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军事网

军事知识网站

华乐军事网 > 军事新闻 > 中国人民币超越欧元成第二大贸易货币震撼全世界

中国人民币超越欧元成第二大贸易货币震撼全世界

时间:2021-04-20 21:28作者:来源:西陆网手机阅读

  据彭博社报道,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3日发布的报告显示,人民币已经取代欧元,成为全球第二大贸易融资货币。而人民币作为全球支付货币的排名维持在第12位不变。

  根据SWIFT的数据,在传统贸易融资工具——信用证和托收(Letters of Credit and Collections)的使用中,采用人民币作为计价及结算货币的比率,已由2012年1月的1。89%,增至今年10月的8。66%,市场占有率排行第二。排行第一位的仍是美元,占81。08%,比2012年的84。96的占有率有所降低。而欧元的市场占有率,则从2012年1月的7。87%降至今年10月的6。64%,排行第三位。

  中国、中国香港、新加坡、德国和澳大利亚是人民币贸易融资的前五大用户。法国兴业银行的Cynthia Wong表示,“确实,海外出口商使用人民币作为贸易货币来增加卖给中国的货品和服务的竞争力和吸引力。”

(资料图)人民币已取代欧元成全球第二大贸易融资货币

  WIFT:人民币在亚洲已经成为贸易融资主要货币

  彭博社称,随着中国放松了对汇率和利率的控制,人民币寻求国际贸易和投资中占更大份额。央行副行长易纲上月20日曾表示,中国无意继续增加外汇储备。截至9月底,中国的外汇储备已经高达3。66万亿美元。

  香港是最大的人民币离岸市场。香港的人民币储备从2011年的1280亿元上升至今年10月份的7820亿元。10月份,人民币和英镑、新加坡元达成了直接交易协议。

  WIFT亚太地区国际收支和贸易市场主管Franck de Praetere在报告中表示:“人民币在全球特别在亚洲已成为贸易融资主要货币。SWIFT的数据显示更多的中国进出口商及他们的贸易伙伴,采用人民币作为信用证和托收的计价货币。”

人民币

  人民币在中非贸易使用量激增

  2013年,人民币国际化在非洲的推进尤为迅速。

  2012年中非贸易总额接近2000亿美元,这为人民币在非洲的国际化提供了坚实基础。据统计,中非贸易中采用人民币结算的非洲国家已从2010年的5个上升到今年1月份的18个。

  虽然2012年人民币结算的贸易量仅占中非贸易量的0。5%,但渣打银行最近一份报告预计,到2015年采用人民币结算的中非贸易量将达385亿美元,占中非总贸易量的10%。

  另外,中非之间的政治互信、非洲对吸引中国投资的积极意愿以及非洲外汇储备多元化的需求,都是推动人民币在非洲国际化的优势因素。

  南非储备银行11月12日宣布,将投资约15亿美元购买中国债券,约占其储备资产3%。自2011年尼日利亚成为第一个认购人民币债券作为外汇储备的非洲国家以来,坦桑尼亚和南非的央行都将外汇储备投资的目光投向中国人民币债券市场,以隔离美国国债收益率上升带来的风险。

  渣打银行非洲区金融业务部董事总经理乔治认为,随着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推进以及各国外汇储备多元化战略需求,将会有越来越多的非洲国家把人民币作为外汇储备货币之一。

  普京惊人预言曝光:2013年后中国人民币变成这样

  外媒称,当前的危机是极其独特的,其起因首度不是对美国经济惯常的连锁反应,而是中国的崛起。危机是中国经济飞快发展的附带效应。

  俄罗斯媒体11月18日报道称,最近10年,美国在成为中国主要销售市场并能获取廉价商品和资本后,开始过度消费,导致负债累累,尤其是对中国欠下巨额债务。

  为了降低风险,北京开始致力于建立不依赖于美国的资本保存机制。在可预见的将来,这将使原有一系列恒定的经济常数发生改变,其中包括美国债务的“零风险”及美元的主导地位。

