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悦军事网

军事知识网站

华悦军事网 > 军事新闻 > 九十三事述征程第十六集:从未打过仗的“红色华佗”开国中将

九十三事述征程第十六集:从未打过仗的“红色华佗”开国中将

时间:2020-10-16 21:27作者:来源:新浪军事手机阅读

  导语:为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3周年,新浪军事特展开“九十三事述征程”系列连载,以我军历史上的93个故事讲述人民军队93年的风雨历程。

  来源:学习时报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人民网

开国中将傅连暲

  在中国共产党将星云集的英雄群体中,有一位将军因特殊功绩而为人称道,他从未领兵打仗,却功勋卓著、声名显赫;他少年受洗入教,却倾心向党、成为坚定的无产阶级革命者;他呕心沥血、鞠躬尽瘁,为党、国家和人民军队的医疗卫生事业奉献一生。他就是被毛泽东称为“华佗”的开国中将傅连暲。

  悬壶济世 倾心向党

  傅连暲1894年9月出生于福建长汀农村,出身贫寒,年少时跟随父母信奉基督教。他以优异成绩从亚盛顿医科学校毕业后,被聘为长汀福音医院医生,五卅惨案后被推举为院长。1925年底,他与邓子恢邂逅,邓子恢送给他几份宣传共产主义思想的《岩声》报和刊物《新社会观》,对他的思想产生很大影响。从此,傅连暲开始倾心于革命。

  南昌起义爆发后,闽西中共党组织负责同志找到傅连暲,希望他能够做好接收起义军伤员的工作。傅连暲欣然接受了这个危险而艰巨的任务。起义军300余名伤病员到达汀州后,傅连暲把福音医院的全部药品拿出来,夜以继日地为他们治病疗伤,并动员妻子、女儿参与到医疗工作中。当时陈赓腿部中弹,伤势严重,有的医生建议给他截肢,傅连暲断然拒绝。经过精心治疗,陈赓的伤腿终于保了下来,两人也结下了深厚友谊。就是在这里,他为身负重伤的陈赓保住了腿,悉心照料高烧不退的徐特立,感受到了共产党员的乐观与坚守。徐特立病势渐缓后与傅连暲交谈起来,傅连暲从徐老这里知道了如火如荼的革命运动,他不禁感叹:“可惜我已过了而立之年,不然也要革命一番。”徐特立告诉他,干革命哪有岁数之分?我五十一岁才加入共产党,五十多岁正是做事业的时候啊!傅连暲深受触动和启发。回忆起这段往事,他说:“我在大革命以前,曾经觉得人生很苦恼……我把这些为革命流血的伤员医好了,也把自己的苦恼医好了”。这个曾相信上帝救人、治病救国的医生豁然开朗,心中燃起革命的火苗。我当医生治好了他们的病,可他们治好了我的心,一个真正中国人的心。”在傅连暲亲自治疗下,起义军伤病员陆续痊愈并回到革命队伍。这次革命活动,给了傅连暲极大的心灵震撼,为他日后投奔革命奠定了思想基础。

  随着与革命队伍的接触和了解,傅连暲的心与共产党更近了。他利用给国民党军官看病的便利,获得一些情报,及时传达给当地党组织,避免了重大损失;在毛泽东、朱德率红四军进占汀州时,他提前做好接收伤病员准备,并向朱德建议,为红四军全军种牛痘疫苗,制止天花蔓延,保护了革命队伍;他利用自己家被国民党军强占为“公馆”的机会,机智地获得一箱军用地图,还订阅了《申报》等报纸,想方设法转交给毛泽东。后来毛泽东曾当面对他说:“你送来的报纸和地图真是帮了大忙了,我要感谢你。”傅连暲虽然不是共产党员,但他利用自己的优势,为党做着大量有意义的工作。

  矢志不渝 忠诚于党

  1932年,福音医院创办了中央苏区第一所“中国工农红军看护学校”,傅连暲兼任校长,并亲自编写课本教程,带领学员临床实习,为革命军队培养了一批急需的医护骨干。毛泽东对傅连暲也有了更多了解,帮助他分析作为一个基督教徒能够参加革命的思想原因:“你能参加革命,和出身有关,你是受压迫阶级出身。”毛泽东的一席话,打消了傅连暲的顾虑和担心,使他更加坚定了投身革命的决心和信念:“我相信终有那么一天能站在党旗下,向党交出一颗心,把自己的一切甚至生命献给共产主义事业,成为一个无产阶级的先锋队员,一个共产党员。”

