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空客宣布因盈利问题将在2021年停产世界最大喷气式客机A380之后,这个大飞机巨头已经不得不面对成立以来最为黯淡的时刻:从波音787到777X,美国佬似乎在每一回合都能先人一步——A380的一败涂地就是输在战略,而不是技术或设计不如人意。
而在近日,法国内政部的一份文件似乎于不经意间揭开了这个谜题的真相:该份文件指出,美国对法国企业(包括空客)的攻势是全面的,其中不乏商业间谍、法律打压等下三滥的"阴招",而美国人最终的目标就是要彻底瓦解这些法国竞争对手。
图为即将接受拆解命运的原新航A380客机,该机拆解后将为其它A380提供备件。
在空客和波音的"巅峰对决"中,诸如"反倾销"和"反补贴"之类的手段早已被美国人用得烂熟于心,最近一次诉诸于世贸组织(WTO)的努力使得空客损失数十到上百亿美元。同时,美国为保证波音飞机在本国的"顺利销售",还打算对空客飞机征收关税以"平衡差距"。
但相较这些能见光的清白手段,美国在台面下另有自己的一套——二者相辅相成,几乎已经让法国的各大跨国企业难以招架。
图为达美航空新接收的空客A220客机。
确切地说,要想直面美国航空市场,空客就得乖乖接受美国政府的反倾销、反补贴、甚至是反腐败调查,就必须和美国境内"有资质"的律师事务所合作,并把空客内部视为高度机密的销售、财务乃至客户数据和前者共享。
而问题就在这里。在自诩"政商分离"但两者间关系依旧千丝万缕的美国,谁敢保证波音和这些律师事务所没有交易?退一步说,空客又有什么能力保证这些律师事务所里没有间谍暗桩?"官司"是不是从一开始就在美国人的操控中进行?
图为阿尔斯通的海上风电机组,现已均归通用动力所有。
而这种情况并非没有先例。在空客之前,法国电气和动力巨头阿尔斯通也曾经"享受"过类似待遇:美国以"对外国客户行贿以不正当经正取胜"的理由对阿尔斯通进行全面起诉,并直接逮捕了后者的高管。
不过,此案还没有诉诸公堂,阿尔斯通就已经认下这桩"莫须有"的罪名,原因无他:比起繁复冗长的庭审程序,直接认罪的损失要少得多。
图为为F-15战斗机加油的沙特空军A330MRTT加油机。
但即便如此,这场官司最终还是严重拖累了阿尔斯通的业务进度,并为美国通用动力(GE)收购阿尔斯通的电力业务提供了极大方便。
相比之下,在美国空军下一代加油机项目的竞标中,美国波音就也有不当竞争的迹象——但对此美国政府不过是云淡风轻地"重启招标",对波音的行为"过往不究",而最终空客的A330MRTT仍旧被波音KC-46(波音767加油型)击败。
图为已经归入波音旗下的巴西航空工业KC-390运输机。
而随着"美国优先"的美国政府大国策越来越清晰,波音等美国航空航天业巨头"出海搏击"的迹象也越发强烈:每一份订单背后不仅意味着巨额的资金流动,更与着强有力的就业刺激直接相关。
而只要抛弃所谓的"盟友道义",使用行政、法律乃至"阴招"来获取优势也就变得理所当然,甚至理直气壮,但法国内政部的文件无疑已经给美国人敲响了警钟——即便同时手握胡萝卜和大棒,"盟友"们的忍耐也会是有限度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