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悦军事网

军事知识网站

华悦军事网 > 军事新闻 > 美国竟突然倒向中国不再力挺日本反华!

美国竟突然倒向中国不再力挺日本反华!

时间:2021-03-02 10:39作者:来源:西陆网手机阅读

   英国媒体就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访美发表社论称,美国不应再所有问题上都支持日本,特别是在涉及对华关系的时候;访美期间,美日两国的对华态度将遭受三大领域的考验:历史、军事和贸易。文章如下:

   安倍今日对美国展开为期一周的访问之际,华盛顿将把他当作朋友。除了得到美国总统奥巴马的国宴款待外,这位日本首相还将在美国国会参众两院联席会议上发表演讲。

   尽管华盛顿对安倍的民族主义倾向有所保留,但从总体上说,美方赞赏他是日本一代人以来思路最连贯的领导人。他不仅推出了安倍经济学(一套重振日本经济的计划,其成败仍然难以看清,吊足了众人的胃口),还让日本走上迈向更强大国防政策的道路(这是华盛顿方面敦促了几十年、而东京方面此前一直不情愿做的事情)。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

   热情接待是正确的做法。尽管安倍有种种缺点,但是总的来说,他担任首相对日本是件好事;这个国家在一连串任期短暂且平平淡淡的领导人治下蹉跎了太久。然而,华盛顿不应在任何情况下都支持安倍,尤其是在对华关系问题上。

美国总统奥巴马

   最重要的是,华盛顿不要给别人留下它想把日本用作一件遏制工具的印象。如果美国和日本看上去是在联手对付中国,北京方面很可能得出这样的结论,即没有和平的路径可以实现中国的正当抱负。在中国发起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亚投行)这件事上受挫(美日均予以抵制),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安倍访美期间,日美两国对中国的态度将在三大领域受到考验。

   首先是历史。在对美国国会发表的演讲中,安倍将反思日本在70年前结束的二战中的行为。安倍所属的日本右翼认为,日本已经进行了足够的道歉。安倍已暗示,他想摒弃日本官方以前道歉时所提的“殖民统治”、“侵略”和“懊悔”。这种“安倍健忘症”的任何表现都将是一个巨大错误。

   当然,在真实还原历史的重要性这个问题上,日本难免对中国的说教不服气。但是,身为二战中的侵略者,决定道歉什么时候可以结束的特权不在日本手里。如果安倍要说服世界相信日本是可以信任的“正常”国家,那么他就应该咬住嘴唇、重复以往的道歉措辞。

   其次是相关的国防领域。安倍希望重新解释日本的和平宪法,使日本在参与国际事务方面有更大的回旋余地。五角大楼完全支持这一点。担心中国军力日益增强的一些日本的邻国也暗中叫好。本周,美国和日本将发布新的防卫合作指针,旨在更新应急规划。这么做没有危害——只要它看起来不像是一个反华协定。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

   有足够空间让中国参与地区军事行动,例如针对自然灾害的紧急规划。

TPP成员国

   最后是贸易领域。《跨太平洋伙伴关系》(TPP)——不包括中国的12国贸易协定——近日获得推动,因为美国参议院的一个委员会批准了授予奥巴马其所需的“快车道”谈判权力的法案。同样,TPP就事论事是好的。然而,必须明确的是,这是一个贸易协定,而不是伪装的地缘政治协定。应当鼓励中国一旦具备条件就尽早加入。这将让中国更紧密地融入美国始终不渝推崇的一个基于规则的体系。

   安倍访美期间,潜台词应该是美日两国都希望争取中国融入国际社会,而不是将其拒之门外。

  美国力挺中国抗战阅兵 奥巴马狠捅安倍一刀

   美军发表题为《登普西为关于美中共同军事历史的展览揭幕》的报道称,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18日在五角大楼为一个从新的视角展现美国与中国关系的影像展揭幕。马丁·登普西上将对这个题为“国家记忆”的展览赞赏有加。参展的图片展现了美中两国军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并肩作战的情景。

   美国和中国是二战盟国,曾有大约25万美军在约瑟夫·史迪威将军的率领下在中国-缅甸-印度战区服役。退役陆军上校、史迪威将军的外孙约翰·伊斯特布鲁克在展览开幕式上讲话时谈到了那场战役。他说,欧洲和太平洋的战争行动掩盖了这一地区战事的规模,当今的许多美国人在了解美国在中国境内的抗日行动后感到意外。

   报道称,同样,在中国,美国在该国的努力也被人遗忘了,但原因却有所不同。二战后,中国爆发了内战,随着毛泽东领导的共产党的胜利,所有提及与美国合作的内容都被从档案中删除了。伊斯特布鲁克说:“许多有可能把某人与被打败的国民党联系起来的照片、信件、纪念品被毁掉了。幸存下来的东西也都在反右运动和文化大革命中被销毁了。”

