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主导的“环太平洋-2018”多国演习逐渐进入核心科目演练阶段。美国太平洋舰队发布视频,称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在夏威夷考爱岛以北55海里的区域内,对一艘美军退役登陆舰进行了轮番火力打击,最终将该舰击沉。
美国太平洋舰队司令部网站发布文章称,来自澳大利亚,日本和美军一起参加了沉没演习(SINKEX)。演习将使其他国家有机会熟练掌握战术,瞄准并对海上以及地面目标进行实弹射击。
美国印太司令部司令戴维森声称,“今天,我们展示了多国联合部队在海洋环境中的杀伤力和适应能力。当敌人进入海洋时,我们可以打击他们。相反,当我们将敌人赶出海洋时,美国海军也能继续追踪打击。”
在对美国海军退役的拉辛号(USS Racine)登陆舰进行轮番打击的实弹演习中,美国陆军使用了打击海上目标的岸舰导弹(NSM),日本陆上自卫队使用了最新的12式岸舰导弹,澳大利亚空军则出动P-8A反潜机发射了MK-48鱼雷,对这艘登陆舰进行了打击。澳大利亚空军首次参与这项科目的演练。
美军太平洋舰队称,P-8A发射的MK-48鱼雷直接炸断了拉辛号登陆舰的龙骨,随后美日连续发射多枚导弹命中了这艘静止的舰船。在来自陆空火力齐射的打击下,这艘登陆舰终于沉没在4500米深的海洋深处。
美军使用的是挪威制造的反舰和对陆攻击导弹,日本则使用了最新的12式岸舰导弹。日本海自的P-3C反潜机和美军无人侦察机将收集到的目标位置信息提供给美日双方,共计向位于约90公里外、漂浮在海面上的登陆舰发射了4枚岸舰导弹。美国太平洋陆军司令罗伯特·布朗(Robert Brown)也观看了训练。
美日还声称,此次训练原因是遏制在东海和南海行动表现强势的中国。日本陆上自卫队已经计划在冲绳县宫古岛等西南诸岛部署有效射程在100多公里的12式岸舰导弹。
由于宫古海峡是中国海军舰艇和潜艇进出太平洋的主要通道之一,虽然宫古海峡为国际水道,但日本在海峡两侧的冲绳岛和宫古岛部署12式反舰导弹,可完全覆盖这一国际水道。
环太军演于6月27日至8月2日举行,共有25个国家,46艘舰船,5艘潜艇,200多架飞机和25000名人员参加。
而被击沉的拉辛号登陆舰属于美军二战后改进的纽波特级坦克登陆舰(LST),该型登陆舰共生产20艘,拉辛号是其中第13艘,于1993年退役。拉辛号登陆舰服役22年间,进行多次西太平洋部署,包括在越南战争期间进行部队和物资运送。
拉辛号标准排水量5300吨,满载排水量接近9000吨。这一吨位恰好接近中国海军主力驱逐舰的吨位。因此,美日澳等国针对性极强的实弹打靶射击,属于典型的“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另外,在环太军演期间,解放军早已派出815型电子侦察船抵近夏威夷,在美军及其盟友演习的海域附近“守株待兔”。美日澳击沉9000吨退役登陆舰,近乎于在中国舰艇面前进行。而中国海军侦察船则“深入敌后”,借此搜集美军相关武器参数以及侦察、通信、指挥和火力打击的核心信息。
未来,中国海军实力不断增强,中美之间在西太平洋地区的攻防交锋仍将不断持续。此前,美国耍赖,突然宣布取消邀请中国参加环太平洋演习。
理由,竟然就是所谓中国军事化南海岛礁的举动。美国五角大楼大楼发言人罗根是这样说的:有强烈证据显示,中国已在南沙群岛的争议区域部署反舰飞弹、地对空飞弹系统和电子干扰设施。美国国防部要求中国移除那些系统。
作为对中国持续军事化南中国海的初步反应,我们撤销了对中国人民解放军参加2018环太军演的邀请,中国的行为与环太军演的原则目的不相符合。
当初发出邀请是你们,现在撤销邀请也是你们。毫无疑问,这是中美军事关系的一个重大倒退。这里要简单介绍一下环太军演。
环太军演始于1971年,是国际上规模最大的多国海上联合军演,美国宣称,起主要目的,在于保障太平洋沿岸国家海上通道的安全以及联合反恐反海盗等。
原先,军演主要针对的是苏联,苏联解体后,演习改为两年举行一次。既然是为了保障太平洋的安全,怎么能缺少太平洋沿岸的大国中国呢?
