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了战俘还有机会活下来吗?古代究竟怎么处理战俘的
编者按:谈到古代的战俘问题中国人最容易想到的,大概就是战国时期,秦将白起将四十万赵国士兵坑杀的事迹。暂且不论白起坑杀赵卒是否必要,中国古代坑杀战俘实际上绝不止白起这一例。一直到唐代,坑杀敌方战俘的事情都时有发生,那么古代那些将领为什么要坑杀战俘,除了坑杀以外,还有什么其他处理战俘的方法呢?
▲长平之战
有关坑杀的历史记录,除了白起之外,其实在中国历史上时有发生,比如在秦汉交际时代的项羽,就曾“楚军夜击,坑秦卒二十余万人新安城南”。而在三国和南北朝时期,坑杀也一度成为了处理那些难以信任的降卒或者是报复性屠杀的普遍手段。比如曹操和袁绍之间的官渡之战,曹操便坑杀了袁绍七万降兵。
在之前,按照《资治通鉴》记载,曹操在徐州“坑杀男女数十万口于泗水,水为不流。”虽然这一数据有司马光夸大的嫌疑,但也证明了坑杀这一行为至少在曹魏阵营中。而到了南北朝时期,坑杀敌军俘虏,更是成了一种相当常见的行为。比如在《晋书》中就记载后赵开国君主石勒“勒驰如武德,坑降卒万余。”在后燕和北魏的参合陂之战后,拓跋珪也将数万后燕战俘“尽坑之”。
▲在南北朝时期的北方,坑杀是处理敌军战俘流行的手段
在南北朝之后,坑杀战俘的现象也时有发生。那么坑杀战俘的意义何在呢?实际上这种方式主要有两个作用,一个是通过坑杀,消灭虽然已经投降,但是实在难以信任,无法将他们编入自己军队的降兵。坑杀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因为大量降军所导致的后勤困难。而坑杀的另一个很常见的意图,便是震慑敌军,从而瓦解对方继续战斗的意志。
后赵开国君主石勒就深谙恩威并施的手段,他一方面通过坑杀战俘威慑敌军,另一方面不断招抚百姓,从而最终建立了后赵在北方的霸权。
不过坑杀终究是一种极为浪费人力资源的行为。在欧洲,处理战俘的一般手段,都是将他们作为奴隶强迫他们进行高强度的劳动,或者变卖。到了中世纪时期,一般被俘虏的骑士之类具有贵族头衔的贵族,则会保护起来,通过他们换取赎金,而一般的普通士兵如果家中无力支付赎金,也会被卖到热那亚或者威尼斯,并通过他们卖给穆斯林做奴隶。比较有趣的是,当时中东穆斯林也同样是这种操作。只不过在十字军战争时期,无论是十字军还是穆斯林,都会选择杀死战俘,而不是将他们作为奴隶或换取赎金。
▲在欧洲中世纪,被俘虏的贵族无疑是可以换得大价钱的金蛋
而从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开始,能够花钱赎人的情况却并不多,不过对于被俘的小兵们来说,只要不是因为不被对方将领不信任而坑杀以外,也很少有情况会被卖掉当奴隶。实际上中国比较普遍的处理战俘方法,还是将这些士兵编入自己的军队中。比如唐朝,就曾经将许多来自突厥和高句丽的士兵编入自己军中。而这一做法,在明代和蒙古人的作战中也常被使用。尤其是在明初明军缺乏骑兵的情况下,俘虏的大元士兵无疑是最好的骑兵来源。也因此大明的开国君主朱元璋对于手下将领滥杀战俘的行为极为反感。而在清初的征战中,降清的明军,同样机会成了清军消灭大顺和南明政权的急先锋。
▲被明军俘虏的大元士兵,成为了明初骑兵的重要部分
不过将战俘安插到一线部队,其实也是一件相当危险的事情。比如明代万历年间的宁夏之役,其主谋便是嘉靖年间降明,官至指挥使的哱拜。他也成功的在宁夏拉拢到一大批降明的蒙古士兵一起举事。因此在古代对于战俘,比较稳妥又不浪费人力的处理方式,还是将他们投入到一些无关大局,但是同样规模巨大的战事中。比如秦灭六国之后,便将大量六国战俘投入到进攻百越的战争中,让这些士兵一边征讨一边拓荒,即消耗了大量战俘,同时也使得秦朝疆域得到了极大开拓。在蒙元时期,忽必烈的两次对日征伐,同样是派出了大量来自高丽、金朝、南宋的战俘。
▲日本《元寇来袭》屏风
不过历史上的很多事也不能一概而论。在清末镇压太平天国之后,清政府对太平军战俘除了相当一部分被处以极刑以外,其实还有相当一部分,被作为“华工”贩卖到了拉美地区。这些所谓的“华工”,实际地位其实等同于奴隶。不过一个有趣的是,由于这些前太平军拥有高超的军事素养,因此在古巴革命等一系列拉美民主运动和拉美国家之间的战争中,往往都得以大显身手。比如作为古巴独立战争的领导者之一的盖萨洛将军,就曾经在1892年撰写了《中国人与古巴独立》,对这些参与古巴独立战争的华工给予了相当高的评价。
▲清《平定太平天国战图》
总的来说,有关战俘处理的问题,即使是在1929年日内瓦公约,第一次签署有关战俘协议至今已经快一百年的今天,虐待战俘的问题还会时不时的出现在新闻之中。就更不必说在人权意识更加稀薄的古代。作为一个战俘,无论是在东方还是西方,所面临的危险其实都不会低多少。因此远离战争,或许才是人们求生最好的办法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