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芬兰陆军防空部队进行了防空实弹射击演习。提到芬兰,就不能不提芬兰和俄罗斯之间的“特殊关系”。
去年7月1号,正在芬兰进行工作访问的俄罗斯总统普京在两国元首联合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表示无论芬兰是否加入北约,俄罗斯都将尊重芬兰的选择,但芬兰一旦加入北约则意味着芬兰的国防丧失了独立性,因此俄罗斯也将调整自身的军队部署。
不用笔者解释,国内媒体已经用“敢加入北约你试试”,把这个表态翻译成了大白话。自2013年年底乌克兰危机爆发以来,俄罗斯同欧盟的关系一直处于冷却之中,作为欧盟成员之一的芬兰自然也不例外,而普京不顾东道主的颜面而如此“坦率”地警告芬兰,在外交场合也不多见。
普京的此次的表态虽然很强硬,但也表明了他对俄芬关系的重视。这也使得俄罗斯和芬兰站后几十年的“特殊关系”再一次出现在了人们的视野当中。虽然芬兰从一万年前开始就有人类居住,但长期以来一直是只有原始社会的荒蛮之地。直至瑞典人开始统治芬兰,芬兰才开始走向文明化。
因此时至今日,瑞典文化在芬兰仍然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连“芬兰”这个名字都来自于瑞典语 “Osterland”(意为“东部边陲”,芬兰语当中的芬兰被称为“Suomi”并不广为人知),可见瑞典对芬兰影响之大。但是真正对芬兰立国起决定作用的,还是俄罗斯。
1700-1721年,俄罗斯和瑞典爆发了“北方大战”,战败的瑞典被迫将芬兰维堡等地割让给俄罗斯,其后俄罗斯又占领了芬兰大片土地。芬兰分裂促成了芬兰人民族意识的觉醒,而俄罗斯在其所占领的芬兰地区实行瑞典的法律,使芬兰地区异于俄罗斯其它地区,无形中又强化了这种民族意识。
1809年,沙皇亚历山大一世占领整个芬兰,芬兰四阶级会议宣布向沙皇效忠,成立了芬兰大公国,一个近代的芬兰雏形诞生,而1835年芬兰语史诗 《卡勒瓦拉》问世,奠定了芬兰语在芬兰的地位,至此,芬兰完成了现代民族四要素的构建。因此客观上讲,现代芬兰是俄罗斯一手缔造出来 的。
由于芬兰长期与俄罗斯内陆制度迥异,并保持了相当大的独立性,因此在俄国1917年革命的风暴中芬兰摆脱了俄国的统治获得独立,然而,芬兰的独立果实很快 被俄国和芬兰的上层反动势力篡夺。沙皇特务出身的芬兰人曼纳海姆组织白军,扑灭了1918年布尔什维克领导的社会主义革命。
独立后的芬兰在二战结束前长期 奉行反苏反共政策,比如1929-1932年曾经发生过针对苏联和共产党的,具有法西斯性质的Lapua运动。而苏联也对芬兰的反苏行为进行了报复,比如 逐渐禁止芬兰船只在拉多加湖和芬兰湾之间通行(当时拉多加湖是苏联和芬兰的界湖),使芬兰的经济遭受打击。
双方的小打小闹日益升级,终于,在1940年由 于卡累利阿地峡之争爆发了苏芬战争,尽管苏联付出了惨重代价,但最终还是达到了其夺取卡累利阿地峡的目的。后来芬兰以此投靠纳粹,在苏德战争时期发动所谓 “继续战争”,不仅企图收回卡累利阿地峡,甚至还企图占有整个卡累利阿地区。
站错队加贪心不足蛇吞象的结果自然不好,1944 年,二战局势日益明朗,芬兰被迫与苏联签订了莫斯科协定,不仅退还了1940年后占领的全部苏联领土,还将贝柴摩省割让给苏联,将波卡拉-乌德地区租给苏联50年,这份协议在1947年巴黎外长会议上被固定,芬兰可谓“赔了夫人又折兵”。
但是,苏联与芬兰的较量赢得并不轻松,1940年苏芬战争,苏联损失20万兵力,被迫进行全国动员,“继续战争”当 中苏联更是死伤了50多万人,这使得苏联意识到控制芬兰可能得不偿失,双方谁都不可能消灭对方。
在这种情况下,苏联和芬兰在冷战后建立起来了一种既不结盟,又不对抗的“特殊关系”, 1948年双方签署了《芬兰-苏联友好合作互助协定》,规定苏联对芬兰的内政有一定的干预权,芬兰对苏联负有政治经济义务,芬兰境内不得有反苏活动,芬 兰拒绝参加北约和马歇尔计划。
而作为回报,苏联没有改变芬兰的固有社会制度,甚至于1956年提前归还了强租芬兰的波卡拉-乌德地区,并将苏芬关系当作欧 洲不同社会制度国家“和平相处”的典范,而这对当时两大阵营剑拔弩张的欧洲来说确实非同寻常。
苏联解体后,有事后诸葛亮人士宣称芬兰“离天堂太远,离俄罗斯太近”,暗示这种政治安排让芬兰仰人鼻息。但由于这种“中立”地位,芬兰 可不用供养大量的军队,可借此拒绝外国军队进驻,事实上在维护芬兰国家主权的同时减小了芬兰的国防压力,使芬兰可以安心发展经济。
而芬兰的中立地位也使之成为东方 阵营和西方阵营进行沟通和交流的平台,这无疑提高了芬兰的政治地位。因此芬兰并没有因为离俄罗斯太近而离天堂太远,而是公认的世界最发达国家之一。芬兰在战后实现长足发展,水平居世界前列,这种“特殊关系”的政治安排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正因为如此,即使是在1991年苏联解体后,芬兰才于1995年加入欧盟,并且至今都不是北约成员国。但自2013年乌克兰危机,俄欧关系遇冷以来,芬兰同欧盟其它国家一道加入对俄制裁,目前还表现出了加入北约的意向,很显然,芬兰的这种中立立场出现了松动。
芬兰的中立立场出现松动并非毫无道理的没事找事。首先,俄罗斯是芬兰的前宗主国,再加上历史上两国时有龃龉,冷战时苏联又借助其优势地位对芬兰有所压制, 虽然并没有耽误芬兰的和平发展,但芬兰肯定不喜欢这种寄人篱下的生存方式。
其次,现在的俄罗斯没有压倒性的力量去干涉芬兰的“选择自由”。第三,乌克兰危机已经演化为局部战争,欧洲和俄罗斯之间爆发冲突的可能性在上升,芬兰自然会担心自身的安全。这些理由可以支撑芬兰在对俄立场上同欧洲国家走得更近,也可以为芬兰加入北约提供论据。
芬兰加入北约,允许北约驻扎在芬俄边界上,这将使俄罗斯一下多出上千公里的武装防线,更遑论这条线后面是彼得堡,摩尔曼斯克这样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城市,一旦爆发冲突,芬兰必然首当其冲。因此芬兰加入北约,不但不能使北约保护自己,甚至还有可能“引火烧身”。
芬兰在没有加入北约之前,并没有受到俄罗斯的军事威胁,两国和平共处。而现在俄罗斯不可能对芬兰产生类似苏联那样的威胁,相反,芬兰加入北约,出了破坏北欧地区的战略平衡,制造新的紧张点之外毫无用处。(来源:观察者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