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大汉奸,竟让汉人蒙羞三百年,被抓后死状作呕
早在中国古代,汉奸这个词语是指那些为了满足个人野心而出卖整个民族利益的人,直到近代才引申为背叛国家为敌人卖命的人。至于汉族的界限性就不是那么明显了,范围开始扩大到整个中国的人民。抗日战争时期我国就出现了不少为日本人效劳的汉奸伪军,这是众所周知的民族败类。
那么,在中国古代又有哪些人人唾骂的汉奸呢?
根据历史记载和许多专家学者的研究考证,能够在封建时期称得上大汉奸的恐怕就是孙之獬了。明朝天启年间中了进士,进入翰林院工作,当时以魏忠贤为首的宦官们扰乱朝政,孙之獬为了满足个人的权力野心不断巴结阉党,跟着宦官们也过了不少好日子。狐假虎威这个词语放在他身上再合适不过了,跟在人家的屁股后头呼风唤雨,迫害了不少大明朝的忠臣良将。
崇祯上台之后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惩治了不少阉党成员,将魏忠贤集团彻底剿灭。之后,皇帝下令毁掉那些由阉党们编纂的书籍,谁知道这个孙之獬却抱着这些著作跑到太庙嚎啕大哭,将这些蛊惑人心的反动书籍描述为安邦定国的良策,于是,朝廷削掉了他的官职,遣送回老家永不录用。
然而,朝廷这次没有治他死罪却给以后埋下了一个大的祸患。
十几年来他隐居山林,世人皆以为他早已超然物外与世无争了,但是,谁都没有想到孙之獬是在等待一个时机,就是为了报朝廷的一箭之仇。
清兵入关之后,孙之獬认为自己报仇的机会终于到了,于是他散尽家财组织起了军队协同清兵镇压明朝的抗清义军。清廷随即就将他召入了宫中,任命他为礼部侍郎。清朝刚刚建立的时候朝廷也没有严格规定汉臣和满臣上朝所穿的朝服规制,所以汉、满大臣各站一边。这位孙大汉奸求宠心切,急忙将自己的头发剃掉,改穿满臣朝服。
汉臣们都看不惯他这副谄媚的嘴脸,拒绝他站入汉臣的班列中,恼羞成怒的他马上向皇帝上了一道奏折,他认为当今天下已定,汉人如果继续前朝之衣冠束发礼制则不利于清廷统治。这道奏折触动了统治者的神经,于是朝廷便因此颁布了“剃发令”,要求汉人全部剃发易服。
剃发,本是流行于满族的习俗,而几千年来汉人因“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的观念,是不剃发的,“衣冠束发”成为汉人的外在标志。剃发严重伤害了汉人的感情,使他们失去了作为汉人的外在标志和不做奴隶的最后一道心理防线。这种行为在汉人看来就是一种极大的侮辱,他们认为这种传统文化习俗的贸然改变就是数典忘祖,是对自己祖先的大不敬。
因此,这件事情也成为清朝初年主要的社会矛盾,加剧了汉人对满清政权的敌对情绪。在清廷发布这道圣令之前,汉人们其实已经基本上接受了满人统治这个既成事实,但是,由于这件事情又使得人心大乱,清廷遭受到了比改朝换代更为强烈的抵抗,百姓们保卫民族传统风尚的立场空前统一,清廷只能硬着头皮施行这项政令,用血雨腥风的镇压政策彻底摧垮了汉人的民族精神,从而更好地维护了自己的统治地位。
当时汉人对于剃发的恼怒在王家桢《研堂见闻杂记》中对这一段历史有很清楚的记载:
“有山东进士孙之獬,阴为计,首剃发迎降,以冀独得欢心,乃归满班,则满以为汉人也,不受。归汉班,则汉以为满饰也,不容。于是羞愤上疏,大略谓:‘陛下平定中国,万事鼎新,而衣冠束发之制,独存汉旧,此乃陛下从中国,非中国从陛下也。’于是削发令下,而中原之民,无不人人思挺螳臂,拒蛙斗,处处蜂起,江南百万生灵,尽膏草野,皆之獬一言激之也。原其心,止起于贪慕富贵,一念无耻,遂酿荼毒无穷之祸……”
而这一切的竟然是起源于孙之獬的一时恼怒。
这个大汉奸的建议使得百万汉人的人头落地,但他自己也遭受了报应。就在全国上下推行“剃头令”的时候,他因为压榨百姓、收受巨额贿赂被别人告到了皇帝那里,于是便又一次被革职遣送回山东老家。
当时山东有一支以谢迁为首的抗清农民武装起义军,他们攻入大汉奸的家乡之后将这一家老小7口人全部用极其残忍的手段杀害,而他本人的下场更为惨烈:
他被这些起义军五花大绑在了木桩之上,头皮上被扎出了许许多多细小的孔,十几天的时间里全城的百姓跑来用猪鬃(猪鬃是指猪颈部和背脊部生长的5厘米以上的刚毛)将他头皮山的小孔插满,目的就是为了好好羞辱一番这个大汉奸。还有的人将蛇蝎等剧毒之物放在他的身上,将他的嘴用针密密匝匝的缝了起来,惨遭蹂躏之后最终被起义军断头肢解而亡。
这个以出卖祖宗为代价换取自己在清廷显赫地位的大汉奸最终还是没能逃脱老天爷对他的严惩,不仅没能善终,还被痛恨他的百姓们蹂躏致死,落得个遗臭万年的下场。更为可笑的是,就连誓死效忠的“主子”最终也不承认他的官位,甚至都不愿意承认这个汉奸的存在。
后来孙之獬的老乡蒲松龄作《聊斋志异》内有《骂鸭》一篇:讲一个人偷吃了别人的一只鸭子,身上因而长满鸭毛,且痛痒难当,最后还亏鸭的主人出面骂了一通,那小偷才褪去了鸭毛。这故事也许与孙之獬有关,但只怕不管人们怎么骂,也难使孙之獬褪掉那一身鸭毛的。
孙之獬行为的卑劣,可以说是空前绝后的,即使是以卖祖求荣而闻名于史的吴三桂,也曾当面劝阻过多尔衮剃发令的实施。历史上曾经有人对孙之獬作出了这样的评价:枉为小人,相反将自己的一家老小全部连累,清初汉人的百万性命皆系此人之手!
淄博博山新区大庄村,有座孙氏墓园,建于明朝,距今已有400年的历史,多年后被挖的面目全非。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