  傅连暲响应毛泽东的号召,为了革命将福音医院搬到瑞金,还把医院所有家产及药品捐献出来。1933年初,中共临时中央迁至瑞金,傅连璋毫不犹豫地将福音医院搬到了瑞金。他雇了150个挑夫,挑了半个月,把整个福音医院从汀州一直挑到瑞金叶坪杨岗,并更名为中央红色医院。他放弃了每月400元大洋的收入,把医院和药品全部捐出,并正式加入了红军。因为他深信,党和红军指示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解放的道路。《红色中华》报专门发表《红匾送给捐助巨产的傅院长》一文,表扬他是“苏区第一个模范”。傅连暲被任命为中央红色医院院长,他严谨细致的医德医术,赢得了很高的声誉。王稼祥、蔡树藩、伍中豪等将领都在他的精心施治下得到痊愈。1934年9月,毛泽东在于都得了恶性疟疾,病得非常重,经过红军医院院长傅连璋的精心治疗,直到病后第八天才能起床。毛泽东说:“我们现在也有华佗,傅医生就是华佗。”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组织上照顾傅连暲,想送他回汀州,但他坚决要求参加长征。长征中,傅连暲跟随大部队在条件极为艰苦的情况下,提出预防为主的方针,强调部队注意饮食卫生,防止蚊虫叮咬、不喝生水等措施,为部队卫生保健工作作出了贡献。漫漫长征路,瘦弱的傅连暲历尽艰险,却始终坚守自己的职责。每当大家扎营休息,他却忙着给大家看病,教大家防病方法。过草地时,他还举办了一个医疗培训班,白天行军,晚上上课。傅连暲为周恩来、朱德、刘伯承等治病,并采取土办法为部队官兵治疗伤寒病。红二、四方面军会师后,他组织了随军医疗培训班,为红军储备了医务人员。红军一路上条件恶劣,饱受疾病威胁,正是由于傅连暲的及时救治和精心保障,许多人的生命得以挽救,毛泽东亲切地称他“红色华佗”。有一次傅连璋掉进了深渊,他骑的马和行李都被河水冲走了,正在发愁,这时候毛泽东派警卫员把自己的被子送给了他,蔡畅大姐给他送来了自己的骡子,使傅连璋深受感动。

  红军到达陕北后,他参加了中央党训班学习,在毛泽东和陈云亲自安排下,被正式批准加入中国共产党,实现了自己的夙愿。长征开始的时候,毛泽东身体还没有痊愈。长征胜利到达陕北之后,曾经给毛泽东治过病的傅连璋又见到了分别一年之久的毛泽东。据傅回忆:“我坐在板凳上,两眼紧紧地盯着毛主席,见他精神很好,脸色黑黑的,我心里很高兴,问道:‘主席路上身体可好?’‘我很好。’毛主席笑着说。‘疟疾复发了没有?’我又问。‘没有,什么病也没有生过。’”

  傅连暲担任中央总卫生处处长兼中央医院院长后,面对陕甘宁边区极其落后的医疗卫生条件,他殚精竭虑,组建了层次合理的医疗卫生队伍,努力提升医院软硬件水平;他坚持五湖四海,广纳贤良,吸引许多国统区的医疗专家及外国专家投入到党和人民卫生事业中;在边区开展卫生防疫运动和群众卫生工作,努力改变边区民众落后的卫生观念和卫生习惯;他还负责中央领导同志的保健工作,形成了早期治疗、重视“治未病”、注重起居调节等保健工作的优良传统。他提议在延安成立保育院,专门接收革命后代,解决了许多人的后顾之忧。他忠诚于党、医者仁心,受到了自上而下的尊重和称赞。傅连暲50寿辰时,周恩来、任弼时、彭德怀等专门为他送去“治病救人、长命百岁”的贺词。周恩来称赞他是“有功之人”。

  践行使命 尽职为党

  入党之后,傅连暲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共产党员的使命担当,并为之奋斗一生。傅连暲早在解放战争时期就向毛泽东写信,要求捐献遗体,留作医学之用。为了党的长远发展,在党向东北地区派出大批干部时,他向毛泽东提出建议,选派卫生干部去东北,为解放大城市后城市卫生管理工作奠定了重要基础;傅连暲还提议召开全军第一次药材会议,集中解决卫生战线存在的各自为政、供给不均的问题,有力支援了战略反攻阶段的各个解放区;1949年9月,他参与主持了第一次全国卫生行政会议,确定了有深远意义的预防为主的卫生建设总方针。

  新中国成立后,傅连暲任中央人民政府卫生部副部长、中华医学会理事长等职务,参与筹备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第一届全国卫生工作会议,确定了“面向工农兵”“预防为主”“团结中西医”卫生工作三大原则,作出了医学教育等重大决议。面对旧中国就存在的传染病、流行病,他指导实施了鼠疫防治等重大工作。他从人民军队的卫生建设和医疗业务出发,领导制定下发一批法规性文件,编写大量军事医学读本,推动了军队军事医学知识普及和部队正规化现代化建设。

  他全面执行党的知识分子政策,贯彻“团结中西医,发展和实行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指导方针,开展学术交流,创办医学杂志刊物,亲自发表科普文章,展示了一名优秀的党的医疗卫生领导者的远见卓识和使命担当。他注重培养人才队伍,为党和军队培育了一大批优秀医务工作者。

  傅连暲用自己的赤胆忠心、高超医术、高尚医德诠释了一名忠诚的共产党员的崇高品质,书写了“红色华佗”的传奇人生。

点击进入专题: 解放军建军九十三周年

相关文章

热门专题

热门文章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热门排行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