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索罗斯又来了。
首先来看一条这两天炒作的比较多的新闻:
索罗斯称中国金融危机只能被推迟一到两年
1、让很多事情,变得不一样
首先,应该说,中国经济现在有问题。
不过,这不稀奇,全世界经济都有问题。
而如果硬要矮子中挑高个的话,中国还真不算最差的。
论年GDP绝对增幅,中国是美国的大概2.5倍,欧元区的5倍,日本的无穷大倍。
论GDP相对增幅,中国是美国的3.5倍,欧元区的6倍,日本的无穷大倍。
不管是按照索罗斯的反身理论,还是量子力学,都难以得出中国会比其他国家先倒下的结论。
中国现在最迫切的一个问题,可能就是房价与收入比过高。
一线城市比肩美国,但是人均收入只有美国的1/8左右,高房价抑制消费与其他私营投资,不过如果就此压住房价的涨幅,比如整体上,一年不到3%,那么,后期能适应竞争的企业投资,应该可以重新活跃起来。现在来看,管理层在做这一块。
房价对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目前来看,仍在可控范围内。
2015年,世界贸易额负增长的情况下,中国的份额却在增长,这说明,中国产业的整体竞争力在当前的房价下,还可以扛一扛,但也确实到了临界点,必须压制了。
一个14亿人口规模的经济体,在初步工业化之后转型升级,这是以前没有过的。依照过去其他国家的经验,对中国经济未来前途的各种解读,恐怕都似是而非。
从市场与人口角度而言,中国经济的弹性空间,起码相当于半个发达世界,也就是美国与欧元区加起来,也就是大约6亿人口。
这样的人口规模,让很多事情,变得不一样。
比如说,全球的10大互联网公司,基本是美国与中国对半分。美国的互联网用户是全球的,但它的有效用户数,基本与中国互联网用户差不多,甚至还不如中国。这点,从移动支付上看,比较明显。一个支付宝的年交易额,是paypal的数倍,何况还有微信支付。
而中国的移动支付领先世界,它给中国服务业所带来的效率提升,会渗透到其他行业里面去,这种效率的提升,会对高房价所带来的企业成本压力,有不小的冲销作用。
2、简单对比得出结论,是粗暴的
具体看索罗斯的逻辑。首先是,中国GDP增长率对应新增贷款的下降,这是事实。但具体来看又不一样,现在中国GDP的基数比以前大很多,GDP增长率降低了,但量却没有多少萎缩。
至于今天的中国与2008年的美国,也没有太多的相似之处。2008年美国房价的崩溃,所带来的次贷危机,根源在于美国的房价,并不仅是房价那么简单。当时,美国的房地产贷款,还是构筑ABS,CDO,CDS金融衍生品的核心资产,美国房价后面的金融衍生品,当时高达百万亿美元。
所以,房价的下跌,引起了后面的连锁反应,才给了美国经济以沉重的打击。相比之下,中国房地产贷款的证券化,还刚刚起步,更不要说建立在房地产贷款证券化基础上的CDS了。所以,中国经济与美国经济没有可比性。简单对比得出结论,是粗暴的。
作为一个资本市场的老手,在考虑投资时,一定是要将这些考虑进去的。索罗斯也许并非不懂这些,他可能是有意忽略。
忽略的理由,就是它押注做空中国。
索罗斯此前曾经公开宣称,手里有做空亚洲货币的头寸。
目前来看,这些头寸估计是亏损了。
索罗斯在亚洲曾经两次失手,而对手都是中国。一是97年的香港,当时,索罗斯在泰国、印尼都是暴赚的,后来移师香港,结果,在大陆的支持下,索罗斯赔进去了不少。这一次,索罗斯再次出手,做空人民币与港币。从目前人民币与港币都回到了半年前的位置来看,索罗斯再次亏损也是大概率。
所以,他唱空中国,是很自然的。
3、中国危机,还是美国大限?
