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德国因战败受到《凡尔赛和约》的严厉制裁,国家陷于民族屈辱、经济萧条、社会混乱的严重局面。1929年建立的魏玛政府无力偿付巨额的战争赔款,又承担着左翼和右翼两股势力的轮番攻击。在这样的双重困境下,德国又迎来了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经济大萧条。此时全德已经有300万失业工人,到1931年9月这一数字增加到了435万,在1932年冬季到1933年则达到了骇人听闻600万。这些统计数字所显示的真正含义,是两个德国家庭中就有一个人在经济危机中失去了工作。此时德国同美国一样,街头到处都是精神沮丧和出离愤怒的失业工人,这场波及全国的大萧条使社会充斥着紧张与不安。就在这时,一个人的眼中却闪烁着兴奋和狡诈的目光,正如一场历史大戏已经准备好了舞台和观众,让他苦苦等待上台表演、攫取权力巅峰的机会终于来了。此人正是阿道夫·希特勒,一个出身下层擅长街头演讲煽动的野心家。
纳粹宣传画《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元首》
阿道夫.希特勒(1889--1945 ),德国纳粹党领袖,“第三帝国”元首。原籍奥地利,青年时代曾辍学流浪,一次大战时参加德军,负过伤,得过奖章,从列兵升为下士。战后他组建纳粹党,1923年发动政变,事败入狱后撰写了《我的奋斗》,阐述其反动思想。出狱后他大力煽动民族复仇主义、民族沙文主义狂热,扩大了势力。1933年他被任命为总理,实行血腥法西斯恐怖统治,以后进一步大权独揽,建立了“第三帝国”,并自任国家元首兼总理,武装部队最高统帅。希特勒上台后即撕毁《凡尔赛和约》,扩军备战,重占莱茵非军事区,武装干涉西班牙,同意、日结成法西斯集团。吞并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1939年9月入侵波兰,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很快占领欧洲多国,1941年6月他下令进攻苏联。他当政时对占领区人民大肆掠夺,奴役和虐杀,对犹太人、吉普塞人和斯拉夫民族实行“种族灭绝”,罪大恶极。1945年4月,在纳粹德国最终战败之际,希特勒自杀身亡。
当德国魏玛政府因偿还战争赔款的“杨格计划”出台而饱受攻击时,德国纳粹党迅速利用这次机会登上了支持右翼的新闻媒体,开始了对自身主张的大肆宣传,而希特勒的交际圈也随之拓宽,其身影频频出现在德国的达官显贵中间。他很清楚,这时候大力宣传“黄油”和“面包”,宣传民主和平等,宣传无阶级的社会乌托邦理想和民族危机感,是顺利获取共鸣和同情,引发其他发声器帮助自身宣传的最好做法。
希特勒借鉴和发展了德国著名的“铁血宰相”俾斯麦的铁血演讲,在《我的奋斗》中声称要用剑为国家夺取土地,用犁为人民耕种这些土地,在领土扩张的同时提升人民的生活水平。他用“犁”和“剑”作为自己“胡萝卜加大棒”政策的注释,借用经济危机中人们对失业和贫困的不满,提出建立无阶级无差别的乌托邦的构想,宣传不劳动者不得食,发动战争就有面包的所谓真理,另一方面,他通过唤醒德国对一次大战的战败记忆,以国家主义、民族主义来煽动民众,极力鼓吹对外战争以复仇。他还大力宣扬“日耳曼民族优等论”,把犹太人、斯拉夫民族贬斥为“劣等民族”,以此鼓吹“第三帝国”统治世界的宿命论,从而一步步实现他的个人野心。
希特勒曾针对宣传海报谈到,要把海报着上鲜艳的颜色,让人看后留下永远难忘的印象。并叫嚣“我们要精选一个新的统治阶层,这个阶层不知温和为何物;这个阶层将认识到自己属于优良种族,因而有权统治别人;这个阶层将毫不动摇地夺得并巩固它的统治权。”他在群众集会上一再狂呼:“要用刀剑去征服土地!无论谁胆敢对我们这一切行动加以阻挠,我们就要把他撕成碎片!只有当德国重新用它自己的刺刀来保卫自己的时候,我们的权力才能获得保护。”在当时的一组宣传海报中,非常鲜明地体现了希特勒的这一思想。
粉碎一切大德意志帝国的敌人
反对布尔什维克的海报,表现出对共产党人的仇恨。
希特勒在蛊惑宣传中,对饱受大萧条摧残的德国人民表现出感同身受的同情心,并给予他们各种承诺。他煽动军队和工人,鼓吹战争和他的“国家社会主义”(实为纳粹主义),扬言能带给他们取得民族振兴的胜利战争和消除失业,将那时的德国人拖向越陷越深的复仇欲与偏执中。为配合希特勒竞选,纳粹的宣传机器无所不用其极。在1932年一年时间里,纳粹党在德国的大街小巷里,贴满了大约100万赞美歌颂希特勒、为其捞取选票和政治资本的宣传海报。在这些五颜六色的海报里,希特勒俨然是拯救德国的救世主,不仅得到兴登堡元帅的赏识与信任,更是受到亿万德国民众的顶礼膜拜。
兴登堡深切地需要选择希特勒作为帝国总理,你也应该投他一票。
当时,以兴登堡、鲁登道夫为首的德国上层军官出于对战败的复仇情绪而站到纳粹一边,军队的支持为希特勒登台提供了保障。此外,纳粹的美丽谎言也为多数民众所接受,成为希特勒及其纳粹党在民主体制下粉墨登场,取得政权的群众基础。这正如潘多拉盒子里的魔鬼,当希特勒狂热释放魔力的同时,也催生出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死亡人数最多的战争和人类有史以来最大,最残酷,组织化程度最高的屠杀。
纳粹上台前后抛出那些极具蛊惑麻痹作用的宣传海报,使军国主义、“大日耳曼主义”、反犹太主义和种族优越感等变态心理在德国滋生蔓延,甚至极度膨胀,这为希特勒上台和进而发动侵略战争奠定了精神基础。
1933年左右的海报——“光芒万丈,德国万岁”。
鼓励公民投希特勒一票的海报。“元首,我们愿意跟随你!”
希特勒的“胡萝卜加大棒”——恶魔的兴风作浪
1933年3月国会选举,是德国人的最后一个投票选择机会(翌年希特勒成为元首后再也没有真正的民选,无人再敢投反对票。)。这张纳粹海报上的是兴登堡总统和希特勒总理的照片。上面写着:“如果你们团结并且忠诚,那么帝国是不会被摧毁的!”
宣传希特勒《我的奋斗》一书的海报,声称已卖出400万本。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