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悦军事网

军事知识网站

华悦军事网 > 军事新闻 > 中国将红旗插向东帝汶:美国竟又强烈“抗议”

中国将红旗插向东帝汶:美国竟又强烈“抗议”

时间:2019-06-07 14:47作者:来源:西陆网手机阅读


2016年1月,在东南亚努沙登加拉群岛最东端的一个小国上,有史以来最浩大的工程正式拉开序幕!

这里,是全世界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这里,也是中国“一带一路”上最重要的一站。


作为人口只有120多万的小国,东帝汶以前连高速公路是什么样的都不知道,但自从中国的出现,东帝汶仿佛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

据了解,在东帝汶的南部小城苏艾,一条笔直的现代化高速公路正在慢慢成形,当地居民不仅因为中国企业的到来大大改善了生活条件,而且还看到了许多过去从未见到的机械。


例如大型压路机,大型施工设备等,在当地,只要带上了“小黄帽”,就会被视为高收入人群,而中国在2016年聘用的当地员工多达1302人。

中国不仅仅将代表“中国制造”的红旗插在了这条通向未来的道路上,而且还秉承着全球人民共同发展的原则,通过“一带一路”等重要战略合作,向全世界展现出了中国的良好形象。


值得一提的是,东帝汶从2002年正式独立,建国当天就宣布与中国建交,尽管前后得到了日本、美国和澳大利亚的支援,但东帝汶似乎只认中国,甚至连钱币上都印着汉字。

随着近些年天然气和石油的开发,东帝汶的GDP已经从300美元飙升至4900多美元,甚至有媒体认为,东帝汶有可能将成为下一个文莱!

这对于中国来说,绝对是一个好消息,随着两国友谊不断加深,西方担心的事终究会发生,特别是美国的众多盟友逐渐离去,中国的“小弟”越来越多,对于中国提高国际影响力具有重要作用。

中国帮东帝汶建首条高速公路

“过去,很多东帝汶人都不知道高速公路是什么,但现在,我们有了跟马来西亚、新加坡一样好的高速公路了,我很自豪!”

说这话的是中铁国际集团中海外——中铁一局东帝汶联营体公司苏艾高速公路项目的当地员工亚伯拉罕,他是一名施工现场测量员。


东帝汶是世界上最不发达国家之一,南部小城苏艾是东帝汶的落后地区。然而,随着一家中国企业的到来,这里正悄然发生变化。

27岁的安托尼奥也是苏艾高速公路项目的一名工人。

他说,家里有3个孩子,过去每月收入只有100多美元,现在到工地上班,收入翻了一倍,生活条件大大改善。


联营体公司副总经理、苏艾高速公路项目部经理杨潇晗说,2016年1月项目开工,施工高峰时,聘用的当地员工多达1302人。

在人口只有一万左右的苏艾市,这样的招工规模史无前例。


当地员工纳塔利诺驾驶一台巨大的压路机在路面作业,打方向、换挡、踩油门一气呵成,他为自己熟练掌握压路机驾驶操作技术感到骄傲,而在此之前,他根本没见过压路机。

“家里刚添置了摩托车,正计划改建自家房子呢。”他兴奋地说。

“街上的摩托车明显多了,新建房屋也多了不少,”项目部工程师刘成峰说,一年多前他刚到苏艾时,看到人们住的多是茅草棚,现在新建了不少砖瓦房。


记者采访时得知,当地还流传一个关于“小黄帽”的故事。据说,戴着“小黄帽”的顾客去超市可以赊账。

“小黄帽”其实是指戴项目部安全帽的当地工人,他们在当地被视为高收入者。


项目部翻译马科斯说,项目雇用的当地工人过去都是从事简单农业的农民,收入很低,中国企业的到来带来了好运。

“现在,当地居民不仅有稳定收入,还学会了驾驶与操作施工车辆与装备,这些经验与技能对百业待兴的东帝汶极其重要。中国企业今天培养的这些熟练工人,未来就是东帝汶建设的主力。” 马科斯认真地说。


杨潇晗说,这是东帝汶第一条现代化高速公路,从官员到民众,都把这条高速公路看作东帝汶的骄傲。有不少政府官员和社会团体来联营体项目参观学习。

“一位东帝汶部长看到高速公路巨大的桥墩时,同随行人员一共8个人手拉手才把桥墩抱住,他们拍照留念,称中国企业的施工技术与能力令他们‘震撼’。”


联营体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在当地拥有良好口碑。自项目开工以来,联营体帮助当地村庄修路架桥、平整土地,为当地医院与教堂修建供水管道和污水处理池,为大学生提供实习机会等。

东帝汶主流媒体《帝汶邮报》还对今年初联营体扑灭当地火灾进行了报道,赞扬公司的表现,“他们安排水车等车辆装备迅速前往现场,在中国工人的帮助下,大火最终得以扑灭。”


“东帝汶是‘一带一路’上的重要一站,把苏艾高速公路建设好,就是当好“一带一路”践行者,”联营体公司常务副总经理马成武说,“我们一定要将苏艾高速建设成‘一带一路’上的民心工程,助力东帝汶经济腾飞,展现中国企业良好的国际形象。”

相关文章

热门专题

热门文章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热门排行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