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为庆祝莫斯科卫国战争胜利74周年,沃罗涅日地区的俄军苏-34战斗轰炸机进行空中编队训练彩排。其中苏-34是苏霍伊基于苏-27制空战斗机和苏-30多用途战斗机而开发的重型战斗轰炸机,主要用于取代苏-24战斗轰炸机执行战术轰炸及攻击任务。(来源:彩云香江)
新浪军事深度:一月份,俄空天军2架苏-34前线轰炸机在鞑靼海峡上空训练时相撞,俄军至今仍未公布最后的损失结果,但基本可以确定的是只有1名飞行丧生、1架苏-34坠毁,俄军的100多架苏-34也就此停飞。
事故后有人对苏-34因为相撞感到奇怪,认为现代战机不都有防撞系统么?怎么苏-34还能装,是不是俄罗斯电子技术水平太差?这其实是一个误解,今天北国防务就来简单从技术角度说说现代战机相撞的事。
首先我们应该了解,战机的外界信息并不是都来自数据链或通讯系统,通信系统的数据更新周期十几秒就算实时了,但有些信息不可以等到十几秒,特别是一些攸关飞行安全的信息,如无线电测高、近距无线电导航等。这些设备会用专门的天线组,确保几乎是实时的掌握信息。
这时候天线组的指向性就很重要。这种讲究实时性的天线都会用宽波束设计,目的是尽可能收得到信号,而不是讲求方位精确度。但技术总是有极限,通常在不同天线组的视野交叉处信号质量会变差,而在飞机“正上下方”通常也是盲区。但一些最先进的战机可以做到几乎球状视野,如苏-57。
因此,就技术角度而言,飞机仍有可能掌握不到近距僚机的位置。苏-34的导航系统里面已经有考虑编队飞行的模块,应该可以用自动控制的方式让僚机彼此不要进入盲区。不过这时候还要考虑到飞控系统的限制程度,是否可以自动强制避免碰撞?
在自动飞行模式下,要避免相撞应该是没问题。不过根据一些此次事故的报道,似乎是视线不佳导致没看清楚僚机位置,那么,就可能与人为介入飞行有关。
即使在自动飞行模式下,飞行员还是可以超越控制,直到松开操纵杆时才会回到自动控制。那么,飞控系统在人工操纵时是否能自动防撞就是个问题。也许在手动控制时飞机只会提醒而不强制防撞,那么就可能出事了。
可见,所谓的防撞技术并不是导致撞机的根本原因,人或者其它故障都有可能导致撞机,至于具体原因我们可以看看俄军后面的声明。(作者署名:贞观防务)
《出鞘》完整内容可扫描图片二维码关注新浪军事官方微信抢先查看(查看详情请搜索微信公众号:sinamilnews),《出鞘》每天在新浪军事官方微信完整首发,阅读往期《出鞘》请查看新浪军事官方微信历史消息,搜索《出鞘》文章请回复关键词查询,如查看本期《出鞘》,回复空射火箭弹,查看上期《出鞘》,回复涡扇19。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