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日,中国造船业再次传来好消息,中国船舶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第708所承建的东方红三号正式交付,这艘巨舰的满载排水量高达5000吨以上,是迄今为止人类史上体量最为庞大的海洋综合科考船,而如此震撼人心的尺寸,在噪音方面的控制却做得非常优秀。
说她达到了全球一流水准,最高级别什么的,其实也没有啥意义,那么到底有多优秀呢?按照曾经荣获过中国科学院杰出科学成就奖荣誉证书的吴刚总设计师的话来讲,便是:“当船行驶时,水下20米以外的鱼群都感觉不到。”
基本上,我们可以将其视为一艘“隐身船”,东方红三号虽然只是一艘科考船,但她所搭载的技术,毫无疑问地彰显出了中国船舶业静音技术的巨大进步,甚至可以说,我国海军核潜艇有多安静,看看东方红三号就大概心里有数了。
静音技术不够先进,长期以来都是国产潜艇的最大短板,潜艇这种以隐蔽伏击为主要应用方式的装备,能否做到足够的静音程度,向来都是决定一艘潜艇是否具有实用价值的关键,在此之前,我国核潜艇只能做到在4至6节的低航速下保持高度静音。
而一旦想进入10到15这样较高航速,就会开始力不从心了,这恰恰是美俄这样的核潜艇老牌专业户的优势所在,他们的核潜艇在高速状态下仍然非常安静,毕竟,从设计目标来看,除了得安静地接近目标,也同样需要安静地高速行动,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获得更多追截目标的机会。
不过,马伟明院士提出的五轴电推技术一旦实现应用,我们将会直接弯道超车,这种技术从一定程度上来看,属于直接取消了传动装置,因为对于潜艇而言,最大的两个噪声源,便是传动装置以及冷却伐,至于冷却伐,是潜艇在进行高速前进状态下必须开启的装置,否则动力装置就会烧坏,不过随着我国核潜艇自然循环功率得到大幅度提升,以后也可以实现在不开冷却伐的前提下保证较高的航速。
让我们一起给这些为中国潜艇事业做出卓越贡献的功臣们,加油,点赞!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