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悦军事网

军事知识网站

华悦军事网 > 军事新闻 > 央视曝光我军直20细节:可载13名士兵配涡轴10航发

央视曝光我军直20细节:可载13名士兵配涡轴10航发

时间:2019-06-09 09:46作者:来源:西陆网手机阅读

原标题:军情时间到丨打造“飞行陆军” 我军中型通用直升机“直-20”细节曝光

中国陆军航空兵部队想必大家并不陌生,它是以直升机为主要装备的陆军前沿性主战兵种。在陆军重大演习活动和各种灾害救援现场,经常能见到他们的身影,陆军第71集团军某陆航旅是陆军航空兵部队中最年轻的一支,组建仅一年多的时间。前不久,他们接收了自己的第一批直升机。这件事儿看似不大,却有着特殊的意义。这意味着我国陆军的航空兵旅已经基本全部到位,“飞行陆军”的建设将进入新的阶段。


此外,空中突击旅这种新的作战编成对于建设“飞行陆军”也具有特殊的意义。空中突击旅是通过整合步兵和直升机部队改组而成的,他们和普通陆航部队的区别在于:陆航旅是驾驶直升机完成的反坦克、空中侦查、火力支援和运输人员装备等作战任务,步兵和陆航分属不同的部队,作战时根据战场需要才临时组合到一起。而空中突击旅是直升机搭载步兵进行立体作战,在武装直升机和地面火炮的支援下,进攻敌方的关键节点。空中突击旅的编成里既有步兵营,又有直升机营。

空中突击旅的组建就像“为钢刀插上了猎鹰的翅膀”。那么“钢刀”和“猎鹰”到底是如何融为一体,成为一柄“飞刀”的呢?


侦查无人机腾空而起,一场空中突击部队的要点夺控演练正式打响。武装、运输等数十架直升机组成机群梯次起飞,依托地形隐蔽突防,在联合火力的掩护下抵达任务区域。空中火力分队的武直-19,集中火力攻击敌方阵地,掩护搭载先遣突击队员的直升机快速突入。


军事专家尹卓:武直-19既是一个侦查直升机,又是一个可以马上采取行动的轻型武装直升机。所以它在重装武装到来之前,进行侦查任务,如果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立即进行武力打击。


先遣突击队中,由女突击队员组成的狙击小组率先着陆,她们迅速占领制高点,利用重型狙击枪对目标左翼暗堡实施精确打击。火力掩护组使用单兵火箭和榴弹发射器摧毁敌暗堡工事,杀伤敌有生力量。同时,先遣队员还根据战场情况召唤空中待战的武装直升机打击敌方装甲目标。地面战场得到控制后,空中突击队员们采用索降等方式迅速着陆。他们分成左右两翼突击,搭乘全地形车迅速抢占有利地形,展开围歼清剿,成功完成要点夺控任务。

这次演练中,直升机和步兵表现出了很高的默契程度,这是通过长时间的融合训练才能形成的。在融合训练之初,双方在很多问题上想法都不相同,比如着陆点的选择。


第83集团军空中突击旅运输直升机一营营长宋志彭:地面分队的步兵战士考虑到地理环境怎么样,我在哪里落能够最大限度的保存自己,直升机想的是把你放在一个位置能少跑两步路,这都是起初不太了解的地方。后面通过不断的融合,相互体验,力争把差异化去掉,达到更加默契。

初夏时节,太行山下,营长宋志彭所在的空中突击旅,也进行了多场立体夺控演练。演练中,运输直升机机降突击队员时,采用了另一种机降方式——小速度掠地机降。


第83集团军空中突击旅运输直升机一营营长宋志彭:小速度掠地机降就是直升机离地30-50公分小速度的往前飞,在前飞过程中步兵不断从舱门跳下,通过这种方式地面步兵可以很快的进行部署,更有利于(直升机)脱离战场环境,让直升机达到一个更好的战场生存能力。

在最后夺控塔台的战斗中,指挥员采用了正面、背面和空中三路合击的战术。先遣队率先对塔台前侧实施烟雾封锁。突击步兵连从右翼迂回至敌方后侧,迅速翻越围墙突入。运输直升机上的战士用机枪射击,压制塔台上的残余火力,另一架直升机上的突击队员趁机强行索降至塔台顶部。


突击步兵和直升机的人机合一是空中突击旅的一大优势,此外直升机之间的协同作战也尤为重要。那么,不同种类的直升机又是怎样配合的呢?我们回到去年7月庆祝建军90周年沙场阅兵的现场,一支空中突击梯队以战斗队形气势磅礴地向我们飞来,这就是首次进入人民军队战斗序列的空中突击旅。


