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地区领导人和台湾地区民意代表两项选举11日晚尘埃落定。民进党候选人蔡英文当选连任台湾地区领导人,同时她所在的民进党拿下61个“立法院”席位,突破过半门槛,再次“完全执政”。不过,岛内外舆论却对未来4年台湾的命运,特别是两岸关系充满了担忧。台湾《中国时报》12日称,蔡英文虽然利用“芒果干(意为‘亡国感’)”走完延续执政最后一里路,但接下来,台湾人恐怕很难只靠“芒果干”果腹4年。蔡当局选择利用“仇中”手段赢得选举,两岸关系无疑雪上加霜……势必走向更难预测的险境。美国《纽约时报》称,选举结果可能会扩大台湾海峡两岸的政治和文化鸿沟,并“可能使武装冲突的幽灵显现”。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耿爽12日表示,无论台湾岛内局势怎样变化,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一部分的基本事实不会改变,中国政府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反对“台独”、反对“两个中国”和“一中一台”的立场不会改变,国际社会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普遍共识不会改变。
国台办强硬表态
11日晚,蔡英文发表胜选谈话继续打“反中牌”。她言辞激烈地对大陆喊话称,这场选举结果表明“当台湾的主权、民主被大声威胁时,台湾人民会用更大的声音喊出台湾的坚持……不会屈服于威胁恫吓”。她再次抛出所谓的对话条件,“和平,就是对岸必须放弃对台湾的武力威胁;对等,就是双方都互不否认彼此存在的事实;民主,就是台湾的前途要由2300万人决定……”蔡英文还称,“必须持续强化民主防卫机制,并建立足以保卫台海安全的国防力量”。台媒注意到,台“总统府”网站11日晚间宣布,将于15日公告实施“反渗透法”。
台湾《联合报》12日称,为了选举利益,蔡英文已将两岸关系全部赌上,她不断煽动“反中”情绪,选前更强行通过“反渗透法”,其影响之恶劣难以估计。这部法案若真的拿来毫无节制地推行下去,两岸互动将萎缩到极致,“形同在台海筑起一道新的天堑”。文章称,蔡英文前发言人林静仪选前所谓“支持统一就是叛国”的论调更令人担忧,蔡英文在第二任期内能否经得住“基进党”与民进党“独派”要求“修宪”甚至改“国号”的呼声,令人起疑。
针对台湾选举结果,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发言人马晓光1月11日接受采访时表示,我们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台独”分裂图谋和行径,坚决增进台湾同胞利益福祉。他说,我们愿在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的共同政治基础上,与台湾同胞一道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共同开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中国时报》称,国台办的回应完全不提民进党,也没提蔡英文,反映大陆强化“以我为主、操之在我”的节奏,对台将有更多单方面作为。
有分析称,国台办的严厉表态与4年前蔡英文首次当选时的反应形成鲜明对比。4年前,蔡英文首次当选,国台办发言人曾称,“(此前8年两岸的)良好局面得来不易,需要倍加珍惜”,并称“我们愿意与所有认同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政党和团体加强接触交流”。分析认为,当时大陆曾希望台当局“做完答卷”,但现在国台办回应中显然未留对话的选项。
多位大陆台湾问题专家12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大陆今后对台政策“反独促统”的大方向应当是不变的。不过,大陆今后对台工作的重心和具体做法将会有所改变,即“反独遏独”更坚定、力度更大、措施更多,这将是未来对台工作的重中之重。
香港《星岛日报》12日的社论称,北京对于民进党已经彻底不抱希望,势必加大反制措施,预料军机军舰绕台将常态化,并将继续挖其“邦交国”,彰显一个中国原则。
蔡英文胜不等于“台独”胜
“蔡英文胜不等于‘台独’胜”,《中国时报》12日发表多篇文章分析台湾选后的形势。文章称,这次选举是一场不公平的竞争,蔡当局挟庞大执政资源“选前大撒币”,开出的政策清单高达5333亿元新台币,百分百是选举考虑。第二,美国为围堵大陆通过多项“友台”法案,如鼓励双方高阶官员不设限交流互访的“台湾旅行法”、惩罚与台“断交”国家的“台北法案”等,邀请蔡英文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演讲,宣布对台出售F-16V战机,这些都使得民进党可以冠冕堂皇地宣传其已得到美国背书。第三,民进党利用香港“修例风波”操弄“亡国感”。
“另一种凝视——这不只是台湾的选举”,台湾作家杨渡12日撰文称,从“王立强假共谍事件”、美国通过多部涉台法案来看,“美国介入台湾选举,未曾有此次之深”。再加上国民党自乱阵脚,选举如此结局,也不难理解。
