正式废除,但在实际社会运作上,其仍扮演相当重要的角色,高种姓和低种姓对立严重,阶级流动依旧困难。

 

在印度,低种姓不准踏进高种姓人家的大门、不准与高种姓一起吃饭、不准进入只属于高种姓的公共场所……甚至在大学校园里,教授对低种姓也会刻意忽略。

 

有一个段子,说印度其实只有一亿人口,因为剩下的都不是人,是贱民。就鲜明反映出了这种情况。

 

因此,许多学有所成,却无望改变自己社会地位的寒门子弟,都会选择出国,成就自己的事业。

 

谷歌CEO桑达尔就属于印度的低种姓阶层

 

不过诡异的就是,印度中产阶级和许多出生即人生赢家的高种姓群体,也会选择移民。

 

宁为凤尾,不为鸡头,成了支持他们移民的最大动力,何况这些移民在国外多多少少能成为凤头。

 

混乱的街道、高频率的犯罪、脆弱的基础建设、糟糕的环境、严重的腐败……一步步将他们对印度这个国家的热情和希望磨灭。

 

漂洋过海,去追寻更好的生活,成了自然而然的事。

 

而且,这些群体明显也更具有移民的经济条件。

 

微软CEO纳德拉出生于印度的一个资产家庭

 

 

 

 

 

03

被抛弃的印度

 

 

 

 

 

 

 

数量庞大的移民群体,漂流过海,分散于世界各地,给印度带来了种种影响。

 

往好的方面说,庞大移民人口,能够给母国带来巨额的外汇流入,即侨汇。

 

据世界银行数据,连续很多年,印度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侨汇汇入国。

 

比如,2019年印度侨汇收入是795亿美元(中国是674亿美元),相当于GDP的2.7%。

 

但实际上,印度失去的更多。

 

首先,体现在教育支出逆差上。2013年,印度与教育有关的流出额为16.32亿,流入额为4.09亿,两者相差3倍。

 

到2018年,这3个数字进一步扩大,其中流出额暴增至27.76亿,流入额缓增至4.79亿,两者差距扩大到近6倍。

 

 

如果说教育逆差只是单纯的数字损失,那么高级人才流失,则难以用数字衡量。

 

印度独立后,共有3人获得诺贝尔科学类奖项:1968年诺贝尔医学奖得主、1983年物理学奖得主、2009年化学奖得主,但他们都只是曾经的印度人,而获奖时的国籍却是美国。

 

本该属于印度独一份的荣光,却因人才移民被分去了一部分。

 

201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Abhijit Banerjee出生于印度,获奖时已是美国公民

 

而印度理工学院,这所汇聚着整个印度知识精英的高等学府,完全沦为了西方人的大学。

 

据印度人力资源部统计,印度理工学院每年的毕业生,有超过2/3远渡重洋去了美国,堪称印度“最昂贵的出口”“民族发展的致命伤”。

 

印度理工大学的杰出校友,基本上都是在海外实现了自己人生的成功。

 

印度理工学院杰出校友

 

据麻省理工学院一位教授调查,从印度抵达美国的移民,只有3%没有接受过大学教育。

 

在美国工作的印度人,75%拥有大学文凭,中国的这一比例为55%。

 

人才的流失,使印度失去了许多发展的机会和潜在的可能性。

 

基础教育的滞后和国家结构的固化,与高级人才的流失关系密切。如今,一个国家要想得到革命性地突破,往往靠的都是知识分子领头。

 

而印度有能力改变本国落后制度、建设国家的人,很多却跑到国外去了。

 

 

 

 

 

04

回不去的印度

 

 

 

 

 

 

 

印度政府很早就注意到了这个问题,一直在营造适合人才的土壤。

 

在经济总量上,印度已跃居全球第5。

 

在产业上,印度的IT服务、原子能、航天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根据一份对IT公司的调查,59%的受访者表示已将IT服务外包给印度,22%则计划外包。

 

 

但是,这一系列成就收效甚微。

 

就目前来说,印度的人才还在大规模地移民海外。

 

实质上,印度的这些努力都治标不治本,经济高速看似增长,背后却暗流涌动。

 

在印度4.7亿劳动人口中,仅有3500万人拥有稳定的工作,占比不到8%。

 

其余的劳动者,可以说处于一种无组织的经济体中,难以享受到国家的福利。

 

至于科研投入,也是印度的一大硬伤。2015年,印度的科研投入只占GDP的0.63%,同期中国占比则高达2.07%,几乎是印度的3.5倍。

 

人才需要科研经费,就如同鱼儿需要水源。一个小水池,是吸引不了大鱼的。

 

 

另外,印度的IT行业虽然很发达,但主要体现在软件外包方面,本质上就是替其他国家打工。

 

2019年公布的财富世界500强名单,印度只有7家企业上榜,排名最高的信实集团,只排到了106位。

 

在过去十几年里,印度的上榜企业一直徘徊在7-8家,而且多为国企和财阀,比如说印度石油公司、印度石油天然气公司、印度国家银行等,没有一家主营信息技术的公司。

 

 

而印度种姓制度也没有得到根本上的改变。

 

前几年,印度海德拉巴大学的一名博士生罗希特上吊自杀。在长达数页的遗书里,他这样感慨:

 

我的出生,本是一场致命的意外。

 

 

自杀的前几个月,罗希特因为和高种姓群体产生了一点小摩擦,被校方勒令停学、赶出宿舍。种姓隔阂与偏见,最终使罗希特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虽然印度政府一直竭力避免这种情况,但蛋糕是永远分不平均的,高种姓不会轻易放弃他们的“天赋特权”。

 

连印度总理莫迪的家乡古吉拉特邦,几年前也发生过一起暴动:高种姓人因不满政策向低种姓阶层倾斜,上街游行,打砸抢烧,并和前来戒严的军队发生冲突,造成多人死伤。

 

 

在种种困境之下,对那些学有所成的低种姓、中产阶层来说,逃离,似乎成为了最优选择。

 

而对那些富裕的高种姓来说,追寻更优越的生活,似乎也无可非议。

 

正像有印度网友说的:

 

其实,如果有机会,每个印度人都会出国去发展的。

 

 

而被自己精英抛弃的印度,就显得更加举步维艰了。

相关文章

热门专题

热门文章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热门排行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