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年到现在,美国对华为的打压真的是不断升级,我们能看到华为也是在这种情况下轻易的化解了美国的各种手段。可以看出华为表现出来的这种坚韧不拔的力量,不是我们中国人应该有的这种力量,但是孟晚舟却引发了无数中国人们的心。
现在有两个好消息要产生,孟女士可能有希望返回到中国。据媒体报道,加拿大的法院21日的时候表示针对中国高管这个案子做出了一个决定。美国对于孟晚舟的指控是否是有效的,如果法官认为孟晚舟的这个罪名并没有成立,孟女士可以被法庭释放,并且依旧可以选择上诉。
如果法官认为她的这个罪名成立的话,就会引起一个新的辩论,辩论的目的就是想表达加拿大在机场逮捕她是否是合法合理的。很明显孟女士在这次裁决当中可能会占有一定的优势,只需要证明美国的想法是完全不对的,就能够通过律师打赢官司,可能孟晚舟真的能够及时回家,飞回到我们的中国。
另外还有一个值得兴奋的消息,华为似乎找到了一个坚强的后盾,我们知道美国商务部对于华为是不断的打压和制裁。想尽一切的办法切断我们华为的芯片供应,所以华为的压力还是非常大的,但是有最新的消息传过来,华为已经赢得了我们国内的两大芯片制造商的问题,这次美国可能是有一些松懈了。
华为也在不断的研发自己的芯片,同时也在跟一些能够制造出芯片的厂家进行合作,华为打算将这些芯片作为一种替代的方案,来维持这个电子行业的运作。我们可能认为联发的芯片没有美国的好,但其实它在世界上的地位还是非常高的,芯片制造商当中处于第二吧,性能比现在华为所用的这个麒麟芯片还要好。所以说遇到了各种困难和障碍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人团结。
我们要团结的在一起战斗,反对这些不平等的条约和不公正的行为。中国的国际影响能力在不断提升,相信祖国会变得越来越强大。我们中国必须要打出气势来,还有一定要控制住经济能力,如果不把美国制裁下去,世界可能就会被美国轻易的收购。最后也希望孟晚舟女士真的能回到我们的祖国,华为也能够战胜一切的困难。(观未来)
随着时代的变化,信息技术不断得到提升,最近一段时间中国与美国的摩擦接连不断,而且为了网络安全各个国家也是做出了相应的法则。说起这件事,大家都能想起之前美国与华为的不友好事件,当时美国以危害国家安全为理由提出控诉,而且加拿大也为此事拘留过孟晚舟,所以当时双方闹得非常不愉快,最后也是不欢而散。
现如今令大家都没想到的是,华为率先推出了5G及其相关的产品,这一举动在各个国家都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尤其是之前一直针对华为的美国来说,绝对不是一个好消息,但他们也没有办法,毕竟他们还没有研发出和华为5G相媲美的产品。
美国以往的嚣张气焰在这一次,被华为以雷霆般的速度给扑灭,对此美国就更气愤了,受气之后便想着扳回一局,于是就想在芯片上面动手脚,想要让华为见识一下美国的厉害,却没想到在美国,一直引以为傲的芯片,却在这一次受到了的严重的打击。
其实之前华为在推出5G时,就已经料到美国会利用芯片搞一些事情,果不其然,美国在这一领域的相关人员及政府认为只要断了对中国芯片的供应,中国就翻不起什么大浪来。
但既然华为早已料到,又怎么会让这一悲剧上演呢?其实华为早就在暗地里研究芯片了,为的就是防止美国垄断芯片资源,不让美国给予致命的一击。
不要中国的低调当作软弱
在美国还处于洋洋自得、沉浸在成功打压华为的时候,华为将自己研发的芯片展示在世人面前,狠狠的在美国面前秀了一把操作,取得了胜利。
现在美国的企业不但失去了芯片的出口市场,还使得本国经济元气大伤。现在的时代已经不是当初谁拳头大谁就说了算的时代,而如今的中国也已经不是上世纪的那个中国。
中国一直以来都在低调行事,但倘若把中国的低调当作软弱的话,那么中国也将会让那些居心不良的人知道中国的厉害之处。
其实此次能够让美国不再嚣张的原因,除了华为的先见之明外,私下研究芯片以外,还有一点就是在以前,中国就曾在美国核心技术这一问题上吃过亏,想来大家对中兴这一企业都不陌生,当初中兴就栽在了美国手上。
正所谓吃一堑长一智,中国也跟着时代的脚步不断地前行,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也将会向世界证明他有强大。
2019年5月16日,美国将华为列入“实体清单”。
2020年5月15日,美国商务部发布了旨在切断华为芯片供应链的出口管制新规。