所以,在奥巴马时期,虽然两军摩擦也不断,但美国还是发出邀请,中国参加了2014年和2016年两次军演。
奥巴马政府的理由也是很充分的。在中美关系中,军事关系是最脆弱最敏感的,美国邀请中国参加环太军演,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增强两军互信,避免海上发生意外。
但反正奥巴马任上的决定,特朗普一般都要打破。尽管上台之初,美军还是向中方发出了参加2018年环太军演的邀请,但刚刚,五角大楼还是不顾基本的外交礼仪,以非常傲慢的姿态,取消了邀请。
以至于正在华盛顿访问的王毅,刚刚在记者会上这样说:我们认为那是非常不具建设性的举措,那也是个轻率的决定,无助中美相互了解。请注意关键词:非常、不具建设性、轻率、无助……
这毫无疑问,也传递了几个信号吧:第一,特朗普越来越不按套路出牌。缺乏基本外交礼仪,发出的邀请想撤就撤,也暴露出特朗普对中国根深蒂固的防备心理。所以我们看到,虽然在奥巴马时期,美国军舰也来巡航南海,但特朗普上台后,美国军舰来南海的次数越来越频繁了。
第二,特朗普无所谓的霸道心态。
军事关系高度敏感,以往中美有过深刻教训,因此一度非常小心翼翼,美国邀请中国参加环太军演,也只是一个姿态。但特朗普上台后,对华态度更加激进,甚至起码的外交姿态都不想要的,似乎完全忘了两国曾经发生的撞机等不愉快事件。当然,我们南海的建设速度,可能也确实超过了美国人的想象。
第三,更猛烈暴风雨可能到来。
五角大楼明确说了,这只是美国的“初步反应”,那接下来什么呢?不排除美国在南海更具挑衅性的举措!
那中国怎么办?我们看到,在过去几年,很有意思的一个循环:基本上美国军舰每过来挑衅一次,中国岛礁建设就向前推进一大步。毕竟,既然是美国挑衅在先,中国就不得不部署更多的防备武器。更何况,这是在我们自己的国土上。
感觉,一个新的循环要开始了。这次,中国会不会再种一些岛压压惊呢?
虽然中美贸易战妥协了,实际上较量才刚刚开始。
这篇文章中的较量,指的是中美虽然停止了贸易战达成了一致妥协意见,但双方仅仅是发布了联合声明,声明中没有任何实质性承诺,也并未签署任何实质性协议,妥协的实质性内容则需要接下来双方在沟通机制的作用下进行谈判。
所以,未来中美双方在谈判过程中必然是不断摩擦和不断妥协的。甚至,在某种极端情况下,贸易战都有被重启的可能,虽然这种可能性很小。
美国做这一切的目的,就是要利用美国强大的海军力量,在太平洋和印度洋对中国形成军事压制,从而提升在海上对中国的控制力。在美国看来,由于全球贸易主要通过海上进行,如果美国能在太平洋和印度洋的海上遏制住中国,就能达到束缚住中国的作用。
而且,站在遏制中国大国战略视角,美国要把太平洋和印度洋连起来搞一个“印太战略”,其目的也是想利用自己的海军力量,控制住印度洋上的航线及南海、印度洋上的国家,从而能用军事能力在海上控制住中国的航线。
在这种战略需求下,美国当然就把“太平洋司令部”改成“印度太平洋司令部”了。五角大楼发言人还表示,改名不会改变司令部的责任划分,而是为了更好描述责任。
从这些只言片语中我们可以看出,美国“太平洋司令部”一旦改称“印度太平洋司令部”,那当然就能更好地描述责任。直白说,就是描述遏制中国的责任呗,控制印太其核心目标就是想控制中国,这是司马昭之心。
针对中国军事力量在印度洋的活动,在美国2019年的国防法案中也包括若干对抗中国在印太地区影响力的条款。
美国参院军事委员会在国防法案中强调,将为美军在印太地区维稳和加强基础设施和后勤建设提供资金。
与美国释放这一消息伴随着还有两则消息:一则是安倍强调钓鱼岛是日本领土,要强化海洋“安保”工作;
二是据印度《每日新闻与分析》网站21日的一篇独家报道称,为防止“中国军力进入”,印度海军近日以伊朗查巴哈尔港等为支点,加强了在波斯湾地区的军事部署。
这两则消息表明,当美国准备推进“印太战略”军事部署后,日本、印度马上就蠢蠢欲动。其实,日本是不可能放弃与美国联手遏制中国的,哪怕日本开始坚定地发展与中国的经贸关系,其地缘战略都不会轻易改变。
至于印度,莫迪之所以急急忙忙访华求和,很重要的原因之一就在于美国“印太战略”迟迟得不到高效推进,而印度发展经济却越来越依赖中国,再加上6月即将在山东青岛举行上合峰会,到时候一定有大动作,印度不想错过。
而且,印度的大选也促使莫迪与中国缓和关系巩固自己的势力。这种情况下,莫迪缓和对华关系,有很复杂的目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