普京

  第一阶段(2000年-2007年):中国建立出口型经济

  报道称,本世纪头十年的前半期,中国致力于建设生产和基础设施,经济以外部市场为导向。

  中国开始出售产品,以此换取美国国债和公司股票。美国则开始举债度日。

  由于能够得到来自中国的资本,美国的银行刺激民众投机购买房产,建造出除了投机者谁也不需要的房屋。到本世纪头十年的中期,美国发生危机的基础已经奠定——被廉价商品和贷款宠坏的消费者、生产能力下降、房价虚高和巨额债务。

  然而,北京已建立起基础设施,还积累了大量的资本储备,经济开始从出口型转向以内需为主导。

  第二阶段(2007-2013):中国扩大美元储备

  从2007年开始,中国以日益扩大的内需和基础建设投资为依托快速崛起。其储备也得到扩充,其中大部分是美国债券。中国成为美国最大的债权人。至于美国,2008年爆发的危机使美国新领导人面临三大根本性问题:一是房价下跌损害居民购买力;二是证券市场的下跌也威胁到消费;三是国家税收急剧减少,致使国债偿息负担急剧加重。

  拯救美国政府的出路是,提振经济增加预算收入,从而控制国家债务的增长。但为此除了需要增加收入外,还需要债权人愿意等待。然而,中国国内已不断有人呼吁停止资助美国。

普京

  第三阶段(2013-?):替代储备货币及世界经济的去美元化

  但中国的难题甚至不在于如何拯救资本,而是更基础的——如何保住存款。报道指出,要保存数万亿资本,这几乎令中国政府束手无策:无论黄金、原料还是证券市场,都无法消化这么一大笔资金。

  对于中国来说,把人民币变成一种储备货币几乎是保全资本的唯一方法。

  通过扩大人民币需求,中国开始缓慢告别美国国债。中国持有的美国国债大部分都是短期的,会在几年内到期。中国希望以此实现逐步且可控的世界经济去美元化。

  报道称,这样,中国经济增长导致的世界经济不均衡迟早将不复存在,变化将主要涉及美元和美国国债价值。所以,无论公司还是投资商们都要对此有所准备。

  中国投入3500亿人民币成功拿下欧洲:震惊奥巴马

  央行网站10日公告显示,2013年10月9日,中国人民银行与欧洲中央银行签署了规模为3500亿元人民币/450亿欧元的中欧双边本币互换协议。这是继今年6月中国央行与英国央行签署货币互换协议后,人民币再次“攻下”欧洲主流市场。人民币与世界第二大国际货币欧元“联手”,标志着人民币国际化再迈出“一大步”。

  中国央行称,与欧洲央行建立双边本币互换安排,可为欧元区人民币市场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流动性支持,促进人民币在境外市场的使用,也有利于贸易和投资的便利化。中欧双边本币互换协议的签署,标志着中国人民银行与欧洲中央银行在货币金融领域的合作取得了新的进展。

  欧洲央行称,由于中国、欧元区快速增长的双边贸易和投资规模,有必要签署货币互换协议。该协议同时将有利于国际金融市场的稳定。

  欧洲央行执行理事会成员科尔(Benoit Coeure)表示,这一安排显示出人民币在国际金融领域的地位正迅速上升,国际社会应当配合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

  从欧元体系的角度来看,互换协议旨在作为一项备用流动性工具,同时确保区内银行可持续获得人民币供应。互换协议是在欧元体系层面上设立,并经由欧元区各国家央行,面向欧元体系内的所有交易对手。在适当时候,欧洲央行管理委员将讨论此备用流动性工具的技术实施方式,以及如何传达上述技术方式。