时隔1年,美国升级了对华为的制裁,这一次,它要求全世界所有供应商在和华为做生意之前必须获得美国的许可。
美国商务部长罗斯对此新规是这样解释,尽管美国商务部去年采取了“实体清单”行动,但华为及其外国分支机构仍加大了努力,通过本土化努力破坏了基于美国国家安全的限制。
罗斯口中的“努力”,在于他看到了华为这一年来的逆境生长成果:2019年华为实现营收8588亿元,同比增长19.1%;2020年第一季度销售收入1822亿元,同比增长1.4%。
既然“实体清单”起不到打压华为的作用,那就加大火力把华为能走的路都堵死,有网友认为,这次才是华为的至暗时刻。
日本、苏联和欧盟的失败经验似乎能验证这一说法:
一.日本
日本在二战后能实现经济腾飞,很大程度是得益于美国的援助。那个时候,日本制造的电子产品、纺织品、汽车等产品几乎占领了整个美国市场,眼看美国制造业备受冲击,不少丢失工作的美国民众将所有问题扣在了日本身上,至此,美国民众高喊“抵制日货”、“第二个珍珠港”等仇日口号,拿起大锤就把日本车砸碎。
当时美国政府不但没有叫停这种极端民族主义行为,还借势拿占据美国家电市场巨大份额的东芝开刀,以“向苏联秘密出售4台九轴五联动大型数控螺旋桨机床”为由咬定东芝“通共”,这还不够气人,让人拍桌的是,日本警视厅应美国要求,亲手抓住将东芝的两位高管,随后,时任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放下身段亲赴美国道歉,东芝高管还花费上亿日元在美国50家报刊上整版“悔罪广告”。
之后的第二次半导体协议,日本依旧照收不误,造成的结果不仅是整个半导体产业元气大伤,是日本在互联网时代的缺席。
二.苏联
长达44年的美苏冷战,美国打下胜仗所用的伎俩与现在对华为实施的制裁如出一辙。
1949年,美国国会通过新的《出口管制法》,将禁运范围扩大到与战略物资密切相关的技术资料,管制对象是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
1979年,美国又颁布《出口管理与控制法》,它不仅可以停止美国的出口,也可以停止其它国家的出口,长臂管辖就是从这里就开始的,换言之,不仅美国本土公司出口产品需要遵守这个条款,所有的海外分公司以及所有使用美国技术的外国公司也都要遵守这个条款。
当时的苏联,经济本就不如美国,以工业为主的工业结构严重失衡、军备竞赛还在继续拖垮经济,美国再从技术上卡住苏联脖子,打下胜仗也不过是时间问题。
三.欧盟
“形聚神散”的欧盟在面对美国胁迫下有团结过吗?
“欧洲团结是不存在的,那只是一纸童话”,在新冠疫情爆发时塞尔维亚总统含泪说下此话。
往回看,我们照样能看到相似的历史,德意志银行董事会阿尔弗雷德·赫尔豪森旨在为切断美国财路,削弱美国在欧洲的影响力而提出中欧重建计划,不料赫尔豪森遭遇袭击,法国为了“明哲保身”,也不得的让欧洲复兴开发银行变成一个“普通”银行,中东欧国家照样需要变卖主权、资源来换取美国的贷款。
把这一个个失败例子看下来,华为还能赢吗?我们中国还有胜算吗?
有!因为日苏欧这些失败例子在中国找不到影子。
一
日本在二战后与美国所建立起来的是从属关系,它在经济、政治甚至军事方面都被套上了镣铐,而中国至始至终都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
欧盟没能抗住美国的压迫,是因为他们从来就没有真正地团结在一起;日本制造业在面对美国的打压一昧忍让,完全没有了负隅顽抗的血性。但论血性、论团结,咱们中国人有,以华为为代表的国产品牌我们引以为傲,更力挺到底,不论是疫情这样的突发事件、还是一众西方国家的种种侵犯行为,我们都能给迅速地拧成一根绳子。
二
当时苏联的经济总量最高也只相当于美国的60%。而中国的经济总量目前是美国的67%,并且这个占比会在日后变得更大。至于制造业,单单一个口罩产能就看出了差别,尽管目前中国制造业不是最强,但已经是最大。
再者,与美国技术之间的较量,苏联本就处于下风,而这次中美技术战,中国有与美国平起平坐的资本,“4G时代看苹果,5G时代看华为”,美国不断阻碍华为所引领的5G时代,可它阻挡得了时代发展的洪流吗?美国强行走孤立主义,强行逆转全球趋势,难道不是在作茧自缚?
总而言之,不论从哪一个维度看,中国就都不同于以往失败了的日本、苏联和欧盟。这场中美技术战不是华为自己在打,身后还有国家在兜底,有亿万中国人在力挺,除了胜利,我们哪有路可以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