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屏、智能手机、电池、自动驾驶、新能源汽车、机器人与机床……在这些传统及新兴领域,中日之间一直不乏竞争,但时间的天平似乎越来越倾向于中国。如果实打实地将这些领域的中日企业做个实力对比,谁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显示屏(中国胜)
据日本《东洋经济》周刊9月15日文章,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BOE,是“Best OnEarth”的缩写,意为地表最强,体现出公司成为地球上最受人尊敬的伟大企业这一理念。如今,京东方的确正在向着全球第一显示器生产商迈进。
根据英国IHS马基特公司的统计,2017年京东方生产的电视用大型液晶面板的出货量占全球市场的两成以上,超越韩国LG公司跃居榜首。在智能手机使用的中小型面板方面也位居第三。目前,该公司正在加紧推动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有机EL)的量产。
BOE的绵阳工厂生产的柔性有机EL面板。有传言说它将被应用在“可折叠可弯曲的智能手机”上
(日本《东洋经济》周刊)
过去,京东方的客户主要是中国本土企业,现在正在加速拓展海外市场。京东方日本分公司社长、同时兼任集团副总裁的久保岛力充满自信:“现在,我们的销量中有近五成来自海外市场,日本的一家大型电视机生产商已经将京东方作为供货商并给予了最高的评价。”
京东方目前在中国拥有15家工厂。2017年,京东方先于LG等提前投产10.5代生产线,用于生产全球最大尺寸的玻璃基板。此外,京东方还不断宣布开建新的工厂。在面板市场陷入产能过剩的背景下,韩国三星等企业均表现出慎重投资的倾向,而京东方似乎对此毫不关心。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视大型液晶面板与有机EL为国策的中国政府提供的补贴占到了公司投资资金的六到七成。
一直以来,京东方产品的品质总是被认为“距离韩国企业还差一步”,但眼下变化已经出现。华为公司宣布,即将在10月发售的最新旗舰版Mate20手机会首次使用京东方生产的有机EL,而非一直以来的合作伙伴三星公司的产品。据说华为可能将于年内发售的“可折叠智能手机”也将使用京东方的产品,而三星多年来也一直在致力于该产品的研发。
在日本,JapanDisplay和JOLED公司也在推进有机EL的研发工作,但是影响力有限。经济产业省相关人士透露,经产省内部至今甚至都没有商讨过显示器的问题。从很早以前开始,研发的最前线就已经转移到了海的那一面。
智能手机(中国胜)
据日本《东洋经济》周刊9月15日文章,终于,中国的智能手机超越了美国的苹果手机。据IDC市场研究公司统计,今年第二季度,华为技术公司在全球的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大增41%,达到5420万部,超过了苹果的4130万部。虽说只是一个季度的数据,但毕竟升至了全球第二。
华为消费者业务首席执行官余承东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华为要在今年、最晚明年做到全球智能手机市场份额第二。智能手机市场延续了七年的三星、苹果两强格局就此瓦解。不仅是华为,从2017年的出货量看,OPPO和小米等中国企业也纷纷跻身前列。
中国智能手机得以在全球扩大份额的一个原因就是价格。各家公司均以售价在1万日元(100日元约合6.1元人民币——本网注)左右的低价商品作为主力,中国国内自不待言,还借此逐步渗透东南亚和非洲等新兴市场。甚至有调查显示,OPPO在亚洲已经占据最大的市场份额。
大约半年前,一名在马来西亚从事贸易的商人周先生将智能手机从苹果换成了华为,理由就是华为手机有双卡双待功能和高品质的摄像头。据周先生说,在东南亚,大家都喜欢在社交媒体上发布漂亮的照片,中国手机价格不贵但功能强大。
