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中国的工厂太魔幻:未来每2分钟下线一辆汽车!“科幻大片”即视感!
世界,正处在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交汇点上。
信息化、工业化不断融合,以机器人技术为代表的智能装备产业蓬勃兴起。
2017年,中国继续成为全球第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销量突破12万台,约占全球总产量的三分之一。
与此同时,中国连续第九年成为全球高端数控机床第一消费大国,全球50%的数控机床装在了中国的生产线上。
这一年,中国的人工智能企业总数接近600家,跃升世界第二;
中国的3D增材制造产业规模达80亿元,产品体系日渐完善,装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让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在这个国家科技创新优先重点发展的领域,中国企业,正努力制造出全新的装备。
小编在这为您梳理中国智造“英雄谱”,相信你看完一定会被它们惊艳↓↓↓
重器:智能制造核心-数字化仿真智能工厂
面积:73万平方米
最牛技术:数字化仿真技术
生产:中国第一家能同时生产常规动力、混合动力、纯电动以及更先进车型的智能工厂。
最牛实力:这间数字化仿真工厂,冲压环节的零件加工合格率达到100%,焊装环节的焊点定位合格率达到99.8%,总装环节的装配合格率更是达到100%。工程师们通过在仿真系统中的模拟演练,可以减少人为失误风险,大幅节约制造成本,缩短研发周期。
重器地位:这是中国第一套全流程汽车仿真生产系统。如今,仿真工厂验收成功,智能工厂投入生产!未来这里每两分钟将有一辆高端家用汽车下线,更多的中国消费者将在价格不变的情况下,享受到性能比肩国外高端品牌的国产汽车。
重器:传统产业智能制造先锋—起重机转台智能生产线
长度:100m
对接精度:0.01度
年运行里程:1933公里
最牛实力:日产40台起重机转台,产量世界第一;1人监管10台机器,传统制造业智能、高效生产典范;
重器地位:全球起重机行业首条大型结构件智能化生产线,覆盖20余种产品,是多品种、小批量、离散型的传统工业探索智能制造的里程碑。
智能制造时代来临,中国正在涌现一个又一个“智造先锋”,涵盖石化、钢铁、航空、汽车等82个行业。两年来,平均生产效率提高30%,能源利用率提升10%。
重器:魔幻工厂——智能个性化定制系统
速度:2-3秒钟完成服装个性化打版
产量:每天完成4000件套个性化服装生产,生产效率是过去的100倍。
最牛实力:通过存储的百万万亿个性化定制数据的组合,实现服装的个性化定制。同时,形成可跨行业复制的传统企业转型升级解决方案。
重器地位:全球唯一的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系统,打破了工业化和个性化的生产悖论,为中国的新旧动能转换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了可落地的实践案例。
重器:智能工厂的钥匙----智能数据采集器
体型:160*130毫米
误码率:0.1‰以下
最牛实力:解决了不同数控机床、机器人等机器设备数据采集需要不同的通讯协议的难题,为智能制造开启了底层数据采集的大门。
重器地位:世界上数据采集覆盖率最广泛的采集器,能够对一百多种不同品牌的数控机床、机器人等机器设备进行数据采集,第一次从根本上解决了智能工厂改造过程中数据采集的难题。这是全球第一次实现跨越国界、跨越品牌的数控机床、机器人等机器设备之间的数据采集的互联互通。
重器:真空机器人
环境:真空环境
功用:制造芯片
最牛实力:可以水平移动20公斤的半导体材料,偏移量不超过1.5毫米。
重器地位:全世界只有中国和美国、日本等极少数发达国家掌握真空机器人的制造技术。全球工业机器人需求正在增加,高端机器人制造是未来的竞争高地。《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鼓励机器人产业向高端化发展,打造机器人配套产业集群。
重器:数控机床的智慧“大脑”—HNC-8高性能数控系统
分辨率:1纳米
最大通道数:10个
最大轴数:127个
最牛实力:指标全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利用独创的“色谱图”提高加工精度,利用机床内部电控大数据构成的机床“心电图”,实现机床智能化功能。加工效率高出国外系统20%。采用国产装备、国产系统、国产工业软件建成智能制造示范工厂,成为自主创新的典范。
重器地位:高性能数控系统是数控机床“最强大脑”,5轴联动等核心功能更是买不到的战略核心技术,突破了西方在技术和市场上的双重垄断,助力中国制造2025,用中国智脑,装备中国智造。
重器:铸造心脏—铸造用砂芯3D打印机
身高: 5.2米
重量: 35吨
打印精度:±0.3mm
最牛实力:自主研发的产业化应用铸造用砂芯3D打印机,它的体积比目前国外最大的机型还要大两倍,让3D打印技术制造出更大的、精度更高的铸件成为可能。像火车内燃发动机等大型铸件的制造,不再需要长周期、高成本的模具,所用砂芯一次打印成型。效率和质量都达到或超过了世界同类机型最优水平。
重器地位: 3D砂芯打印机,加快我国铸造业转型升级进度,使得铸造行业再也不是傻大黑粗的行业,打破了国外高端铸造3D打印设备的垄断地位。世界各国高度重视增材制造发展,将其作为实现智能制造、推动生产方式变革,抢占先进制造业竞争制高点的重要内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