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俄罗斯驻华大使馆在微博上的一条动态炸了锅。
俄罗斯驻华大使馆发文,庆祝符拉迪沃斯托克建立160周年,文中还特别强调了“符拉迪沃斯托克”意思为统治com/so/东方.html' target='_blank'>东方!这条微博瞬速引起了很多国人的不满和反对。
不满和反对是因为,符拉迪沃斯托克是1860年清政府被迫割让给当时的沙皇俄国的,当时属于中国领土,海参崴。也是在同年10月6日,八国联军攻入北京,火烧了圆明园。
对于中国人来说那是一段无比屈辱的历史,虽然已经过去百年,但圆明园的遗址依然还矗立在那里,我们怎么能忘,我们又怎么敢忘?
中国人、尤其是东北人传统上管符拉迪沃斯托克叫海参崴,在中国出版的地图上,这座城市的名字一直标注为“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俄方曾希望中方把海参崴这几个字拿掉,中方没有同意。
显然,俄罗斯大使馆的做法,不顾中国人民的情感,我们坚决反对以这种方式宣传,不管此举是有意还是无意,都伤害到了中国人民,这都是对中俄两国,和两国人民友好关系的破坏和不尊重。
现在,我们在中国的地图上依然可以看到,在符拉迪沃斯托克旁有海参崴的标识。2001年,中俄双方也签署了相关协议,承认符拉迪沃斯托克为俄罗斯领土。
我们不会去侵犯别国领土,我们尊重现实,但我们不会忘记历史,更不会遗忘我们曾经遭受的屈辱。新中国已经做过对历史的清算了,我们不会再让历史重演,但这次俄罗斯还在用着沙俄的那套把戏,把所谓的“统治东方”挂在嘴边,实在令人恶心!
不改变领土现状是国际社会维护和平的基石性原则。每一个国家的人民都热爱自己的国土,无论它在历史上是什么机缘、通过什么方式得来的。领土的旧账可以通过文学和历史记述,但是不能轻易拿到外交场合中摊开,否则它一定会演变成国家之间的对立乃至仇恨,而人为改变领土现状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意味着战争。
过去一百多年的历史中,中国太积贫积弱了,那就是一段国耻,受人欺负……
然而毕竟过去一百几十年了,无论是今天的中国人还是今天的俄罗斯人,都无法对那一段历史负责。今天的世界地图与一百几十年前的世界地图相比,很多地方已经变得让人认不出来了,如果把旧账一页一页地翻回去,那是整个人类社会的不可承受之重。
历史就是历史,我们不会忘记,但也不要记仇。今天,面向未来,我们国力强大了很多,与以往的时代无法相提并论,但我们珍惜和平,不会去开开疆拓土,那将是血雨腥风……
当然,我们绝对维护祖国领土与主权的完整、统一,这是任何人都不可能更改的。中国的960多万平方公里领土、30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海面积,既足够大,也一寸不是多余的。
今天,我们也并非生活在一个绝对和平的时代,边境问题时刻还在干扰我们的和平发展环境,印度在加勒万河谷挑事,TW,美国从来没有停止滋事,还有日本等。
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和势力——崇美公知、一旦有什么事情,他们就会立即跳出来,煽动舆情,煽动仇恨,他们甚至拿着放大镜寻找中国与邻国的不友好,极力把中国与某些邻国之间正常的利益、摩擦进行夸大,挑唆……巴不得开火,唯恐天下不乱
我们都必须有警惕的心理,坚决与国家站在一起,一旦出现这种揭历史伤疤,伤害我们爱国情感的苗头和迹象,要立马灭掉。我们不应该对现在或以后会出现的,类似这样的事情选择妥协。
俄使馆的微博,我们极力反对!
但我们更要看到中俄关系的大局,切不要被某些势力带偏了!中俄关系的大局是什么?
穿过历史烟云,今天中俄两国已经彼此成为最为重要的战略伙伴。
两国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使两国在复杂的国际局势中实现了背靠背的依托,它是两国各自全球外交的基石,对各自的国家利益有着不可取代的意义。美国最希望做的事情之一就是离间中俄关系,他们做梦都希望中俄两国突然反目成仇,那对华盛顿来说无异于从天上掉下来的世纪礼物。
无论俄罗斯社会还是中国社会,都有两国关系的战略清醒的!
7月4日,俄罗斯《观点报》网站发表了题为《俄罗斯在中美之间作出选择》的文章:
特朗普邀请俄回归西方阵营的目的显然只有一个,把它拉进遏制中国的体系。然而,俄罗斯拒绝参加G7扩大会议。俄罗斯外交部副部长谢尔盖·里亚布科夫:举行七国集团(G7)扩大会议的想法是有缺陷的,因为讨论当今世界的任何问题都少不了中国。显然,俄罗斯在中美之间作出了选择。
俄副外长还说,莫斯科未与华盛顿就“俄罗斯在G7扩大会议上可以接受的角色”进行任何讨论。他强调:“我们不止一次地解释过,G7是正在衰亡的机制。它与当代进程的关系越来越小。有其他更有前景、更包容、在各方面更有吸引力的机制。”
俄罗斯的官方表态非常明确,我们希望,俄罗斯的外交部能把俄驻华大使馆微博上的不当言论调查清楚,不要误导舆论,人为地制造两国矛盾。
写在最后:
旧中国是黑色的,而新中国是彩色的。任何人都不要停留在历史的之中,做一些没有实际意义争论,面向美好的明天,新中国会从历史中汲取经验和教训,跳出历史的枷锁,把它当成发奋的动力,唯有自立才能自强,实干兴邦,空谈误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