  欧洲央行已分别与美国、英国、加拿大和瑞士签署货币互换协议。

  WIFT数据显示,2012年1月至今年8月期间,人民币总交易量已增长113%,在全球榜单上超越瑞典克朗、韩元和俄罗斯卢布,成为全球第八大交易最活跃货币。

  随着人民币交易地位日益提高,许多国家/地区希望与中国签订互换协议。英国央行已于2013年6月22日与中国央行签署了规模为2000亿元人民币/200亿英镑的有效期为3年的中英双边本币互换协议。这一战略性举措使得英国在这场争夺欧洲人民币交易中心魁首的竞赛中拔得头筹。伦敦目前在中国内地和香港以外的人民币交易中占了62%的比重。

  进入2013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已与8个国家/地区的央行及货币当局签署或续签了双边本币互换协议,包括新加坡、印尼、英国、匈牙利、阿尔巴尼亚、冰岛、巴西及欧元区。2013年累计规模为11555亿元人民币。

  中国金融信息网人民币频道根据中国人民银行资料和数据进行整理发现,自2008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已先后与23个国家/地区的央行及货币当局签署了货币互换协议,涉及规模为24832亿元人民币。

  德国惊呼中国人民币向美元“宣战”:美国玩完了

  中国与越来越多的国家达成以人民币结算的贸易协议,引起了德语媒体的关注,有专家认为,中国希望以此挑战美元的主导地位。但也有政治学者认为,中国的价值观输出能力远不及欧洲。

  (德国)在欧洲仍然深陷债务和金融危机,美国经济也刚刚开始艰难复苏的同时,一直维持较高增长率的中国经济似乎找到了自己施展拳脚的空间。德国"焦点在线"(FocusOnline)9月27日发表署名分析文章,认为在货币政策领域,中国正在向美国"宣战"。作者罗曼(JörgRohmann)--外汇交易商艾福瑞公司德国分公司(AlpariDeutschland)的首席经济分析师--在文章开篇就指出:

  "最重要的杠杆就在于以人民币去取代美元在世界货币体系中的主导作用。中国认为,构建明日世界的历史性机遇就在眼前。"

  在简要回顾二战后美元为主导的"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兴衰历程之后,文章写道:"如今的世界格局已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2013年不再是1944年的样子。中国认为自己的时机已经成熟,将利用美元和美国经济当前的疲弱来争取获得主导地位。而中国要具体怎样达到这一目标呢?从中国与一些国际签订的双边贸易协议中就可以找到初步的线索:用人民币直接结算的商品贸易越来越多,而美元在其中不发挥任何作用。"

  那么,未来的世界货币体系将会是什么样子呢?作者做出了一个大胆的猜测--人民币金本位制!他写道:

  "美元或者我们的欧元仅仅是一种信任货币--支撑它们的无非是对美欧经济增长的信任。而在中国这个未来的世界第一大经济体用黄金为其货币进行担保的情况下,世界上相当多的国家都会放弃面临越来越多贬值风险的西方货币,将目光转向这种新的货币模式。"

  中国的价值输出能力远不及欧洲

  近年来,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引起了全世界的注目,而其军事实力的不断壮大也令邻国增添了不少担忧。但就在很多人宣称中国将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强国或者甚至取代美国的霸主地位时,也有一些学者提出截然不同的观点。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政治学教授莫拉夫切克(AndrewMoravcsik)却在接受奥地利《新闻报》(diePresse)采访时指出,中国在很多方面还远远不是欧洲的对手,他说:

  "在过去的20年里,欧洲向世界各地派遣了5万到10万的维和部队,中国最多只有2000。中国的军费开支相当于欧盟各国总和的不到一半,它的空军规模仅仅是略大于英国。中国最新的贸易顺差总额比德国还低。而在大多数非军事手段的全球权力扩张中,比如对全球思想观念的影响力,对国际冲突解决进行的建设性参与,这些方面中国都远远不及欧洲或者美国成功。"

  《新闻报》的记者反问道,中国的发展速度如此之快,在50年之后可能会是截然不同的局面。对此莫拉夫切克教授表示认同,但他也指出,尽管中国的经济总量巨大,人均水平却仍然很低,而且其本国发展问题就足够让中国人忙碌的,他们并没有那么多精力和财力去涉入国际事务。这位对欧洲一体化进程颇有研究的学者坚信,多个富裕国家组成政治联盟,会发挥巨大的文化吸引力:

  "在冷战结束之后,没有什么外交手段是比欧盟扩张更便利、更有效的了。……欧洲的价值观比美国或者中国的价值观更容易输出--包括社会福利国家模式、相对非军事化的外交路线、不过分自由化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不管欧洲是否努力去推销这些价值观,它都是站在历史的正确一面。

  美智库惊呼中国形成全球“人民币集团”吓坏美国

  人民币何时能成为与美元“分庭抗礼”的国际储备货币?这是金融界近年开始关注的新话题。美国智库指出,人民币在东亚作为主要参考货币的影响度已经超过美元,而在全球范围内可能在2035年左右形成以人民币为主要参考货币的“人民币集团”(RMB bloc)。

  美国智库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高级研究员苏布拉马尼安(Arvind Subramanian)与研究员凯斯勒(Martin Kessler)去年就根据亚洲主要经济体货币变动的趋势,得出结论:东亚已经形成“人民币集团”,10个主要经济体中的7个--韩国、印尼、台湾、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菲律宾已经主要以人民币作为其货币浮动的参考。

  东亚货币与人民币的协同浮动程度比与美元的协同浮动程度大40%。虽然美元仍是全球主导货币,但人民币的影响力正超越东亚,在智利、印度、南非,人民币已经是主要参考货币;在以色列、土耳其,其货币浮动对人民币的参考度大于美元。

  时过一年,他们根据最新的数据做出更新分析,发现“人民币崛起”的势头有增无减,东亚和全球范围内货币更多参考人民币的趋势有所加强,东亚货币与人民币的协同浮动程度比与美元的协同浮动程度大60%;东亚之外的42种货币,有11种的浮动与人民币有重大关联性。

  苏布拉马尼安和凯斯勒分析,人民币崛起主要与世界各国与中国的贸易整合有关,因为与中国有巨大贸易往来的经济体希望保持稳定的汇率环境,有些与中国发展程度相当的经济体面临中国的竞争,为了保持其成本竞争力,防止通胀,更多地采取灵活盯住人民币的策略。

  虽然目前在全球范围内,美元仍是最主要参考货币,欧元作为参考货币的影响度也大于人民币,但两位经济学家预测,纯粹考虑贸易因素,到2035年左右,全球范围内将形成以人民币为主要参考货币的“人民币集团”,成为参考货币有可能导致人民币向国际货币转变。如果中国能进行金融改革,包括开放资本市场,实现汇率自由化,则全球“人民币集团”出现的进程还会加快。

  有些对美元前景乐观者称,“人民币崛起”不过是重蹈上世纪90年代日元走过的路,但这两位经济学家称,日元从来没有成为能与美元分庭抗礼的参考货币,东亚地区从来没有形成“日元集团”,而“人民币集团”现在东亚已经形成。

  他们指出,这也反映了东亚国家目前的战略平衡拉锯,即在经济上依赖中国要“奶油”,安全上依赖美国要“枪炮”,而老话说政治胜利是短暂的,经济胜利才是长期的,如果这是事实的话,这种平衡动作是很难完成的。对于美国而言,头等要务是自身经济的复兴,而不是瞄准人民币汇率,经济复兴将是美国保持全球领导地位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

  美媒惊呼中国人民币会在2015年成为全球重要货币

  为什么人民币会在2015年成为全球货币

  正文:

  Use of China’s renminbi is increasing rapidly despite the country’s slowing economy and the time is now for the new leadership to push it as a major international currency。 John McCormick, CEO, Markets & International Banking and Chairman, RBS Group, APAC, explains。

  尽管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放缓,但是中国的人民币使用还是日益增多,目前正是新的领导权将其设为主要国际货币的时候了。亚太地区苏格兰皇家银行集团市场与国际银行业主席John McCormick解释道。

  Financial crises in the US and Europe mean the world needs a new, more stable global reserve currency, and trade in RMB is growing rapidly。