这一次,索罗斯提出了2年这个时间点,还是一个比较有意思的事情。
索罗斯是在亚洲协会举办的对话会上这样表态的,亚洲协会是洛克菲勒基金会创办的,这个协会实际上扮演的是替代美国政府来影响亚洲走向的,所以,索罗斯这番言论,既反映了索罗斯的押注所在,也反应了华尔街资本的需求。
笔者以为,2年时间,不是中国消化危机的时间,而可能是当前美国高高在上的股票市场,需要消化筹码的时间跨度。
目前,美国三大股指都维持在高位。
从历史来看,美国三大股指在这个高位的成交量,是近几十年来最低的,这是很诡异的现象。它至少说明了一点,华尔街资本,还没有找到足够的接盘资金。
因此,需要时间来寻找接盘侠,尤其是外部接盘侠。而随着美国经济虚假复苏的真相,不断暴露,留给华尔街的时间,真的不多了。
政经纵横谈在往期的评论中,也曾经多次指出,美股能维持高位的时间,难以长久,如果一两年内,再找不到接盘侠的话,那么美联储在沙盘推演中的美股将腰斩的大暴跌,恐怕就真的要来临了。
所以,索罗斯的这个一两年时间,恐怕不是中国经济的危机时刻,而可能是美国经济大限的尖峰时刻!
得赶紧找接盘侠!
4、自我实现的预言
而外部接盘侠当中,美国人很自然就能想到,拥有最大外汇储备的中国。
在往期的政经纵横谈中,笔者曾经多次谈到,人民币当前搞的是咬住美元的战略,只要人民币咬住美元,通过美元贬值的方式,来实现人民币的贬值,那就是成功!因为这种方式的人民币贬值,不会导致国内资金逃往美国。
实际也是如此,过去两个月来,人民币国际指数是一路下行的,也就是说对欧元与日元是贬值的,但是兑美元则保持了稳定。而就是这个稳定,则让国内资本外流大幅度减弱。
这点比较有意思,也说明国内资金,其实国际操作经验并不多,其实,真要套利的话,完全可以换欧元日元的。
朝三暮四与朝四暮三,其实是一样的,不过,给人的心理效应却不同。
人民币对美元一旦稳定,国内资金外逃的意愿就弱化了。这是当前人民币对美元稳定的意义所在。这也是华尔街最不愿意看到的情形。索罗斯这次,专门跑到亚洲协会,然后通过美国之音广播的记者,释放做空中国经济的信号,还是那个老手法,就是试图引起中国国内的恐慌效应,从而最低成本,最大效益地达到自己的目标。
善战者攻于九天之上。
索罗斯深谙此道,纵观索罗斯过去的所有做空战绩,都基本是这样一个套路的。第一步都是通过美英西方有影响力的媒体,高举高打,舆论引导引发做空对象国的羊群效应,在关键的筹码关口,则直接下场不惜成本的攻击,然后再舆论引导,直至对手崩溃。
这就是所谓“自我实现的预言!”
