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国火箭军展开了名为“天剑”的系列实战化对抗演练,多支新型导弹旅参与其中。“天剑”系列演习,是火箭军一年一度的常态系列演习,已经连续举行了6年。演习中,由导演部根据战场需要随机抽点多个发射单元,实施集群突击或精确打击,快速连续转换部署,逐次递增演训难度,锤炼全型号连续发射、整旅火力突击、联合火力打击等作战本领。(图片来源:彩云香江)
新浪军事深度:2017年底,中国新型武器又让世界大吃一惊,美国媒体披露了中国新型东风17地地导弹测试情况,这是世界上第一种投入使用的以高超音速滑翔飞行器(HGV)为战斗部的助推-滑翔式弹道导弹,引起了媒体的高度关注,而这种令美国十分吃惊的“东风”导弹家族新成员,在2017年还有好几位。
美国“外交学者”网站12月28日称,匿名美国政府人士透露,中国近期接连进行了两次“东风17”导弹的试射。第一次试验于11月1日进行,第二次发生在11月15日。
在11月1日的试飞中,该导弹从酒泉航天发射中心升空,飞越了1400公里的距离,随后准确命中位于新疆境内的靶场,落点距离预定目标“在几米内”。
在此之前,美国媒体多次披露了代号为“WU14”的中国高超音速滑翔飞行器(HGV)测试飞行情况。在东风16B基础上研制的东风17出现,意味着这种导弹距离实用化更进一步,它比起传统的中程地地导弹具有更低的轨道高度和更强的末端机动,被认为是压制美国反导系统的“杀手锏”武器,“在几米内”,也足可见精度之高。
除了东风17,今年在朱日和大阅兵中第一次披露的东风31AG,作为火箭军新型公路机动洲际导弹,同样是此前毫无迹象突然出现的。
这种导弹采用了东风21D、东风26等新型中程地地导弹采用的“无依托发射技术”,新型8轴运输起竖发射车(TEL)的机动性也进一步提升,比起东风31A,大大降低了对预设阵地的依赖性,提高生存能力、反应速度。
比起东风31AG,也许东风41的关注度更高。这种导弹被外媒认为是中国第一种携带分导式多弹头(MIRV)的公路机动洲际导弹,是投掷能力、射程、精度全面超越东风31系列的新一代战略级“大杀器”,东风41的TEL车今年年初曾现身东北某城市,年内也进行了多次试射,甚至是进行过MIRV再入试验,很可能已经开始装备火箭军。
作为大国重器,这些“东风快递”家的新成员,以美国意想不到的速度出现和装备,也说明了中国导弹与航天工业技术革新速度超乎想象,为火箭军提供了维护国家安全利益更强力的武器。(作者署名:乌龙防务评论)
《出鞘》完整内容可扫描图片二维码关注新浪军事官方微信抢先查看(查看详情请搜索微信公众号:sinamilnews),《出鞘》每天在新浪军事官方微信完整首发,阅读往期《出鞘》请查看新浪军事官方微信历史消息,搜索《出鞘》文章请回复关键词查询,如查看本期《出鞘》,回复委内瑞拉,查看上期《出鞘》,回复英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