歼-15是沈飞在乌克兰T-10K-3原型机的基础上,结合歼-11B的技术研制的我国第一代舰载机,目前已接近满编两艘航母,即将停产。从2009年8月31日首飞以来,它已经差不多走过了10个春秋,其中大部分时间是和我国首艘航母辽宁舰一起成长起来的。不过,在歼-15身上,有两个缺点,却一直未见改进。
歼15舰载机快满10岁了
首先,是它机头长长的空速管。在飞机空速管已经普遍内置化的今天,歼-15机头雷达罩前方,还顶着红缨枪一样长长的雷达罩,既不美观,也非常碍事。虽然它是可以折叠的,但是在寸土寸金的航母上,还是有些突兀,而且在起降舰载机的时候平白无故多出个折叠收放的过程,并不科学。
歼15空速管其实是可以向下折叠的,不过可以做得更好
实际上,我国早已掌握了空速管内置化的技术,且不说歼-20、歼-16、歼-10B这样的主战飞机,就是枭龙的机头也早已不见长长的空速管,甚至连L-15猎鹰、山鹰这样的教练机都已经取消了这个落后的设计。歼-15如果要改,技术上肯定不存在什么难度。实际上,歼-15D“喊麦鲨”就已经取消了长长的空速管,改为内置设计。
喊麦鲨改进了空速管设计
相比空速管,歼-15身上还有一个设计,在战时可能会造成更大的问题,这就是它的登机梯。我们看美军的舰载机,绝大部分是都是自带内置折叠登机梯的,甚至很多陆基的战斗机上都有,而我们的歼-15,依然采用的是陆地机场的那一套,由地勤搬个梯子跑来跑去。和地面机场不一样,这可是在航母甲板上,拥挤、狭窄、危险,还有大幅度的颠簸,临时搭梯子显然不是最佳选择。
歼15的登机梯真的可以改一下
有意思的是,和歼-15师出同门的俄罗斯苏-33舰载机是有内置登机梯的,虽然目前只有88号苏-33这一颗独苗有,但这只是因为俄罗斯没钱对所有苏-33进行改造,而这个问题我们显然不存在。不过,如果我们追溯到歼-15和苏-33的师傅T-10K原型机,可以发现,T-10K是没有内置登机梯的,而歼-15正是在T-10K的基础上,结合歼-11B的技术研制出来的,我们似乎明白了为啥会这样了,因为模仿的对象它也没有啊。
88号苏33的内置登机梯
在飞机的研制过程中,我们不仅需要按部就班的做好每一个工作,而且还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具备超前意识,只有这样才不会设计一面世就落伍的装备。就和当年歼-11B的研制一样,如果能够超前一点,为它赋予更强的对地攻击能力,那么歼-16就能早10年面世,就不至于面对今天四代机已经大规模扩散的局面了。
歼16晚来了10年
所幸,歼-15的这两个问题,在四代舰载机身上已经不存在了。中国人是充满智慧的,我们本可以做得更好,为什么不从一开始就做好呢?(作者署名:铁翼苍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