台湾“经济不幸”的开始
对于民进党继续执政,岛内各界,特别是经济界对未来4年的两岸关系和经济前景充满忧虑。在蔡英文的第一任期,民众对经济民生的不满一直是导致她民意长期低迷的最大原因。前台湾大学“国发研究所”副教授杜震华12日撰文预测接下来台湾将付出的代价:一是北京可能更加紧缩陆客来台,台湾无法加入区域贸易协议;二是大陆以更进一步的措施“掏空台湾人才,弱化台湾经济实力”;三是大陆进一步封锁台湾“国际空间”,甚至令台“邦交国”趋近于零。
台湾《经济日报》的社论直言,台湾要“正视未来4年严厉的经济挑战”,包括产业发展除高科技外,其他几乎将百业萧条,并造成所得分配恶化,衍生社会问题。
大陆台湾问题学者对记者表示,台湾经济此前因中美经贸对抗获益,一定程度上为蔡英文连任创造了条件。但若蔡英文当局继续推行“台独”政策,导致两岸关系恶化,台湾经济隐忧将增大,蔡英文的胜利“可能是台湾经济不幸的开始”。
美媒称“武装冲突幽灵显现”
蔡英文胜选后,美国国务卿蓬佩奥等西方国家高官公开向其表示祝贺。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耿爽12日表示,有关国家的做法违反一个中国原则,中方对此表示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已向有关国家提出严正交涉。
12日,蔡英文在与“美国在台协会”台北办事处处长郦英杰会面时称,过去3年多台美在各领域不断深化合作,“已从双边伙伴升级为全球合作伙伴”。蔡英文对紧抱美国大腿洋洋得意,岛内外舆论却对台海局势风险可能急剧上升更加担忧。“蔡英文面前,荆棘路上布满烫手山芋”,台湾《联合晚报》12日以此为题称,蔡英文2016年上任后,两岸敌意持续上升。在美陆台关系上,蔡当局若持续单边押宝,在美陆动态竞合中,台湾将承受很大风险。《纽约时报》称,大选结果将会“扩大台湾海峡两岸的政治和文化鸿沟”,并“可能使武装冲突的幽灵显现”,这可能会对美国产生影响。
《中国时报》称,在蔡英文第一任期内,无论是不切实际的废核路线、天怒人怨的劳工政策,还是庶民无感的经济发展、低薪绝望的均贫现象,至今均未获得解决。与此同时,当蔡当局选择利用“仇中”手段赢得选举后,两岸对抗注定有增无减,所导致的结果就是让双方交流更趋冰冷、经贸增添更多变量。尤其是“反渗透法”上路后,台湾势必走向更难预测的险境。
2020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投票11日下午4时结束。当晚出炉的计票结果显示,民进党候选人蔡英文、赖清德当选台湾地区正、副领导人,得票817万余张,得票率为57.1%。
外交部回应美英日等国高级官员祝贺蔡英文连任
央视新闻1月12日消息,外交部发言人耿爽就有关国家高官祝贺台湾地区选举事答记者问。
问: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结果揭晓后,美、英、日本等一些中国建交国的高级官员向蔡英文表示祝贺,中方对此持何态度?
答:台湾地区选举是中国的一个地方事务。有关国家的做法违反一个中国原则,中方对此表示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已向有关国家提出严正交涉。
台湾问题事关中国的核心利益。我们反对中国的建交国同台湾地区进行任何形式的官方往来。一个中国原则是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和国际社会普遍共识。希望有关国家切实恪守一个中国原则,不与台湾地区发展任何官方关系和进行任何官方性质的往来,慎重妥善处理涉台问题,不向“台独”势力发出任何错误信号,以实际行动支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维护与中国双边关系的大局。
中央台办、国台办发言人就台湾地区选举结果发表谈话
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发言人马晓光1月11日就台湾地区选举结果接受采访时表示:
我们的对台大政方针是明确的、一贯的。我们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台独”分裂图谋和行径,坚决增进台湾同胞利益福祉。
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是促进两岸共同发展、造福两岸同胞的正确道路,需要两岸同胞共同努力和推动。我们愿在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的共同政治基础上,与台湾同胞一道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共同开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各方评论:
人民锐评 | 历史大势不会因一场选举而改变
台湾地区领导人和台湾地区民意代表两项选举11日晚尘埃落定。民进党候选人蔡英文当选连任台湾地区领导人。如何看待这次选举结果?它对两岸关系将产生何种影响?