  美国和欧洲的金融危机意味着世界需要一个新的,更稳定的全球储备货币,与此同时,人民币交易正在迅速增长。

  In the FX market, for example, our figures show that volumes are now worth around USD5-6 billion daily – double what they were a year ago。

  比如,在汇市,数据显示每日交易总额相当于大约五六十亿美元的价值量。是一年前的2倍。

  A number of factors suggest that the Chinese authorities want to make RMB internationalisation happen by 2015。

  众多因素表明中国当局想在2015年实现人民币的国际化。

  First, the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is reviewing its special drawing rights basket, which uses four key international currencies to supplement member countries’ official reserves and bolster liquidity。

  首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正在利用四大主要国际货币在补充成员国的官方储备和加强流动性等方面的效果来复审具有特别提款权的一篮子货币。

  The deadline for completing that review is 2015。 Based on where we see the G7 countries today, we believe there’s a very strong chance that China can get the onshore version of RMB, CNY, into that basket – a real boost to the currency on the world stage。

  该复审的最后期限是2015年。根据我们今天看到的G7国家,我们相信中国很有可能使境内人民币进入那个篮子——世界舞台上真正的推动力。

  Also, the Shanghai Municipal Government has set a goal of making the city the global pricing centre for both onshore and offshore RMB financial products by 2015 and a global financial centre by 2020。

  并且,上海市政府已经设立了在2015年要成为境内人民币和离岸人民币金融产品的全球定价中心,并在2020年成为全球金融中心。

  These goals clearly set the blueprint for the internationalisation of the currency。

  这些目标明确地为货币的全球化描绘了蓝图。

  Then there is China’s work alongside the UK Government promoting London as a CNY centre, operating in partnership with Hong Kong。 Achieving this would make London the first CNY hub outside China and be a big step towards an international RMB。

  中国与英国政府正携手合作,与香港合伙经营,把伦敦打造成人民币中心。实现这个将使伦敦成为中国之外的第一个人民币中心,是人民币国际化的一个巨大飞跃。

  It is likely that, as part of this, the People’s Bank of China (PBOC) will sign a currency swap line with the Bank of England within a year, two at the most, enabling both banks to exchange a fixed amount of each other’s currencies to stabilise their own and improve liquidity。 In time, London could even set up its own clearing bank for CNY。

  传言,中国人民银行将会在一年内,最多两年,与英国央行签互换货币信贷额度,使双行能够互相交换固定的货币总额,稳定自己也提高流动性。伦敦可以及时为人民币建立自己的清算银行。

  There are plans for another CNY centre in Singapore but the Chinese authorities see this more as a regional hub。 They want Hong Kong to partner with London so that they have first-mover advantage in Europe。

  原本计划在新加坡建立另外一家人民币中心,但是,中国当局更倾向于把它看作一个区域转运中心。中国希望香港与伦敦建立伙伴关系,这样有利于在欧洲获得先行之利。

  Another sign of China’s move to make RMB a global reserve currency is that, traditionally, CNH – the offshore version – has traded at a different FX rate to CNY due to heavy regulation in mainland China。 But that regulation has now eased and the rates have converged。

  中国在采取行动使人民币成为全球性的储备货币的另外一个迹象是,传统上,由于中国大陆的强力管制,离岸人民币与人民币有不同的外汇率。但是,这项规定目前已经放松了,汇率也统一了。

  The turning point of this convergence came when the PBOC widened the intra-day trading band on the onshore CNY exchange rate in April 2012。

  促成这个统一的转折点开始于2012年4月中国人民银行放宽境内人民币交换的每日交易区间。

  The country’s leaders and the PBOC governor issued statements at the time on allowing the CNY to be traded more freely – a subtle message for a switch from a strong FX policy to a neutral or even slightly weaker one。

  国家领导人和中国人民银行的统治者发表声明,放宽人民币交易自由——隐示着从严格强硬的外汇政策切换到中性的或者甚至是有点弱的政策。

相关文章

热门专题

热门文章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热门排行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