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悦军事网

军事知识网站

华悦军事网 > 军事新闻 > 日本又在悄悄“搞事情”,联手印澳欲打压中国

日本又在悄悄“搞事情”,联手印澳欲打压中国

时间:2021-06-14 06:11作者:来源:西陆网手机阅读

下面这张图片里的,这是一条很不起眼的新闻。

9月6日出现在中国一带一路网这么个冷门网站。

西方媒体并未过多报道,热度甚至不如澳大利亚情报部门刁难中国记者。

但是,当校长看到这条新闻的那一刻,立即就把正在写的稿子给放下了。

在校长看来,无论是中印边境升级还是中澳隔空对骂,都不过是小打小闹,这个会议才是真正的杀招。

因为他剑指了中国最为倚重的核心竞争力——制造业。

制造业直接关系到国运!你别看安倍都被美国吓病了,这捅起刀子来直击要害!

世界历史上有四次制造业转移。从最早的英国转移到美国,再从美国转移到日本,然后是亚洲龙虎,最后是中国,每一次产业链的转移都是一次腥风血雨的斗争。

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号称四龙四虎的那些什么泰国、印尼,被索罗斯吃得渣都不剩,他们从发达国家弄到的那些制造业也随之失去,一蹶不振。

直到21世纪中国加入WTO之后,才变成了一艘稳定的大船,带着全世界的资本家一起玩耍。

20年后,疫情的肆虐让情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在新冠肺炎横扫全球的庚子年,世界各国第一个反应都是制造业回流。

其中叫得最响的就是美国!

可惜,特朗普吹的牛逼被曹总一句话捅穿了。

发达国家的工人根本不愿意回过头去捡起又脏又累的工作,制造业回流更是没影的事情。

一些有脑子的国家,比如日本就悄悄地拿出了自己的方案——产业链替代,用东南亚、印度来替代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中的位置,最终实现去中国化。

相较于美国人的思路,日本人的想法具有很高的可行性。资本家不会把产业搬回美国,但他可以搬到其他低成本国家呀!比如日本企业就特别喜欢把组装厂搬到东南亚。

而中国低端产业流出,也不是今年才有的事。

制造业外流这件事情,2012年后,中国就开始头疼了,只不过我们还没有到“脱实向虚”的程度而已。

中国的西部大开发,基础设施建设一定程度上拉平了中西部地区与沿海地区的交通成本,但相较于沿海地区的海运优势仍然差距甚大。一些产业链较短,人力成本敏感的产业纷纷向东南亚地区转移。

说到这里,细心的读者一定能想到一个问题:

这些产业本来就是从东南亚转移到中国的,上世纪70年代的时候,菲律宾一度是亚洲第二经济体,仅次于日本。人均GDP一度突破3000美元,把中国甩在了身后。

马尼拉被称赞为“东方纽约”,然而不过十年,辉煌幻灭,又变成了原来的模样!

四小龙四小虎为啥都成了过眼云烟?

这只能说明一个道理!

如果低端制造业真的能够在东南亚干下去,国际资本家跑来中国干什么呢?

事出反常,岂能无妖!

上面就是中国1995-2010年出口产品结构表:

十五年,中国主要出口产品就从纺织品换成了机电产品。

机电产品是重要的中间品!

纺织业转到菲律宾,机器坏了怎么办?耗材用光了怎么办?

从美国进口吗?绝无可能

从日本进口吗?贵不死你。

他只能从中国进口!

正是因为中国产业体系仍在,这些转移到东南亚的企业能够方便的从中国得到系统支持,才有近年来的“腾笼换鸟”。

证据就是中国-东盟的进出口额:

2019年,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是欧盟,进出口4.86万亿元,增长8%,占进出口总额的15.41%;对东盟进出口4.43万亿元,增长14.1%,占进出口总额的14.05%;对美国进出口3.73万亿元,下降10.7%,占进出口总额的11.83%。

东盟并非发达国家地区,GDP仅仅2.9万亿美元,消费市场规模不到2万亿,仅仅是中美欧市场的零头。凭什么他可以排到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

因为东盟进口加工企业依赖于中国工业体系提供支撑,必须从中国进口物美价廉的工业零件。

制造业没有转移到西部而是漂洋过海,不是好事。仍然与中国保持产业联系,算是好事。

在中国——东盟这个圈子里,日本人一直想插一脚,怎奈日本制造业早已是昨日黄花,对接中国可以,对接东南亚诸国,不是价钱太高,就是货不对路。

比如日本占据产业链优势的光刻胶、氢氟酸等等原料,卖给中国可以,卖给越南,他拿来当柴烧?