这支空中突击梯队的战斗队形,总共36架直升机,根据作战任务分为侦察警戒分队、火力突击分队、机降分队和护航分队。

率先进入作战区域的是侦察警戒分队,它由两架武直-10组成。随后而来的是火力突击分队:8架武直-10编成1个四机左作战群和1个四机横队,模拟火力开辟机降场,确保突击步兵能够安全机降到预定地域。火力突击分队后面是机降分队,18架直-8B运输直升机编成6个三机楔形队,载着数百名突击步兵,到达机降地域。在他们周围,是8架武装直升机组成的护航分队,编成4个双机队形,掩护突击步兵快速实施机降。


两个连的突击队员从直-8B机舱一跃而出,几乎在眨眼之间就形成了战术队形,向预定地域集结。通过这次阅兵,空中突击旅向大众展示了它快速机动、精确打击的优势。作为生了翅膀的陆军先锋队,它将在未来战争中承担着重要的使命。

对于陆航部队来说,空中突击旅的协同作战是一个新课题,而面对老课题陆航官兵们也不能有丝毫松懈,那就是极端天气、特殊地域以及各种有可能出现的空中特情。


包头某军用机场,陆军第78集团军某陆航旅正在进行一场直升机突发特情处置演练。


尾浆失效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直升机特情,除了机械故障,特定的风速和风向也会造成尾浆失效。这种特情下,直升机会偏航或失去方向控制。

在编队飞行中出现这种特情要求飞行员具有更好的处置能力。长机机组立即进行针对性处置,保持直升机姿态,调整速度、高度,采用滑跑降落的方式平稳着陆。

训练中,另一架直-9直升机接到的是空中失火特情迫降的指令。接到指令后,机组立即按照失火程序处置,进行滑跑着陆。地面场站各保障分队展开行动,两分钟不到消防、机务、医疗等保障要素全部到位。人为模拟的特情演练,是为了应对千变万化的自然环境和战场情况。真实的特殊天气更是陆航部队练兵的绝佳时机。


今年一月,新疆天山大雪纷飞,最低气温达到了零下30度。数十架直升机混编机群梯次升空,奔赴预定空域展开多机型协同训练。由于能见度低,飞行员只能根据机载仪表设备操控直升机,完成超低空远程机动、隐蔽掠地飞行、快速搜索营救等高难度飞行课目。


军事专家尹卓:直升机桨叶容易发生结冰,另外进气道的地方也容易结冰,这些结冰现象对于直升机的安全是有直接重要的影响,要有一定的除冰装置,进行应急的除冰。

西藏地区除了天气多变,还有高海拔带来的各种问题。驻扎在这里的陆航部队从海拔3600多米的机场起飞,展开一天的训练。由于高原气象条件复杂多变、空气密度低、含氧量少,在飞行中偶发故障的机率也比在平原地区飞行高。


西藏军区陆航某旅保障部部长徐成伟:受沙尘天气多、气压低和昼夜温差(大)的影响,直升机各部附件磨损加快,容易出现滑油渗漏和磨损超标现象。刚才,在飞行中,一架直升机就是因为主减磨损导致大量金屑线报警,在起飞不到20分钟后立即返航。

直升机一旦出现故障,最忙碌的就是机务人员。直升机刚一停稳,保障人员立刻展开故障排查、检修,半个小时后,直升机再次升空加入到训练中。

我国陆航部队在高原使用的主要是米-17系列直升机,这种直升机虽然有价格便宜,简单易操作等很多优点。但它的装备数量和性能都不能完全满足陆航部队的需要。我国陆航和航空工业还是努着劲儿想要研制出一款我们自己的中型通用直升机。


近年来随着相关照片的曝光这个项目的进展越来越受到关注,媒体纷纷猜测它即将正式和公众见面,心急的军迷甚至连名字都给它起好了,直-20。我们就先称它为直-20。它采用的是并列式座舱布局,身材扁平,机身使用大量复合材料,重量更轻,但却更加坚固。它可以搭配武装直升机执行“蛙跳”式作战,或者外挂轻型火炮、车辆等,为部队提供作战支援,也可以向陆路运输不便的地区提供空中补给支持。


根据大小和载重我们可以推测,直-20大约能搭载13名全副武装的士兵,舱门采用侧舱门设计,使步兵在作战时能更加快速地离开机舱,比从尾部舱门进出快了三倍。

直-20会用哪款发动机是很多人最关心的一个问题。目前主流观点认为会是在2016年珠海航展公开展示过的国产涡轴-10发动机,它的功率可以达到1600千瓦,为直-20的高原使用和外挂能力提供保障。


直-20的主旋翼有5片桨叶,相比于四叶桨可以提供更大的升力,仔细看每个桨叶上还有一道细细的黑边,据推测这应该是主旋翼电热除冰带,保证直升机在高原高寒地区能正常使用。


