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以来,加拿大频频与中国作对,在多个方面不断唱着反调。去年十二月,加拿大跟随美国指令,无端逮捕了华为副董事长孟晚舟,至今已有一年之久,中方曾多次严厉警告,并要求加方放人,但加拿大政府却把警告当成耳旁风。不仅如此,不久前加拿大更是多次插手香港事务,并充当美国的马前卒,导致中加关系再次陷入冰点。如今加拿大又开始挑事了。
据加拿大媒体12月10日报道,加拿大国会以171票赞成对148票反对通过决议,批准设立一个特别委员会,以全面检视审查加中关系,涉及经济、法律、安全和外交等多个方面。其中,保守派外交事务发言人艾林·奥图尔指出,当前中加关系的困局归咎于特鲁多对中国过于“软弱”,并指责“政府在安全和贸易问题上犯了严重的错误”,应设立特别委员会全面检视对华关系。在决议通过后,奥图尔还对特鲁多撂下狠话,称会弄清楚总理在处理对华关系时为何未能维护国家利益。此外,保守党人士还在国会质询,要求特鲁多政府放弃对亚投行的2.5亿加元投资,并反对使用华为技术建设加拿大5G无线网络。这种做法无疑是对中国的挑衅行为。
事实上,针对当前中加关系,外交部发言人耿爽曾明确指出:当前中加关系遭遇严重困难,责任完全在加方。中方希望加方及早采取措施,推动中加关系早日重回正,中方敦促加方反省错误,认真对待中方的严正立场和关切,立刻释放孟晚舟女士平安回国,并以实际行动来推动中加关系早日重回正轨。然而,就在我国不断警告后,加拿大反而越发变本加厉了。
就在9日,加拿大多名议员会晤了所谓的“香港代表”。其中有两名加拿大参议员莱奥豪萨科斯和吴青海正计划提出一项动议,推动加政府对中方进行所谓制裁。对此,中国驻加大使丛培武明确警告称:如果加拿大议会通过类似动议,就是在干涉中国内政,并强调加拿大在香港问题上不要追随美国,支持所谓的“香港示威者”,否则将对中加关系带来“严重损害”。
丛培武明确表示:中加关系发展的一条十分重要的原则就是相互尊重、平等相待。“我们希望加方进行深刻反思,采取实际行动推动中加关系重回正轨,这也是加新政府的任务。”奉劝加方,尽早反省错误,停止干涉香港事务,立即释放孟晚舟回国。
中国与加拿大的关系还不够糟?
加拿大有些人还想把中加关系,搞得更糟糕!
甚至,还有些人想在加拿大议会,推出加拿大版的所谓“香港人权与民主法案”。
他们会怎么操作呢?加拿大议会中一个新的特别委员会,很可能将成为他们的工具。
由于在今年10月大选中,加拿大现任总理特鲁多所在的自由党失去了议会多数席位,反对党则借机开始向特鲁多政府“发难”,称加政府在对华政策上还是软,施压特鲁多在对华问题上采取更强硬立场。
在当地时间12月10日,加拿大国会批准成立一个特别委员会,其肩负的职责是“全面检视与中国的关系”,涉及领事、经济、法律、安全和外交等方面。
乍听上去,这个特别委员会在中加关系上涉及的领域非常广。
有一些熟悉加拿大事务的人士分析说,这已然成为特鲁多连任加拿大总理后,首项国会败绩。反对派在议会中撺掇,借“?I卫加拿大公民利益”名义,通过成立这个特别委员会,目的就是想影响中加关系。
但是,这个举动很可能会让本就问题未解的中加关系,雪上加霜。
特鲁多带领的执政自由党在上月选举中,保住了国会中157个议席,虽是最大党,但所得议席不过半数,必须联合其他党支持,方能维持执政党地位。在野保守党议员趁这个机会,提出成立“特别委员会”,以审视有关中加关系的议案。
最后,在171票赞成、148票反对的情况下获得通过。自由党议员认为,现有委员会已能处理对华关系,成立特别委员会将令中加争拗恶化。
这个“特别委员会”究竟将发挥什么样的作用?
