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悦军事网

军事知识网站

华悦军事网 > 军事图片 > 赶紧造运20替换他们!中国空军的伊尔76运输机

赶紧造运20替换他们!中国空军的伊尔76运输机

时间:2020-04-12 06:01作者:来源:手机阅读

伊尔76是前苏联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设计制造的四发大型军民两用战略运输机,目前仍是中国主力大型运输机。希望未来运20能够提高生产速度,尽快替代伊尔76的地位。(来源:Ds走近哈佛)


伊尔-76作为军事运输机研制项目于上世纪60年代末提出并开始设计。由于安-12作为苏联军事空运主力已经显得载重小和航程不足,苏联为了提高其军事空运能力,急需一种航程更远、载重更大、速度更快的新式军用运输机,


于是决定研制这种在外形和载重能力都类超过美国C-141重型运输机的伊尔-76,以弥补苏联军事空运能力的不足。


伊尔-76是世界上最为成功的一款重型运输机,至今以来已有超过38个国家使用过或正在使用伊尔-76,共有超过850余个营运者。苏联(俄罗斯)是最大的军用国,乌克兰和白俄罗斯是最大的民用版使用国。


实际上伊尔-76对起落架和发动机设计就比C-141还要优秀。第一架伊尔-76原型机于1971年3月25日在莫斯科中央机场首次试飞,同年5月27日在第29届巴黎国际航空博览会上公开展出。


1974年由苏联空军航空运输司令部进行验收鉴定,认为飞机达到要求。试飞持续到1975年结束,尔后投入批生产并交付部队和民航。到1992年初,共生产700多架,年产量在50架以上。伊尔-76运输机1975年结束试飞,尔后投入成批生产,并交付部队和民航使用。


伊尔-76机身为全金属半硬壳结构,截面与安-124不同,基本呈圆形。机头呈尖锥形。机舱后部装有两扇蚌式大型舱门,货舱内有内置的大型伸缩装卸跳板。机头最前部为安装有大量观察窗的领航舱,其下为圆形雷达天线罩。采用全金属多梁破损安全结构悬臂式上单翼。


上单翼不阻碍机舱空间,后掠角不变,1/4弦线后掠角25°。机翼包括一段中央翼板,两段内翼壁板,两段外翼壁板。副翼为静态质量平衡式,并有两段三缝后缘襟翼,共有16个扰流片。整个机翼前缘共有10段前缘缝翼。


全金属半硬壳式机身的截面基本呈圆形,前机身有两扇舱门,后机身底部有两扇蚌壳式舱门,向下开的中间壁板可作为货桥。


动力装置为4台索洛维耶夫设计局生产的D-301M(俄文代号:Д-30K)涡扇发动机,分别吊装在两侧内翼之下,单台推力117.6千牛。每台发动机都装有蚌壳式反推力装置。内翼和外翼前后梁之间为整体油箱,总燃油量81830升。


Д-30K是前苏联索洛维也夫设计局在Д-30的基础上改型研制的前苏联第一种大涵道比涡轮风扇发动机。尽管其编号与Д-30相近,但要大得多,两者之间没有多少通用零件。基本型Д-30KY于1974年取代HK-8-4用于伊尔-62M旅客机。


Д-30KYⅡ降额到10400daN,可保持到ISA+15℃。Д-30KП推力为11770daN,可保持到ISA+15℃。1980年KП型被KПⅡ型取代,但后者推力可保持到ISA+23℃。


伊尔76是前苏联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设计制造的四发大型军民两用战略运输机,目前仍是中国主力大型运输机。希望未来运20能够提高生产速度,尽快替代伊尔76的地位。(来源:Ds走近哈佛)


伊尔76是前苏联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设计制造的四发大型军民两用战略运输机,目前仍是中国主力大型运输机。希望未来运20能够提高生产速度,尽快替代伊尔76的地位。(来源:Ds走近哈佛)


伊尔76是前苏联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设计制造的四发大型军民两用战略运输机,目前仍是中国主力大型运输机。希望未来运20能够提高生产速度,尽快替代伊尔76的地位。(来源:Ds走近哈佛)


伊尔76是前苏联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设计制造的四发大型军民两用战略运输机,目前仍是中国主力大型运输机。希望未来运20能够提高生产速度,尽快替代伊尔76的地位。(来源:Ds走近哈佛)


相关文章

热门专题

热门文章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热门排行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