回顾过去几个月,民进党和蔡英文凭借执政资源,穷尽一切手段追求胜选。政策性买票,利用党、政、军、特、宪等机器打击对手,收养网军抹黑栽赃等等。从这个层面上来说,这是一次肮脏的选举,没有任何公正性可言。
“蓝营”则依然摆脱不了“内斗内行、外斗外行”的痼疾。这次选举从一开始,“蓝营”内部就争议不断,外部缺乏奥援,让广大支持者为之心寒。
更可以看到,美国和西方的一些反华势力,公然介入选举。特别是美国,为了“直接帮助台湾来强化应对能力”,推出一系列涉台法案,纵容民进党对抗大陆。同时,民进党为了捞取选举利益,在香港修例风波中兴风作浪,它们指鹿为马、颠倒是非,在岛内制造恐怖效应。
虽然蔡英文连任,但“韩流”崛起也是不争的事实,他们发出了要求改善经济、发展民生和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强烈呼声,这股力量将在牵制蔡英文和民进党方面继续发挥作用。
对于台湾这次选举的结果,不少关心两岸关系发展的人士不免有些疑惑,也有几分忧虑,认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和平统一“道阻且长”。这些疑惑和忧虑都可以理解。
不过,两岸关系发展基本格局不会因一场选举而改变。大陆完全有能力遏制“台独”分裂活动、有信心保持台海形势总体稳定,引领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扎实推进国家统一进程。
同时,我们也应看到,这次选举结果,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部分台湾民众在两岸关系发展进程中的复杂心态。
首先,经历不同历史遭遇和社会发展变迁的台湾民众,在思想情感、价值取向、思维方式等方面,与广大大陆同胞有着不小的差异,对一些攸关国家、民族重大利益的问题看法也不一。
其次,“台独”分裂势力的“去中国化”,造成严重的认同危机。特别是教科书的刻意扭曲,直接导致岛内青少年对国家、民族、文化认同错乱,以至于在很多年轻人的认知里,台湾是台湾、中国是中国,两岸没有关系。
第三、大陆崛起,台湾走衰,两岸综合实力此消彼长,让一些台湾民众产生了失落感、焦虑感和危机感。这给了民进党见缝插针的机会。
从这个层面来说,大陆同胞应该秉持“两岸一家亲”的理念,用精卫填海的毅力填平台胞的心壑,用春风化雨的善意化解台胞的心结。
过去几年来的事实已经证明,两岸实力对比“我强台弱”优势将进一步扩大。国际社会坚持一个中国的格局日趋巩固,“台独”分裂没有任何空间。我们愿在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的共同政治基础上,与台湾同胞一道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
新华社:这次台湾“大选”受到外部暗黑力量的操控
原标题:莫道浮云终蔽日——台湾“大选”结果当何以看待
2020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投票结果11日晚揭晓,民进党候选人蔡英文得以连任。纷乱的所谓“大选”落幕,纷杂的情绪和声音随之而起。究竟当如何看待台湾地区的这次选举,又如何评估下步台海局势与两岸关系?