我们再把它转过来看一下,您可能已经发现了,它的尾桨不是完全竖直的,而是微微有一些倾斜,这样的尾桨在平衡机身扭矩的同时还能产生垂直方向的分力,使机尾抬起,机身前倾,获得前进动力,降低主旋翼的负荷。


据军事专家介绍,这款新的中型直升机将会成为一个很好的平台,发展出满足不同作战需求的多种型号。我们不妨来畅想一下直-20未来会怎么发展。比如它可以加装受油管和舱门机枪,变为特种作战型。也可以加装短翼,在短翼下方悬挂反坦克导弹、火箭弹发射巢等武器,作为武力突击型直升机。还可以加装救援绞车,升降担架、人员和其他搜救设备,作为搜救直升机使用。


除了陆地、高原,近海上空也是陆航部队的任务区域。我们知道海军航空兵也有直升机,那为什么还需要陆航直升机到海上执行任务呢?他们在海上又会遇到哪些情况呢?


  天空中这些的云朵,在直升机飞行员的眼中,并不寻常。


陆军第74集团军某陆航旅王宝飞行员:有一些那种积雨云,它里面有可能在下着大雨,可能会有飓风,风特别大会把你的飞机给撕裂。

对于大片很厚的云朵,直升机飞行员一般会采用绕飞的方式。但天气变幻莫测,即使是有经验的飞行员,也难免遇上特殊情况。当时,第74集团军某陆航旅的飞行员们正在进行编队飞行训练,前一秒还是晴空万里,后一秒天空中就出现了多个云团。


陆军第74集团军某陆航旅冯锰飞行员:下面600米有一层云,上面1000米还有一层云,就中间(天气)是好的。

飞行编队被夹在了上下两个云团之间,但随着两个云团的逐渐靠拢,他们最终只能被迫入云飞行。


陆军第74集团军某陆航旅王宝飞行员:我看不到他们,他们也看不到我,他们会不会撞到我,然后底下的障碍物,这个云底高到底有多高。

更为危急的是,前方就是一座900多米高的山峰,编队必须在这个区域转弯。然而编队的各架直升机彼此都看不见对方,转向操作更加危险。


陆军第74集团军某陆航旅冯锰飞行员:就看到旋翼在脚下面转,然后就赶快拉高度,两架飞机就赶快错开。

飞行员冯锰拉升高度,避开了下面的直升机。他发现了一个很小的云缝,于是迅速降低高度,从云缝中钻了出去。跟随在冯锰后面的两架直升机也快速出云,飞行编队最终安全着陆。

在海上执行任务,陆航直升机必须进行大量针对性的训练。那么,为什么需要陆军航空兵到海上执行任务呢?


军事专家尹卓:我们未来海上方向的作战是一个联合作战的态势。我们必须海军、陆军、空军、火箭军,大家共同协同(作战),我们才能完成这样的一个作战任务。我们对大型岛屿的登陆,力争是用快速立体投送的方式上岛。这种快速立体登陆就是陆航,这就需要陆航熟悉海上航行的特点,所以海洋飞行是必不可少的科目训练。

陆航部队的作用不只在陆地之上,也不限于国门之内。在遥远的非洲也有中国陆军航空兵的身影。


2017年5月,中国维和直升机分队正式成立,他们是由陆军第81集团军某陆航旅组建的,共140人,配备4架米-171中型多用途直升机,主要执行空中巡逻、人员输送、物资运输等支援任务。2017年6月11日抵达苏丹后,经过调试和试飞,中国维和直升机分队在10月17日全面通过了联合国的核查,开始遂行任务。


达尔富尔任务区内共有33个任务点,面积25万平方公里,中国维和直升机分队的飞行员们需要驾机穿梭于其中13个主要任务点。其中只有少数几个是永备机场,大多则是边长仅25米的正方形简易停机块,有的甚至是没有任何防护设施的临时起降点。


从今年的2月8日开始,苏丹达尔富尔维和任务区开始进行大幅调整,中国维和直升机分队需要负责三支维和部队的轮换运送任务。超高温和沙尘暴等恶劣天气经常出现,当地人员的航路空管能力和地面引导技术又相对薄弱。在这种情况下,中国飞行员们还要准确应对航线繁忙和起降频繁等突出问题。经过近150小时的飞行,中国维和直升机分队运送物资近40吨、人员近800名,在3月4日圆满完成了塞内加尔维和步兵营的轮换运送任务。之后,中国维和直升机分队马不停蹄的继续忙碌,又在3月24日和4月15日分别完成了卢旺达维和步兵营和巴基斯坦维和工兵分队的轮换运送任务。

越是艰巨的任务,越能展现陆航官兵们的精神风貌。随着新装备的入列,新战法训法的实施,陆军航空兵部队将会加速全面推进,由辅助支援型向主战突击型的转变,向着全疆域到达、全时空突击和全方位打击的作战目标稳步迈进。

相关文章

热门专题

热门文章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热门排行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