中国手机的性能和功能的确有了显著的提升。今年3月发布的华为P20Pro配备了德国徕卡公司的摄像头。紧追华为的OPPO更是将自己的手机定义为“拍照手机”,足见对摄像头的重视。两家公司都使用了人工智能技术修补照片,卖点就是普通人也能拍出专业级的照片。
相对于即将问鼎全球的中国智能手机,日本手机主要都是在国内销售,规模最大的索尼2017年的销量不过456万台,差距巨大。今年3月,富士通更是抛售了旗下的手机业务。日企在这方面的劣势可见一斑。
但日本企业在智能手机关联技术和材料供应方面仍然握有优势。中国的智能手机也使用了很多日本的技术。去年进入日本市场的OPPO早在五年前就已在横滨建立研发基地,足见其对于日本技术实力的重视。
在份额之争日益白热化的智能手机市场上,日本企业已无力对抗。如果不能继续提高全球智能手机生产商都离不开的技术实力,日本甚至可能失守零部件这最后一块阵地。
电池(中国胜)
据日本《东洋经济》周刊9月15日文章,今年5月,在中国福建省宁德市一栋山间宅邸内,本田公司的几位高层与某人正在推杯换盏。此人便是车用锂电池制造商、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曾毓群。就在不久前,本田刚刚与宁德时代达成共识,本田将在投放中国市场的电动汽车上采用宁德时代的产品。
除本田外,急于在中国市场推出电动汽车的日本车企也在谋求与宁德时代合作。日产已经决定在面向中国市场销售的电动汽车上配备该公司的电池。丰田可能也准备在合资品牌电动汽车上使用宁德时代的电池。
2011年成立的宁德时代以大规模生产标准化电池的模式实现增长。2017年,车载锂电池出货量超越松下,目前的交易对象超过100家企业。虽然主要是中国本土企业,但与德国宝马等外资企业的合作也在扩大,并于2017年在日本开设了分支机构。
宁德时代发展壮大的背后的确有中国政府致力于发展电动汽车相关产业的政策助推因素。但是其技术实力的确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这一点与其他中国企业不同。
松下电子旗下的汽车电子和机电系统有限公司副社长田村宪司仍然态度强硬,认为松下与宁德时代并不在一个层次上,松下比拼的是技术实力而非成本低廉。但是车载电池正在逐步普及,竞争力能够维持到哪一天还不得而知。
自动驾驶(中国胜)
据日本《东洋经济》周刊9月15日文章,8月中旬,日本《东洋经济》周刊记者造访百度北京总部,看到了正在园区内行进的世界首款使用自动驾驶技术的巴士“阿波龙”。乘用车的自动驾驶实验每天都在进行,据一位试乘过的汽车产业相关人士介绍,“阿波龙”通过车载的传感器识别行人,然后成功地避让行人。
百度的自动驾驶公交车
全世界都在开展自动驾驶技术的研发,而在中国,可用于实验的广大国土和政府的援助促使研究活动快速推进,其中尤其引人关注的就是百度。
该公司的“阿波罗”平台上线已有一年时间,参与的企业和团体也从最开始的50个增加到了100个以上,其中不乏来自其他国家和领域的大型车企和零配件供应商。
“阿波罗”是一个开放的平台,所有自动驾驶所必需的技术和数据都是公开的。从自动驾驶所需的软件和人工智能算法,到判断路况的摄像头、传感器技术,一应俱全。即便是没有技术的新兴制造商也可以借助这一平台给自己的汽车装上自动驾驶系统。更大的好处在于,该平台还能够用于精度更高的3D地图的研发。
百度方面也有利可图。通过集合其他公司的技术和数据,加速自己的自动驾驶研发,一旦本公司研发的车辆面世,又可以通过行驶在各地的汽车收集以消费者的移动信息为主的各种数据,将之应用于百度自己的广告业务。
在日本,日野汽车和五十铃汽车等四家企业也在推进卡车的队列自动驾驶技术联合研发。但是对于加入可以自由使用其他公司资源的开放式平台一事,日企普遍持谨慎态度,参与“阿波罗”平台的日企仅有三家。
在由数据量左右成败的自动驾驶研发领域,百度在规模上已经领先。在百度向其他企业敞开大门的背景下,日本企业又该如何与之竞争和协调?
