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美国张嘴闭嘴比着中国,为什么?
近日,拜登发表“就职百日演讲”,多次提及中国:一会强调美国在21世纪要全力赢得同中国的竞争,一会又称要确保中国“遵守规则”。有媒体评论,拜登给美国国内政策找了个外部“推进剂”——中国。
就在不久前,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在马里兰州发表讲话时称,“如果我不能领导可再生能源革命,很难想象美国能在和中国的长期战略竞争中获胜。现在,我们落后了”。前些天,布林肯“云访问”非洲期间,也不忘“语重心长”地提醒非洲各国“睁大眼睛,小心中国”。
现在的美国,无论是制订对外政策还是国内立法,总是要把中国拿出来说事儿。从官方到民间,从学术界到媒体圈,美国正日益把中国当成“参照系”。
“比中国”成为美国民众的热门话题。
在美国家喻户晓的《彪马实时秀》3月份一期节目里,主持人马赫就美国与中国发展差距足足谈了6分钟。
他说:“中国仅用两代人的时间就建起500座城市,几乎垄断全球5G和制药业,‘一带一路’合作遍布几大洲。”
“中国用19天完成一座57层摩天大楼,43小时拆除并重建了北京三元桥,10天建成一家新冠肺炎方舱医院。相比之下,美国2009年以来每年都举办基础设施周,但几乎一事无成。一个项目往往经历撒谎、争吵、诉讼、搁置等冗长过程,最后不了了之……中国正吃掉美国的午餐。”
“美国是一个愚蠢的民族,无法赢得21世纪战争,美国已经输给了中国。”
《华尔街日报》也刊文称,中国去年的钢产量是美国的14倍,高速铁路长达4万公里,是纽约与洛杉矶距离的8倍多。报道还引述比尔•盖茨2014年的言论,称中国过去3年水泥消耗量超过美国整个20世纪的消耗量。
不夸张地说,“China”已成美国主流媒体和自媒体用来蹭热度的顶流。
▲据美国媒体报道,中美水泥消耗量对比惊人。“赢中国”充斥美国政治话语体系。
除了最近的“百日演讲”,拜登几乎每次重要公开讲话都要谈到中国。比如在上任后首场记者会上扬言,其任内“不会让中国超越美国”,后来又宣称其2万亿美元的经济重建计划是决胜中国“一代人仅一次”的大手笔。
从拜登政府的多名部长级高官,到参议院共和党领袖麦康奈尔,再到普通的民主党议员,要么把政策目标定位“赢过中国”,要么是喊话拜登要求追加国防预算应对中国,要么是提议增加外交预算以“增强对华竞争力”。
总而言之,整个美国政坛都跟中国杠上了。
“学中国”进入美国的治国理政。
相较于特朗普政府,拜登政府同样对中国来者不善,频撂狠话。不同的是,心口不一的拜登政府身体还是很诚实,玩的是“西体中用”——一边恶意攻击中国制度模式,一边又对中国治国理政之道来者不拒,在国内政策上大搞拿来主义:
拜登试图打通国家发展与对外战略的逻辑关系,提出内政即外交,外交即内政,内政和外交不再界限分明,用中国一句话就能概括——“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
拜登主张美国必须“整理好自己的屋子”,重建经济基础,推进军事现代化,恢复持久优势,以强大地位应对外部挑战,不就是中国政治哲学中的“发展是硬道理”?
拜登推崇大政府,制定国家发展长远战略规划,加大政府对国内经济、全球化和全球供应链的干预,限制企业逐利,颇有效仿中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意思。
拜登强调要把中下层民众利益诉求置于核心位置,对外行动要充分考虑美国人民和企业利益,是不是又有中国“以人为本,外交为民”那味儿了?
此外,以大规模基建带动经济复苏、发展清洁能源和绿色经济、科技创新等“拜登经济学”核心理念,是不是越看越像抄中国作业?
美国对中国如此心心念念,打的又是什么算盘?