显然,这样的产业迁移不符合日本、美国的希望。

能不能将整个工业体系全部搬离中国呢?

问题来了,谁能接?

其实无非就是两个潜在对象,要么选越南,要么选印度。

大家不要小看越南。2020年全球GDP动辄断崖式下跌的时候,越南是唯一能够跟上中国的国家!

奥巴马的TPP方案让越南代替中国成为低端加工厂,欧盟与越南签订自由贸易协议,十万亿市场向越南开放。都说明越南这个国家有其独到之处。

政府管控能力很强,人口红利很大,离中国近,也是东南亚少数政权比较稳定的国家。

唯一的缺点是国家太小了!

人口才一个多亿,无法培养足够的产业工人。如果越南当年真的实现了印度支那联邦的目标,日本美国也不用这么纠结。

退而求其次,只能让印度上马。

但印度上马的难度比越南更大。

说到这里,大家一定以为校长要说人才的问题,其实这不是最主要的。印度没有完成基础工业化的原因不仅仅是人才问题,而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

举例说明,印度的石油储量是中国的三分之一,煤炭是二分之一,铜矿是七分之一,钾盐几乎是零(化肥相关)!

如果用进口比例计算,印度石油进口比例比中国还要大!钾肥几乎100%进口!中国21世纪之前都不怎么进口石油,可印度一直是石油和煤炭的进口国。

我们都知道,石油和矿石是值钱的,粮食是不值钱的,印度有耕地无化肥,有人口无矿藏,有钱进口设备才怪!不是因为政府无能印度才穷,而是因为他穷,政府才无能!

所以,日本开这个会一定要带上澳大利亚。

为什么?你把工业体系放印度去,两条腿的人好找,可你的石油、煤炭、天然气呢?你的电能呢?

这些东西必须从澳大利亚进口。

可问题是,自己挖的便宜还是从外面买的便宜啊?

听起来像是废话对吧?要是挖自己的更贵,那资源出口国不都得饿死。

但结论是是什么?

如果印度要承接中国的全套国际产业链,那么就得复制整套基础工业。

且不说什么人才之类的,就是原材料进口这一条就足够印度喝一壶。

中国用于资源进口的外汇是建立在经济良性发展的前提下,我们能做到别人做不到的产业规模优势,所以能赚别人赚不到的钱。

可印度没有这种条件,他的中间产物本来成本就高,就算日本要帮助他树立起整条产业链,其中端产品的价格也将超过中国同类产品。

没办法,日本低价输出技术,澳大利亚赔本卖矿石,这就是唯一的结局!

唯有如此,印度制造才能够与中国制造竞争。

要补贴多少才能竞争过中国?

这个没人能给出确切数据,只有做了才知道。但从中国煤炭与进口煤炭的平均差价来算,如果印度依赖进口煤炭发电,电力成本比中国高15%是正常的。

实际情况是,中国上网电价414.58元/兆瓦时(2019),印度工业电价100美元/兆瓦时。

仅电力成本一项,印度制造比中国制造高40.7%!

在印度企业家自己统计的成本分析中,印度制造的平均成本竟然比中国高出一大截,惹得美国网友吃瓜围观。

这个结论在意料之外,但确实在情理之中。

东南亚诸国可以分走一个分支,能源、原料成本可以少看一眼,但如果将整个工业体系搬走,这一点点的差距就不可忽视。不可忽视的差距需要用户,也就是美日等国用自己的钱去填平。

以前,这是不可能的,所以印度无论怎么折腾也没能追上中国。但是现在,有可能了!

出于打压中国的需要,发达国家有可能卖肾扶植印度,帮助印度降低生产成本。

全球资本是有限的,印度拿得多了,中国自然就拿得少了。

在这场零和游戏中,只要发达国家愿意拿出足够的肾,就能够扭曲市场,达到从中国抽离制造业的目的。

历史上,确实有过利用资本强行扭曲经济关系打倒敌国的例子,但对付中国这样的大国,从无先例。

日本人这一手行不行,或许资本已经给出答案。

希望日本人还是量力而行,毕竟输血这种事情,能把他扶起来固然好,可要是扶不起来呢?

千万别把自己给搭进去了。(铁血军事)

相关文章

热门专题

热门文章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热门排行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