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导弹部队的多个“首次”
“常规导弹第一旅”是解放军序列中首支常规导弹旅,成立20世纪九十年代初,自此开启了中国“核常兼备、双重威慑”的格局。2015年发布的国防白皮书中对第二炮兵(在此轮军队和国防改革后更名为火箭军)的描述是:第二炮兵按照精干有效、核常兼备的战略要求……完善核常兼备的力量体系,提高战略威慑与核反击和中远程精确打击能力。其中中远程精确打击能力就是指常规导弹部队。
《环球时报》记者注意到,在旅指挥大楼进门处写着“首战用我,用我必胜”8字标语。对此,施湘阳旅长说,常规导弹具有射程远、精度高、威力大、突防强的优势,是撕网断链、破击体系、夺取战场综合控制权的杀手锏,因此起着当先锋打头阵的作用。
作为首支常规导弹旅,该部队有一系列的荣誉——组建不到一年,就全面形成实弹发射能力;组建第二年全面形成作战能力;组建第三年,列入全军应急机动作战部队。组建以来,该旅武器装备经过多次换型和加装改制,曾创造装备换型列装3个月形成发射能力的记录,接收新型武器装备40天圆满完成发射任务。2011年7月,该旅千里机动挺进西北大漠,完成组建以来的第100发导弹发射,导弹准确命中目标,成为战略导弹部队历史上首个“百发百中旅”。
训练不等于打仗,怎么办?
作为一支从未经历过战争的部队,凭什么能做到“首战用我,用我必胜”?训练时的“会操作”是不是就一定意味着“能打仗”?平时“能打弹”是不是就意味着战时一定“能打赢”?
施湘阳在火箭军服役长达27年,先后担任两个导弹旅的旅长。他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后两个问题的答案都是否定的。施湘阳举例说,2014年该旅进行了发射单元连续发射的作战检验。这次检验是严格按照作战要求设置战场环境,发射时间没有事先定窗口,当时在高原环境,天气恶劣,风速很高。在第一发弹的发射中,该单元顺利完成任务,但第二发弹发射时,所用时间比设定作战流程超了26秒。但在平时训练中,却能提前两分钟完成发射任务。
施湘阳认为,训练和打仗是两个环境、两种状态,不能指望战时超水平发挥,“训练没有讨巧的方法,只能从严从难。”
要通过反复练习将几十个动作练成一种本能,形成肌肉记忆,在任何情况下不假思索地做到开关摸准按钮按准,这是施湘阳对部队官兵的要求。在模拟导弹发射现场,《环球时报》记者仔细观察发现,一辆导弹车上空“大雨倾盆”,操作手身穿厚重的防化服,另外两辆则遮盖了绿色的伪装网。施湘阳介绍说,战斗发射训练就是要在全战术背景下训练对导弹武器的操作使用。“在应对防护武器的条件下,操作员都是身穿防化服全防化操作,隔了一个防护面具,瞄准就非常困难,这都需要训练。”
在旁边的空地上有战士在做俯卧撑,有些在快速跑步。这是该旅自创的一种特殊训练方式。训练场上和实战环境最大的差异在于心理紧张会导致呼吸急促、心跳加快等现象。而通常做完50个俯卧撑后,也会出现心跳加快、甚至手会发抖的情况,但官兵必须做到口令动作炉火纯青,一个都不能错。
克服“战斗力冬眠期”
《环球时报》记者注意到的另一个细节是在该营区内行驶的车辆夜间是不开大灯的,都是微弱的防空灯。据介绍,这是该部队24小时强化作战要求的一个体现,要应对夜间作战的实战要求。2015年,该旅担负火箭军夜间训练试训先行任务,探索出夜暗条件下兵力展开、火力突击、隐蔽伪装、防卫战斗等一大批行动方法和组训方法。施湘阳说,现代战争的首战都是发生在夜间,世界强国都非常重视夜间作战训练。以前在夜间的训练就被叫做夜训,实际上只有在夜间的作战行动训练才能称为夜训。此外,该旅会实时通报卫星临空情况,让部队实时采取反侦察监视的措施,做好伪装和规避。
施湘阳认为,24小时强化作战要求能让战斗力保持新鲜度。不定时进行无预告的百公里战备拉动,拉动中设置不同路况,部署蓝军袭扰,进行全要素实战检验。
基于这些贴近实战化的训练,施湘阳对于《环球时报》记者关于“用我为什么能必胜”的提问给出了非常有信心的肯定答复。尽管该旅并未经历过战争,“但要紧盯对手,以作战方式训练,以训练方式作战,通过训练研究战争设计战争,掌握战争制胜之道”。施湘阳坚信,信息化战争要求联合制胜,常规导弹部队具备能打胜仗的能力,是融入联合作战体系的入场券;而联合作战强化的是精准协同,作为体系行动中的要素,战区赋予的任务要精准完成,各军种要密切配合,精准行动。
火箭军是技术密集型部队,技术和战术的高度融合,高技术武器装备与高素质人才缺一不可。美国兰德公司的报告曾宣称,中国导弹部队存在“战斗力冬眠期”。施湘阳解释说,这曾是人才培养体系中的一个现象。以前老兵退伍后人才无法及时补充,战斗力会出现周期性波动。现在,在军队和国防改革中,随着征兵时间的调整,兵员先补后退。同时,部队加大了士官比例,这种波动性已经得到很大改观。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