其实,这是美国以外敌为由倒逼自身发展的一贯做法。早在中国之前,苏联和日本就已分别成为美国的参照系。
上世纪五十年代美苏军备竞赛时,美国大力渲染“美苏核战争”,吓唬民众必须做好准备随时驱车逃离家园,为出台《国家高速公路法》和实现全美高速公路大联通赢得了民意支持。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日本人均GDP超美、总量达美60%,汽车、半导体等关键产业取代美国全球主导地位。“遏制日本”、“美正迅速沦为日殖民地”、“即将到来的美日战争”等新闻头条很快全美满天飞。于是乎打着“重振美国”口号的克林顿成功上台,执政后更是对日展开强势经济打压。
今天,美国霸权内忧外患,深陷危机,难以自救。蓬勃发展的中国就成了白头鹰眼中一头好用的肥牛——既能压榨挤奶喝,又能宰了割肉吃,还能拴住当靶子。拜登曾多次说过要“治愈美国”,而不少美国人似乎也都有共识:打压中国是能让美国回光返照的一剂“万能药”。
▲ 4月8日,美国商务部工业和安全局(BIS)以参与建造中国军方使用的超级计算机、威胁美国家安全和外交政策利益为由,宣布制裁7家中国超级计算机实体。认知上,特朗普虽黯然离场,但意识形态反华攻势和“病毒源头论”等遗毒难消。皮尤研究中心今年3月份的报告显示,67%的美国民众对华持负面看法,89%认为中国是竞争对手或敌人,48%认为限制中国是美外交政策的首要重点。
芝加哥全球事务委员会去年12月发表的调查报告称,美国民众对中国的担忧仅次于对新冠疫情和国内暴力极端主义的担忧。布鲁金斯学会网站刊文认为,如果拜登政府把对华竞争作为外交政策核心,将得到美国民众的支持。
策略上,拜登希望打“中国牌”助力推进执政议程。如今的美国,政治极化已成社会顽疾,“美国反对美国”令世人唏嘘,遏制中国几乎成了民主、共和两党唯一的共识。有这样的政治气氛,渲染“中国挑战”自然成为拜登政府闯国会关和民意关的利器。
难怪新美国安全中心主席理查德•方丹称,他接触了不少国会议员,强烈感觉到今天在美国想办成事,大到贸易、科技、创新、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小到公立幼儿园免费午餐拨款,都可以拿中国说事儿。
战略上,一心维系自身霸权的美国,眼睁睁看着中国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最大货物贸易国、最大工业国、最大外汇储备国、近130个国家和地区的最大贸易伙伴,GDP更是达到了美国的70%以上,便认为突破了所谓修昔底德陷阱中的警戒线,倍感空前压力。
于是,拜登政府一面将中国定位为“最严峻竞争者”“21世纪最大地缘政治考验”,搞“竞争、对抗、合作”三分法;一面强调自身竞争力发展,说不想回到冷战和冲突。这充分说明,美国想发动“新冷战”却有心无力,只能耍耍嘴上功夫,像极了走夜路时吹口哨壮胆。
但是,也有人并不认同美国老拿中国作比较。CNN名嘴扎卡里亚就说:美国拥有的核弹头数量几乎是中国的20倍,海上战舰吨位是中国的2倍,美国有11艘核动力航母,中国只有2艘航母;美国拥有2000多架现代战斗机,中国只有600架;美国有800多个海外军事基地,中国寥寥无几,中国军费是美国的三分之一。如果中国是北约成员,定会因军费开支不到GDP的2%而遭到指责。
扎卡里亚虽然没捅破,但是意思已经很清楚了:这样的美国还要对中国一惊一乍,是不是过于神经兮兮了?
美国前白宫国安会亚洲事务高级主任贝德、卡内基基金会副主席包道格也认为,对华竞争的根本原因在国内,美国应保持自己的创新优势,重建支离破碎的政治、经济、社会基础,这才是有效方式。
中国应该如何看待被美国蹭热度?
首先还是抱着一颗平常心,根本上还是要做好自己的事情,中华不自乱,无人能乱华。
同时,全球化背景下,“脱钩”只能两败俱伤,经贸、民间和学术交流还是得搞下去,只有厚植共同利益土壤,才能防止战略误判。
当然,中国还要坚持以斗争求合作。所谓“平视外交”,就是要堂堂正正、理直气壮地给美国人划红线、立规矩。对那些依然装睡的美国人,就是要用对方听得懂的语言叫醒他们。
自豪吧,炎黄子孙,我们终于用自己的双手奋斗成了美国眼中“别人家的孩子”。面对美国“羡慕嫉妒恨”,中国自会以有容乃大的胸襟和与时偕行的智慧继续赶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