索罗斯极好地体现了美国这个金融帝国机制下,其国际资本的操盘水平,其实是非常值得中国人学习的。但若我们只有膜拜之心,那恐怕不久,就真的索罗斯的刀下鱼肉,成了另外一个自我实现的预言了。
战书已下!中美南海“5月决战”内幕惊人
最近,围绕南海仲裁案这一焦点,中美之间进行了一场看似平静、间接、松散,实则激烈、直接、紧凑的明争暗斗。这场争斗,规模不小——全球相关国家或多或少被卷入,且隐隐呈现双方列阵站队之势;
时间跨度不短——已经过长期酝酿、铺垫,开始进入“决战”阶段;性质重大——事关中西方历史性和解及未来国际新秩序。我们完全可以认为,这是一场不折不扣的“战争”——“文明之战”、“规则之战”——也许,
我们将其视为中美之间全球主导权交接之前的一场“预演”,更为恰当。也正因其“演习”性质,所以,其后续规模可操控、性质可转化、结局可修正。
中国054级驱逐舰
一,南海仲裁案之本质及溯源
在此前的系列评论中,本律师已对南海仲裁案的本质及其历史,多有陈述。现回顾温习下:
中国054级驱逐舰
1,有关该案本质之论点:
1)南海仲裁案,表面看是中国与菲律宾之间的岛屿领海之争,实则是中美对世界秩序、规则制定的主导权之争——中国是继续屈服于美英帝国体系及整个西方的现行规则(包括各类国际机构及其议事规则)之下,还是“另起炉灶”。
2)所以,南海只是一个载体、一个介入点。南海仲裁案的本质意义,远远溢出南海范畴本身。如果中国参与、认可美国主导之下的南海仲裁,那么,以此作为“判例”,以后中外各种争端(无论其是否涉及核心利益),
都可能会被纳入这一运作模式,从而剥夺、侵害中国权益,并从根本上使得中国的国家崛起与民族复兴伟业,在国际博弈层面的历史性意义,归结为零。
中国052c级驱逐舰
(那种认为中国应主动从“程序”上“参与”南海仲裁,这既能争取美帝西方的认同,又可保持不“接受”仲裁的“实体”裁决之结果,从而取得主动,既避免中国在国际上陷于“孤立”,又能确保中国实际利益不受损害的论调,是典型的就事论事、就法论法、鼠目寸光、“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不值一哂)
2,南海仲裁案之简单追溯
美国航母舰队
——2013年3月,该仲裁庭正式成立——“日籍庭长”指定仲裁员(波兰法官代表中国及德国法官担任仲裁员)。为何要让日本人德国人作为“审判者”呢?
就是正如本律师一贯指出的:中国、日本和德国,是颠覆现行美英帝国主导的国际体制的三大主要力量,而美国不遗余力始终如一地离间中国与日本和德国的关系。(另注:该庭长后莫名改由加纳籍法官担任)
——2013年7月,撺掇菲律宾正式提交仲裁申请;
——2014年12月,中国发布有关南海问题“立场文件”(该“文件”由中国“通过外交途径送达常设仲裁法院书记官处”,在美国国务院网站上刊登,并被仲裁庭以“中国通信”名义,视为中方对菲律宾诉讼请求超出仲裁庭管辖权的“有效抗辩”。呵呵);
——2015年7月,该法庭“结束管辖权审理”,从“程序”上认定该法庭对南海争议“有管辖权”;
越南海军
——2015年9月,海牙常设仲裁法院秘书长斯布勒斯,9月8日接受凤凰视频独家专访,强调虽然中国秉承“不参与,不接受”的立场,但法院仍然会“考虑和尊重中方的利益”。。。以此为即将进入实质性仲裁预作铺垫,并引诱中国。
——2015年10月29日,仲裁庭终于做出具有“实体”意义上的裁决——但这份裁决,因其只是再一次裁定“仲裁庭有权管辖”,而依然只有“程序”上的意义,其“实体”裁定内容,再一次被推迟——“结果可望在2016年出炉”。
军舰舰首
二,美国下达“战书”——“约战”于“五月”
从上面的追踪溯源可以看出:对此仲裁案,美国准备充分,“提前量”很长,利用程序问题(仲裁庭组成、人员构成及变化、管辖权等等),隔三岔五曝光此一案件,来酝酿、炒作,一步步增强此一案件在中美博弈中的“权重”。
即使在去年10月底做出裁决后,仲裁庭依然将最终仲裁“结果”藏而不露,且将揭晓这一“结果”的日期,模糊设置——又是“结果可望在2016年出炉”,又是“菲律宾外交部稍早前则预测