台湾地区实行西式民主选举,若凭执政表现的优势赢得选战,自无可厚非,但蔡英文和民进党施政乏善可陈,政策荒腔走板,令社会撕裂、民生凋敝、民主倒退,引发争议不断、民怨不息。为转移社会批判焦点,其恣意动用执政资源,全力开动党政军机器捞取选票。
蔡英文赢得选举的招数不是秘密,竞选过程就广受岛内舆论诟病:其一,疯狂“撒钱”,狂投数千亿元新台币进行政策买票;其二,不择手段打压对手,豢养“网军”散布假信息,大搞污蔑抹黑;其三,鼓吹大陆“威胁”,煽动敌视大陆,制造“绿色恐怖”,大肆恫吓民众。诚如岛内有识之士和媒体所言,这显然不是一场正常选举,蔡英文和民进党用欺骗、压制、恐吓等肮脏手法捞取选票,充分暴露其自私、贪婪、邪恶的本性。
一次选举的结果当然由多种因素决定。比如,蓝营的内耗自损。更可以看到,西方外部政治势力公然介入台湾选举,为牵制、遏制中国大陆,阻止两岸走近走亲,而力挺蔡英文。3年多来,尤其近一年,美方不断加大打“台湾牌”力度,蔡英文当局积极配合,挟洋自重,推行“倚美反中”,包括借香港局势煽风点火,误导台湾民众。显然,这场台湾地区内部的选举很大程度上受到外部暗黑力量的操控。
蔡英文连任,无疑令希望台海地区和平稳定、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人们深感忧虑。但浩荡大势不可逆转,一时之逆流不过是历史浪潮下的泡沫。两岸关系发展基本格局不会因一场选举而改变,两岸实力对比日益悬殊,大陆方面牢牢掌握两岸关系主导权、主动权,无论遏制“台独”分裂,还是造福台湾同胞,“政策工具箱”储备充足。本着对国家、民族和人民的责任担当,大陆方面势将以高度的战略自信和战略定力继续引领两岸关系走向,以坚定的决心和充分的能力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维护台海地区局势稳定、维护两岸同胞利益福祉。
莫道浮云终蔽日,严冬过尽春蓓蕾。台海形势走向和平稳定、两岸关系向前发展的时代潮流,是任何人任何势力都无法阻挡的。国家强大、民族复兴、两岸统一的历史大势,更是任何人任何势力都无法阻挡的。“台独”是历史逆流,是绝路。我们要正告蔡英文和民进党,不要因一时侥幸而任性妄为,顽固抱持幻想只会加速坠入幻灭。
社论:实事求是看武统台湾的选项
从昨天晚上开始,大陆互联网上主张武力统一台湾的声音迅速升高。老胡今天专门谈谈这个问题。
胡锡进微博截图
武统台湾,从两岸军事对比来说毫无问题,会比70年前解放军打平津战役拿下北京城还容易。与此同时,它意味着中国与美国全面摊牌,这是中国必须冷静面对的风险与挑战。
赖清德(左)与蔡英文(右)
中国把武统作为一个优先现实选择,需要两项战略上的确定性:
第一,解放军在第一岛链附近形成压倒性优势,或者我们能够很容易地给前来干预的美军造成不可承受的代价。与此同时,美国不敢对中国实施大规模的战略报复,不敢对中国进行核讹诈。
第二,中美经济实力对比形势逆转,中国的市场规模和综合经济竞争力超过美国,使得美国在与中国发生严重军事冲突的时候无力对中国开展全面经济制裁,也无力联合西方力量在经济上围堵中国。也就是说,武统台湾不会给中国大陆经济发展造成严重的不确定性。
两个条件缺其一,中国大陆武统台湾就将面临巨大战略风险。我们必须面对这个现实。
然而这不意味着武统台湾的选项就是虚的,就产生不了战略威慑。中国越壮大实力,意味着美国阻止中国选择武统付出的代价越大,美国就越需避免将中国逼向那一选择,从而使自己被迫要为阻止中国武统而付出巨大牺牲。可以肯定的是,如果中国没有武统的这一终极选项,台湾可能早就走向“法理独立”了,那样的话,目前“一个中国”的格局已经坍塌。而实际情况是,这一格局总体来说相当稳定。
不轻易选择武统,不意味着中国大陆对台湾就不能打军事牌了。老胡昨天说了,我们对台军事施压的手段可以是非常丰富的。而且我支持国家在必要时使用那些手段,震慑台湾当局,不断匡正台海局势的基本走向。
和平统一的旗帜在任何时候都不能丢,它是中国台海政策的道义高地。就是我们决心动用武力了,这个旗帜直到导弹发射之前也要高高举着。和平统一当然是上策,武力选项与它相辅相成。还记得1949年吗?北平和平解放是平津战役的巨大成就,但这个成就是解放军武力攻下天津、傅作义集团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实现的。
台湾问题早已不是孤立的,实现统一是中国崛起这盘大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我们必须有勇气,有耐心,有战略定力。统一应尽量以中国社会代价最小的方式实现,但这不意味着我们不敢付出牺牲。看看过去几十年吧,中国的实力越来越强,这意味着中国实现统一的能力越来越真实,也越来越具威慑力。老胡决非在说空话,我相信,蔡英文会很相信我说的话,她的美国主子也很相信我说的话。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