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12月22日报道 台湾《联合报》12月21日发表社论称,“四大公投”失败后,国民党下一步将更艰险。全文摘编如下:
国民党“四大公投”皆败,“找战犯”的怒吼再起。“公投”开票还没结束,新北市长侯友宜的脸书已被灌爆,要求他退党。国民党主席朱立伦和号召“战斗蓝”的赵少康都呼吁“别找战犯”,但蓝营基层的怒气恐怕不会太快止息;国民党必须检讨战败的原因和责任,也急需团结止血。接下来,台中市第二选区民意代表补选及林昶佐罢免案都是硬仗,明年台湾地区地方选举目前就得布局,没有苟且内讧的空间。
国民党这次挫败,主要症结就是一味相信“民调的民意”,以为自己站在优势那方,却忘了如何催出民众,将支持的民意逐一实现为“选票的民意”。因此,只见国民党中央好整以暇坐待胜利从天上掉下来,却不积极整合应战,也未助民间提案一臂之力。更严重的是,任由地方诸侯各行其是、自立标杆,以致不断被对手见缝插针,成为“公投”破口。即使有民众党“二好二坏”的助攻,但投票回归蓝绿基本盘后,不团结的国民党对决民进党仍然惨败,在野阵营同遭民进党强力碾压。
“四大公投”分属不同领域的公共政策议题,在正常的政治中,原应鼓励民众积极表达自主意愿。但民进党的策略将之操作成“政党对决”,喊出“四个不同意”;但国民党随即以“四个同意”应战,陷入战略陷阱。
最后,连“反莱猪”、“护藻礁”这样的议题都无法过关,可见岛内民众对蓝绿对峙已完全兴味索然。试想,如果国民党战略对准“投票率”,集中主攻“莱猪”议题、副攻其他议题,让岛内民众感到“公投”与自己切身相关,不仅能拉高投票率,某些“公投”案能过关也说不定。
这次“公投”,民进党赢得固不光彩,国民党却输得凄惨。原因是,一场蓝绿对决的硬仗下来,国民党会发现自己的“基本盘”不过尔尔,厌烦蓝绿恶斗的中间选民都选择袖手旁观。这个现象是国民党必须深切认识的残酷现实。亦即,如果国民党不在组织动员上加强与社会的联结,积极向外拓展触角,如果不在大战略上修正自己的定位,却只想靠着“美好从前”的记忆来召唤民众认同,乃至夺回执政权,恐怕都是徒劳。
再看党内团结的问题。侯友宜、卢秀燕、林姿妙等地方诸侯都因选区的特别考虑或连任需要,而难以表态;对此,国民党中央应该可以理解,让他们保持局部的自主。然而,这并不能成为他们故意唱反调,乃至泼“公投”冷水的借口。事实上,如果战略考虑周全的话,国民党中央可以安排他们在不同议题上发言,化解支持者的疑虑,而不是放任他们冷漠以对,让外界猜疑。
从这点看,国民党主席朱立伦的领导及整合因应,明显火候不足,失去了大局观念。因此,他事后呼吁大家不要找“战犯”,是避重就轻,无法让人信服。败阵的国民党,难道不需要听取各方意见务实检讨一番?
国民党可以继续批评这场“公投”是不公平的竞争,蔡英文当局如何滥用资源,并指责蔡英文带头散布假信息,但都无法改变自己的败局。面对一个践踏民意、没收民权的当权者,国民党不要指望蔡英文当局会虚心收敛;相反的,民进党只会因反对党的荏弱而愈发予取予求、肆无忌惮。国民党如果不彻底检讨、团结奋进,民进党一个“蓝绿对决”策略加上一句所谓“抗中保台”口号,就可以让国民党瘫痪。更艰险的下一步,国民党准备好了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