根据刀哥的了解,这个委员会将由12个国会议员组成,他们可以就中加关系举行听证会,邀请不同领域的人士,就不同的热点问题和事件,对加拿大政府在具体某个事务上的对华政策和立场展开影响。
平台本身并无“颜色差异”,最关键的是利用平台的人。显然,有些人已经心怀鬼胎。
比如,加拿大保守党外交事务发言人奥图尔说,“委员会将显示总理杜鲁多面对北京?I卫加国公民权利时有多失败”。奥图尔将中加关系的困局,归因于特鲁多政府的“软弱”,声称“政府在安全和贸易问题上犯了严重的错误”。
而一些加拿大的反华势力更是想借此机会,推动加拿大通过类似美国的“香港人权与民主法案”。
在修例风波中一直在加拿大跳来跳去的“港加联会长”冯玉兰宣称,届时会与加拿大保守党和新民主党合作,推动公民社会参与讨论和检讨,希望借此“推动加拿大通过‘香港人权与民主法案’或马格尼茨基人权问责法的法律”。
从目前看,在加拿大国会通过动议后,这个特别委员会的首次会议,很可能在明年1月20日举行。
这个新成立的机构的职责被定义为“再审视”中加关系,从加拿大媒体的看法分析,这种审视有可能是往负面方向去“审视”的。这将挤压特鲁多政府本已不剩多少的对华政策灵活空间。
执政的加拿大自由党成员、国际发展部部长古尔德(Karina Gould)则表示,现有的委员会已经在处理与中国的关系。加总理特鲁多也曾强调,没有必要升级与中国的争端。
而保守党人士还在国会质询,要求特鲁多政府放弃对亚投行的2.5亿加元(约13.2亿元人民币)投资,并反对使用华为技术建设加拿大5G无线网络。
目前,美国正在致力于与其盟友协调一致的对华政策。在欧洲方面,这种努力看来在一些方面吃了鳖,而加拿大议会一些议员的举动,看来是主动在往美国的脸上贴。有专家向刀哥透露,这反映出美加议会沟通联系是顺畅紧密的,是在跟美国的对华政策对表。
不妨假设,如果美国在台湾、香港问题上与中国的立场进一步走远,加拿大会选择站哪边?
除却“老大哥”的压力,加拿大内部社会问题也是一大诱因。从2013年开始,加拿大GDP实现三连跌,近两年稍缓了一口气后,今年又不行了,营商环境排名和外部投资持续下降。对这样一个多元移民国家来说,经济好的时候你好我好大家好,经济差的时候,民粹主义和社会分裂、国际问题和国内问题就会搅拌在一起。
早在2012年,就有加拿大民调将中国列为加拿大“最大的安全威胁”,你很难想象一个在华为事件以前除了羽绒服之外很少在中国公共舆论中出现的国家,居然会觉得我们是威胁。这除了有长时间的意识形态影响之外,政客嘴冲着国外,心里打着国内算盘的所造成的影响力也是不可忽视的。
这种情况在今后的西方社会可能越来越多。
在新中国外交史上,中加建交的时间早于中美,那些年,加拿大可不是观望中美风向中的美国小弟。1968,时任自由党党首特鲁多上台,他干了一些“美国不同意、也不喜欢的事,就算是老虎尾巴也要扭它一下”,其中之一就是要争取与中国建交,并致力于使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这个老特鲁多是现任加拿大总理特鲁多的父亲。
我们常说,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怎么深刻理解这句话,加拿大的例子或许就摆在眼前。
当然,在国家的核心利益面前,我们必须坚守。同时,我们更希望多一个朋友,而不是多一个对手。加拿大一些右翼保守政客想把加拿大变成中国的另一个对手,我们则需要更全面更智慧地去应对。
这次新机构成立,一些所谓“港人”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从大的范围来说,他们也属于华人。以往我们国内对于加拿大华人群体,舆论上一直是把他们作为一个整体看待,鼓励他们积极在当地国参政议政,倾向于把他们从政作为推动中国与当地国友好的积极力量。
尤其是在加拿大人数众多的华人群体更是如此。
随着信息传播的迅速和人员交流的频繁,国内对海外华人的认识也在复杂化,大家看到,原来并不是所有华人都是同一颗中国心,也有“恨国党”以及“骗国党”,尤其是网络舆论对海外华人的印象整体在往负面方向走。
“海外赤子”与“恨国党”,哪个才是海外华人的真面目?刀哥觉得,毛主席说的凡事要一分为二、实事求是,是真理。
实际上,华人群体在华为一直是复杂而分散的。1997年回归以前,香港曾有一拨移民潮,加拿大温哥华定居成为他们的首选之地,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列治文又有“小香港”之称。这些人作为华人中的“新移民”,其中一些人的政治倾向必然与“老移民”有所不同。
要用一个统一的策略和态度去对待“新老”,恐怕很难实现。
面对复杂的情况,变化的形势,多样的人群,我们的外交政策肯定不是单一不变的,舆论认识自然也不能单一化。
俾斯麦曾经说,英国人的外交很成熟,在普鲁士,只有他一个人可以写漂亮的外交报告,而英国有很多外交官可以写。或许,外交上的成熟不但是报告的漂亮,也是一种见惯了尔虞我诈、风云变幻之后的心理成熟。( 补壹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