最终仲裁结果在明年第一季或是上半年即可出炉”。。。美国不确定公布裁决结果的日期,正是为了视中美博弈情势而定,最大限度掌控主动权,最大限度榨取博弈利益。
但不能永远“模糊”。终于,今年2月19日——
新闻:“南海仲裁5月出炉美吁遵守结果”——“设在荷兰海牙的常设国际仲裁法院将在今年5月之前,宣布菲律宾提出对中国大陆的南海岛礁争议裁决,美国及欧盟官员昨在华府参加一场研讨会时都呼吁,有关国家必须尊重仲裁结果。
舰炮开火
美国国防部负责南亚、东南亚事务的副助理部长希尔莱特昨表示,美国、欧盟、澳洲、日本和韩国等必须炮口一致,共同呼吁遵守裁决结果,并声明,一旦中国大陆在仲裁案中失利并不遵守裁决时,可能要付出代价。。。”
5月,就这样被美国暂定为围绕本次仲裁之中美“决战”期。当然,依然有模糊空间——只是从“年”(2016年)确定到了“月”(5月)。
如此,我们就能理解:为何中国在5月份之前的当前一段时期(尤其是在4月底),如此频繁动用国际资源,为南海发声了。
中国海军开放日民众上舰参观
三,为此“决战”,中美双方系列战术战略动作
一)美国
为达目的,美国采取了三类做法:
1,在外围的配合、策应及牵制之行动。包括:
1)4月22日,“澳交通部长:多项证据证实莫桑比克飞机残片确属MH370”。。。跟踪本律师评论的网友知道:在重要时间节点,美国就会适时抛出“发现”、“估计”、“检测”残骸等等新闻,以刺激、要挟中国。
而这一次,终于不得不予以“证实”!这张“牌”,被美帝几乎打到了桌面上。(当然它还没有完全“撒手”)
中国海军舰艇
2)4月22日,“美国会首将‘不正式承认中国对台湾主权’列入法案”。。。同样,在台湾问题上,其他的小打小闹已无济于事,美国也开始有意无意地触及“主权”这一“天花板”。
从以上两例,我们也可看出:美国对本次南海仲裁之“决战”,是何等重视。这是南海仲裁案的本质所决定的。
2,直接在南海炫耀武力。包括:
美菲防长登上美航母
1)在临期突然取消对华访问后,卡特于4月15日登上航母,巡航南海;
2)4月23日,“美军6架战机飞越中国黄岩岛上空”。。。
从上述两例可见:在南海方向的军事威慑方面,美国也几乎走到了极致,穷尽了手段。
在此,依然要强调本律师一贯观点:美国刻意制造南海军事紧张,只是“佯攻”。这里不存在爆发大规模中美战争的任何可能。
美国此时强化南海军事威慑,在战略上仅仅起配合、辅助和策应作用。它意在向中国施压:如果不接受南海仲裁的政治解决方案,那么,美国西方可能动用军事手段。(当然,它这是彻头彻尾的讹诈,因为它已根本不具有军事解决的能力,也几乎没有了这个意愿)
除了上述外围威胁及直接讹诈之外,美国本次行动的重点和主线,则是——
南海岛屿
3,纠集国际力量,试图“围殴”中国。这方面的动作,有的公开、直接,有的则稍显隐蔽、分散。包括:
1)2月19日,“南海仲裁5月出炉美吁遵守结果”——“。。。美国国防部负责南亚、东南亚事务的副助理部长希尔莱特昨表示,美国、欧盟、澳洲、日本和韩国等必须炮口一致,共同呼吁遵守裁决结果”
对中国的“战书”既已下达,美国以“炮口一致”,故意使它发出的这个“集结号”充满火药味,以示严肃,希望强化“整队”效果,约束盟友。
中国海军舰艇
(2)4月20日,“英国外交国务大臣称支持南海仲裁案”——“4月18日,英国外交国务大臣斯瓦尔在华盛顿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发表讲话称,南海紧张是由中国的强硬行动所造成,海牙仲裁庭就南海仲裁案的裁决对中菲双方均有约束力,英国将与美国一道支持仲裁判决。。。”
“决战”来临,英国依然打头阵。约翰第一个与山姆肩并肩站在一起(这就是英美一家,本律师称之为“美英帝国体系”之缘由)。
当然,英国也是唯一一个明确表态的支持者。其他国家——尤其是关键性的日德两国,保持沉默。(在此,大家回顾下:去年10月底那次带有“实体”性质的仲裁结果出来后,在中国外交部记者会上,曾有如此提问——“2015年10.31日德国总理默克尔表示,南海争端应提交国际仲裁解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