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军西部战区歼16战机飞行员的图片集中曝光,从歼16飞行员的图片可见,他们所使用的头盔似乎还比较传统,只能瞄准而不能显示信息,和“超级大黄蜂”的JHMCS头盔显示器,或F-35具有VR+AR功能的全景头盔仍有差距。(来源:解放军画报)
新浪军事深度:由于在电子信息技术领域的相对落后,俄制战斗机向来以人机界面不够友好而著称。直到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西方国家的第三代战斗机已经基本普及了“一平三下”(也就是一个平视折射显示器,三个下视多功能液晶显示器)的玻璃化座舱。
而同时期俄制第三代战斗机苏27、米格29的座舱,依然还是传统的指针式仪表显示系统,飞行员在紧张的空战中需要低头从密密麻麻的仪表上读取空情信息,然后操作复杂繁琐的按键开关来完成各种战术功能,实在是感到压力山大。
海湾战争期间,伊拉克军队的米格29从截获目标到发射导弹需要按动多达十几个按钮,美军的F16则只需要按动三个按钮,谁能够更好地把握先发制敌的战机可谓是一目了然。此时中国军队装备的都是老式俄制战斗机的仿制品,与国际先进水平之间的差距那就更大了。
1992年我国从俄罗斯引进了苏27SK/UBK,开启了列装第三代战斗机的序幕。作为我军最先进的战斗机,苏27SK/UBK的座舱看上去就像是一个“钟表店”,唯一比较高级的设备就是仪表盘右侧有一台阴级射线管简易显示器,可以显示飞机所在的方位。
此后我国对苏27进行了许可生产、仿制改进,并赋予了国内的型号编号——歼11,不同批次的歼11国产化程度逐渐提高,雷达航电设备也有所升级。歼11后期型号的座舱将原有的阴级射线管简易显示器替换成了液晶显示器,另外在仪表盘右侧的遮光板上方额外增加了一台液晶显示器,能够显示火控参数、电子地图等较为全面的信息,尽管充满了浓浓的山寨味道,不过只要能够提高战斗力,造型土气一点儿也没有什么关系。2000年以后我国又进口了更加先进的苏30MKK/MKK2,座舱界面总算是初步实现了玻璃化。
近年来,侧卫家族的最新成员苏35、歼16相继加盟中国空军,其中苏35代表了目前俄制战斗机的最高水平,用两块超宽屏幕的液晶显示器取代了几乎所有的机械仪表,不过被依然还在使用的老式折射平显拉低了时髦值,这是西方国家向俄罗斯禁售衍射平显的结果。
歼16则一步到位地装备了足以比肩F35的综合座舱信息显示系统,使用一整块全景式的液晶显示屏幕,通过不同的区域划分来显示不同的信息参数,飞行员坐在战斗机座舱内就如同置身于一个超豪华版的“家庭影院”一般,
不仅具备无以伦比的全向姿态感知能力,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任意切换放大显示图像,输入界面既可以采用触摸式输入也可以采用按键式输入,大幅提高了飞行员下达战术指令的效率。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侧卫家族终于在中国发扬光大,更是在传统弱项上取得了与世界顶尖水平同步的辉煌成就。(图为网曝歼16新式座舱)(作者:利刃/刻雨无痕)
《出鞘》完整内容可扫描图片二维码关注新浪军事官方微信抢先查看(查看详情请搜索微信公众号:sinamilnews),《出鞘》每天在新浪军事官方微信完整首发,阅读往期《出鞘》请查看新浪军事官方微信历史消息,搜索《出鞘》文章请回复关键词查询,如查看本期《出鞘》,回复普京,查看上期《出鞘》,回复俄罗斯海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