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美国海军第一飞行与测试中队近日在E-2D“先进鹰眼”预警机上完成了一次具有里程碑式意义的创举。
借助空中加油,第一飞行与测试中队用E-2D刷新了鹰眼家族的最长航时记录——足足8小时有余。拜空中加油能力所赐,现在的E-2D能够执行任务的总时长翻一番达到了7个多近8个小时。
这一进步对于美国海军而言实在称得上是一大喜讯,毕竟,E-2D的滞空时间长短可是关系到美军航母编队的生死存亡的。
没有先进鹰眼在空中帮助预警敌情,美军航母编队就有可能在未来的海上冲突中遭到“东风”的席卷。
E-2D是美国海军现役最先进的一型舰载预警机。该机于2007年首飞成功,首架量产型E-2D于2010年交付。
E-2D目前有75架订单,全部交付完成后,美军将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继续保持着全球第一的舰载预警机部队。
尽管在外观上仍然维持着鹰眼家族成员的基本原貌,但E-2D的内在却早已是另有乾坤。其中尤其值得说到的,是洛马公司为E-2D专门研发的AN/APY-9型机载雷达。
该雷达采用了独特的机械/电子混合扫描机制,它对高频波段雷达信号比一般的机载雷达更为敏感,这就意味着E-2D更容易在空中察觉到像歼-20和苏-57这类的隐身飞机。
尽管性能不俗,但E-2D并非没有缺陷。对于美军航母编队而言,E-2D最让人难以忍受的就是它那过短的滞空时间。
早期量产型E-2D最多只能在空中停留4至5个小时,如果美军航母编队想要支撑起一把能够不间断运转的预警防空伞,就至少需要4架E-2D陪着连轴转。
而这种理想情况在实际条件下是很难达到的。更常见的情形是,1至2架在特定时段留在空中警戒敌情,而其他时间里航母编队则尽可能躲得远远的。
而从2016年开始的新一轮E-2D升级计划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这一困局。升级后的E-2D具备空中加油能力,而且还对乘员的工作环境进行了优化。
这一切都是为了让E-2D能够飞到更远的地方,又或者是更长时间的停留在空中执行任务。E-2D的活跃范围越宽、时间越长,美军航母编队的安全就越有保障。
美国海军之所以如此看重E-2D的制空时间和航程远近是有深刻原因的。这边的“东风”系列反舰弹道导弹已将打击半径扩大至5000公里,第二岛链几乎全部被涵盖其中;
那边的“匕首”空射弹道导弹配合米格-31截击机,也能将作战范围延伸至好几千公里。
如此距离实在是叫传统的鹰眼鞭长莫及。东风也好匕首也罢,它们在进入高超声速状态后抵达敌方阵地的时间将大为缩短。
如果美国海军在战时还想用4架鹰眼连轴转的方式来支撑起航母编队的预警防空伞,那让人有机可乘的空隙也就太多了。
相比之下,增加每架E-2D的滞空时间是一个更为简单有效的办法,虽然这也不能彻底保证航母编队的安全。
美军要紧E-2D的滞空时间多少也说明了一些问题,即依靠航母编队同对方在敌优势区域争夺制海制空权正变得越来越困难。
航母的优势在于其机动性和远距离打击能力,可要是对方的反舰导弹已经可以赶上乃至是超过航母舰载机的作战半径了,那这笔账可就不那么好算了。
为E-2D增加空中加油能力只是一个开始,为了保证航母编队的安危,美国海军往后恐怕还有得往里头砸钱。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