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悦军事网

军事知识网站

华悦军事网 > 军事新闻 > 一顿午饭提起的氢弹创意 实际威力更恐怖

一顿午饭提起的氢弹创意 实际威力更恐怖

时间:2019-06-08 14:59作者:来源:西陆网手机阅读

自行研制成功氢弹为中国人带来了和平与安宁,为氢弹研制隐姓埋名28年的于敏院士在于1月16日在京去世,享年93岁。于敏院士将其毕生精力奉献给了祖国,尤其是在氢弹原理突破中解决了热核武器物理中一系列的基础问题,提出了从原理到构型基本完整的设想,在在打造镇国之器——氢弹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作为中国人,已经习惯了自己的祖国拥有氢弹,享受着核保护伞带来的和平与安宁。但氢弹这种终极兵器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工程上,都是科学的奇迹。而用聚变效应来研制一种大威力武器的想法,其实可以追溯到1922年,而真正把氢聚变用于武器的想法则出现在1941年。当时,美国物理学家泰勒和费米在芝加哥一起吃午饭的时候,偶然间提起,可以用一枚裂变弹(也就是原子弹)来提供能量,引发氚的聚变反应。泰勒称之为“超级弹”,这就是氢弹创意的由来。但直到1951年,泰勒领导的团队在氢弹研制中也没有缺德进展,而直到物理学家乌尔姆加入氢弹研制计划后,美国才在1952年实现第一次试爆。由于各种原因物理学家们低估了它的未来,实际爆炸威力比理论值高出2.5倍,爆炸引发了强烈地震,其杀伤力远比设想中的更恐怖。

就在泰勒和乌尔姆潜心研究氢弹构型的时候,苏联也没闲着。1949年-1952年,苏联投入了大量的资源,研制氢弹。但苏联科学家一直未能发现辐射内爆的秘密,而是继续改进改进“千层饼”结构。1953年,苏联进行了热核装置的爆炸试验,当量只有40万吨。时隔一年美国具备实战价值,当量高达1500万吨的氢弹“布拉沃”爆炸成功。苏联终于意识到自己的氢弹研制再次落后于美国。1954年,苏联才终于明白辐射内爆才是氢弹的真正关键。而直到1955年,苏联才完成氢弹理论方案,并于年末进行成功试验。至于苏联到底是如何突破氢弹构型的难关,这在目前仍是一桩历史悬案。主导苏联氢弹研制项目的科学家对氢弹构型的发现过程也是暧昧和模糊,而美国人则认为,苏联的氢弹构型啃个来自苏联核间谍的情报。至于苏联氢弹技术源于何处,苏联人则表示,它并没那么重要。

到目前为止,不仅俄罗斯对其氢弹技术来源避而不谈,就连美国公布的聚变弹技术也仅仅是原理,而实际上工程上是如何实现的,其他核大国也讳莫如深。而就在美、俄、英相继发展出氢弹后,美国一边对华进行技术封锁,另一边还派出携带核武器的军舰进行威慑。这充分说明,中国凭自己的力量突破氢弹是一件何其了不起和重要的事情。作为中国氢弹研制关键人物的于敏,在上世纪50年代末就进入了和技术研究的相关领域。1960年到1965年初,在于敏的带领下,中国开始对氢弹原理和结构作了初步探索,并解决了一系列热核材料燃烧的应用问题,并经过大量的理论计算和爆轰模拟试验后,于1967年6月17日,中国第一颗氢弹的爆炸试验取得圆满成功,这使得中国步入了热核时代,也赢得了世界人民的尊重。

据公开资料显示,美国从爆炸第一颗原子弹到爆炸第一颗氢弹用了7年零3个月,英国用了4年零7个月,苏联不到4年,法国是8年零6个月,中国用了2年零8个月。氢弹的技术机密,是核大国最为重要的秘密之一。而当今世界公认的氢弹只有两种构型,一种是泰勒-乌尔姆构型,另一种就是于敏构型。而在这五个国家中,除了中国,其他国家的氢弹都基本采用的是泰勒-乌尔姆构型,而只有中国氢弹技术才是全世界独一无二的。

相关文章

热门专题

热门文章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热门排行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