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悦军事网

军事知识网站

华悦军事网 > 军事图片 > 三峡大坝建成以来被威胁无数次, 到底会不会被击毁?

三峡大坝建成以来被威胁无数次, 到底会不会被击毁?

时间:2019-06-04 23:08作者:来源:西陆网手机阅读

如今的社会,可谓什么都离不开电力,一个国家每年的耗电量甚至成为衡量这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那么相应的,电力从哪里来,如何来,也就成为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在核能、风能和潮汐能这些能够发电的新能源被大规模应用前,火力发电是最常见的,但火力的缺点也显而易见,不仅效率偏低,还会造成大量环境污染,于是有些费力但相对清洁且高效的水力发电就成为首选。


水电站是非常重要的水利设施,很多国家都建成用于发电的水电站大坝,目前全球200米以上的超级大坝共有77座,在建19座,这些大坝平时都担负着巨额供电量的任务,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到了战时,这些极为显眼的人工建筑也极容易成为敌方打击的首要目标,导弹出现后更是如此。那么导弹是不是能轻易将超级大坝击毁?


在说三峡大坝之前,先看看另一座超级水坝——胡佛大坝。胡佛大坝建于“大萧条”时期,至今已有八十多年的时间,位于内华达州与亚利桑那州之间的黑峡,采用拱式混凝土重力坝设计,高221.4米,坝顶长379米,宽13.6米,坝底最大宽度202米,混凝土总浇筑量达336万立方米,坝体坚固程度绝不亚于顶宽15米,底宽124米的三峡大坝,也就是说这两座同样用混凝土浇筑起来的大坝都像山一样,只不过体积略有不同,想要击溃它们,难度也差不多。


认为大坝容易被摧毁者则以二战末期的“惩戒行动”为例。在这次冒险度极高的行动中,英国皇家空军617中队的三个组19架“兰开斯特”轰炸机于1943年5月16日晚22点,分3个编队越过荷兰和比利时抵达德国鲁尔工业区,以18米的超低空投下特制的“跳弹”,其中第一组9架轰炸机攻击默内大坝和埃德尔大坝,第二组5架轰炸机攻击佐尔佩大坝,第三组5架轰炸机是预备队,负责攻击主坝或其他备选目标。


英国人为这次行动付出惨重代价,参加行动的19架轰炸机有8架坠毁,133名机组成员阵亡56人,高达45%的战损率令皇家空军直到战争结束也没有再尝试重型轰炸机超低空攻击,然而他们的战果极为辉煌:首先崩溃的默内大坝放出1.3亿立方米洪水,下游水电站瞬间毁灭,80公里内的煤矿和125座军需工厂全部停产,淹没农田3000公顷,伤亡1200余人,德国直到当年秋天才恢复被这次轰炸击垮的交通线。


也正是这次“惩戒行动”的珠玉在前,才令各国军方开始重视攻击对手或潜在对手的水利设施,尤其是导弹和核武器出现后,更为攻击超级水坝提供了便捷而较少伤亡的办法。


但实际上,核弹对于胡佛和三峡这种200米以上的大坝很难构成有效威胁,首先是因为核弹多采用空爆的方式,冲击波对坝体的撼动很有限。以位于金沙江的溪洛渡水电大坝为例,285.5米高的坝体最大抗震达到12级,7级以下地震根本不可能撼动坝体,如果坚持用核弹攻击,至少也要200万吨级以上的核弹才可能对超级大坝构成有效威胁,而且从实战来看,这种核攻击并没有太大意义。


至于如GBU-57这种巨型钻地弹,虽然理论深度达到60米,但如果面对加固混凝土,单枚最大深度不超过10米,那最少也要10枚以上巨型钻地弹连续命中同一个点,才有可能击穿,而对于100米厚度以上的超级大坝,需要更多的钻地弹才够用。


总体而言,费那么大的劲攻击一个水利设施,即使可能会给对手造成相当的伤害,性价比也着实很低,而且容易极其对手全国性的愤怒,实在不划算,如果真的有这个实力,还不如直接攻击对方的军工中心和大城市。


相关文章

热门专题

热门文章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热门排行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