新能源汽车(中国胜)
据日本《东洋经济》周刊9月15日文章,中国政府正试图通过培育包括电动汽车在内的新能源汽车产业,改变汽车业的游戏规则。
中国政府2017年公布的《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中提出,要在2025年成为“汽车强国”,培养多家跻身新能源汽车行业全球前十名的企业。
在2017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排行榜上,中国以77万辆、将近五成的占比一枝独秀。
在中国销售的新能源汽车九成以上为民族品牌,新能源汽车制造商据说已经突破十几家,呈现出群雄逐鹿的局面。其中一些获得中国IT三巨头(百度、阿里巴巴、腾讯)出资的企业在筹资能力等的增长潜能方面已经拔得头筹。
前文提到的规划中有一点引人注目,即不仅谋求在中国国内的增长,还旨在2020年实现对发达国家的出口。实际上,广汽和吉利汽车已经制订2019年之后对欧美出口计划。多家企业已经在美国建立了研发基地,还有说法称今后可能会在美国建立生产基地。
但是从现状看,中国汽车的出口量在年均100万辆左右,出口目的地也集中在伊朗、孟加拉国等新兴国家。熟悉中国市场的一位日系车企相关负责人承认中国的确取得了快速增长,“设计和技术实力都有进步,已经成为无法小觑的存在”,但是他也指出,“汽车是性命攸关的产品,(中国车)在市场上的信誉度较低,很难迈出在发达国家销售的步伐”。从在发达国家市场的业绩看,中国在传统汽车和新能源汽车两方面都尚未达到日美欧的水平。
但包括电动汽车在内的相关技术革新的确是由中国引领的,这一点也已成为业界共识。除了日产汽车在中国建设新工厂外,丰田和本田也决心扩大在华产能、加大对华投资,这是因为无论在销售还是在技术层面,他们都已承认中国才是主战场。
机器人与机床(日本胜)
据日本《东洋经济》周刊9月15日文章,在机床和工业机器人领域,日本已经确立起世界市场主要玩家的地位。在机床领域,日本和欧美企业占据了中高端市场,中国主要存在于无法进行更高精度加工的低端市场,国际竞争力不强。
从机床的进口额来看,中国排名第一,但在出口额排名中位居第五,数额不足排名第二的日本的一半。从数控机床等高性能产品在总出口中的占比来看,日本为95%,中国仅为35%。
相较于日本企业占据优势的机床市场,中国在工业机器人领域的存在感更高。被视为业界四强的发那科、安川电机、德国库卡和瑞士ABB四家企业的销量就占到全球的半数以上。除了刚才提到的两家日本企业外,日本还有川崎重工业、三菱电机、不二越这些中坚力量,完全称得上是机器人强国。
然而,2016年发生的一件事大大改变了这一势力分布图。中国家电巨头美的集团收购了德国库卡。表面上看,此次收购的目的是要将库卡的工业机器人用于美的的家电生产,以提高生产效率。
但美的对库卡的收购也透露出基于发展本国机器人产业的中国政府的意图。中国政府将工业机器人列为十个重点发展领域之一。中国有着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需求,但是控制机器人动作的伺服电机和控制器等核心部件的研发没能如期推进,尚未成长起具有实力的企业。所以购买外资的技术也是业内根深蒂固的想法。
以收购库卡为契机,日欧企业对于已经被纳入中国资本的库卡将会扩大在华的市场份额提高了警惕。但在两年后的今天,美的与库卡并未产生巨大的协同效益。
日本的优势在于,四强中只有发那科和安川电机能够自主生产伺服电机等核心部件。按照瑞穗银行产业调查部的吉田树矢所说,不仅是产品品质,日本在售后和自动化系统解决方案的提供上也超过中国。日本企业有必要进一步锤炼自己已有的优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