   走入这一历史真空地带的是章东磐。他也在展览的开幕式上讲了话。他通过翻译说:“1999年,一个朋友发给我一张二战老照片,照片上显示的是一名美国士兵在云南战场上的葬礼。”

资料图片:美国空军纪念飞虎队

   章东磐通过调查找到了伊斯特布鲁克,两人行动起来与战争中死于中国的美军后人联系。章东磐还发现,美国国家档案馆收藏了超过2.3万张关于战争期间美国与中国合作的方方面面的照片。这些照片是美国陆军通信兵部队的摄影师拍摄的。

   2006年,章东磐和他的团队复制了这些照片并对它们进行了数字化。2011年,他在中国举办了“国家记忆”影像展。他提到,中国各地城市的数百万观众参观过这一展览。

   章东磐说:“今天,当你与中国人讨论二战的时候,他们会越来越多地告诉你,在那场战争中美国人帮助过我们,我们感谢你们。”

章东磐

   登普西参观了影像展,并对章东磐和伊斯特布鲁克的努力予以赞扬。他说:“这个展览可以帮助太平洋两岸的人们记住我们共同的这一部分历史。你们可以为自己的辛苦努力将不断加深美中两国的理解和交流而感到骄傲。”

   登普西说,美国军队中仍然保留着当年美中关系的遗迹。美国空军对于曾在中国上空作战的传奇般的“飞虎队”有着强烈的认同。他说:“今天的陆军游骑兵把他们部队的渊源追溯到曾在缅甸作战的麦瑞尔突击队,正是这支突击队扭转了中缅印战区的战局。”

   登普西说:“美国对亚太地区的和平与安全有着长期的兴趣,这一点在过去和今天都同样得到了证明。”登普西本人已多次前往这一地区,包括2013年的中国之行。

   他说:“此时此刻,我认为尤其重要的是需要指出日本在过去70年中作为美国坚定盟国的出色记录。它们所表现的对地区及世界和平、繁荣和安全的承诺表明,这些照片所表现的那个时代的日本不复存在了。”

   今年有两场抗战(二战)阅兵式值得关注。一个是中国抗战阅兵式,一个是俄罗斯的阅兵式。两场阅兵式都是为了纪念二战胜利70周年而为。

   作为当年的战胜国,中俄阅兵式,美英法等当年的战胜国也应有领导人参与,以共同缅怀世界反法西斯历史。但世界在变,当年的盟友关系在现实的地缘政治博弈和利益纠葛中已经变得“往事不堪回首”了。

   基于糟糕的美俄关系,美国总统不会出现在莫斯科红场上,其他西方国家领导人是否给普京总统面子也是未知数。中美关系也有波折,尤其在亚太区域新的地缘政治形势下,两强的博弈可谓战略性的--美国在动员一切可利用的亚太力量,以阻止中国对其全球领导地位的挑战,实现美国所要达到的亚太再平衡。但是,中美关系维持着斗而不破、相对稳定的利益攸关关系。

习近平视察国防科技大学,检阅干部学员方队

   中国向奥巴马发出了邀请,希望他出现在中国的抗战阅兵式上。由于中美两国领导人在去年北京APEC峰会上所谈甚欢,“习奥会”也达成了两国二氧化碳减排共识。且习近平主席今年秋天还要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奥巴马在白宫的最后日子里,中美两强无论是基于战略合作还是加深领导人友谊,奥巴马应该会参加中国的抗战阅兵式。

中国阅兵式

   奥巴马来,中国有面子;奥巴马受邀,美国也有面子。两国领导人多见一次面,多一次互动,对中美两国的“里子”也大有助益。但奥巴马面临着艰难的抉择。

   70年前的中国盟友,中美史鲜血凝成的友谊,尤其是飞虎队“飞”到中国和中国军队并肩抗日;还有中美两国在中缅边境协同抗日等等,俱往矣。中美亦在朝鲜和越南直面交锋交恶,“冷战”时期亦恶言相向。回首往昔,太平洋两岸的两个伟大国家,不是与时俱进地好,而是随着时代沉浮,随着意识形态的差异而不断交锋。利益,成为中美两强在历史在现实演进中的核心要素。

   因而,奥巴马政府或不敢公开否认二战成果,但就现实利益观而言,他和他的美国更看重的是美国和日本的新同盟关系。至于中美反法西斯同盟,起码不是奥巴马战略天平中更重要的砝码。

   奥巴马来不来中国,参加中国的阅兵仪式,确乎是个难题。来中国,怕开罪日本,不来中国,亦像中国和世界宣示美国淡忘了反法西斯的那段历史。更有趣的是,中国还没有决定是否邀请安倍首相参加,即使邀请日本,对于安倍政府也是难堪。安倍家族,和中国的抗战(日本军国主义的圣战)脱不了干系,安倍的政治理想就是执着于修正日本对邻国的侵略史观。

   他所谓的正常国家化,以及和中国、韩国的领土争端,围绕的主题就是让日本从战败国的阴影中走出来,使日本恢复东北亚和亚太强国的地位。

   中日之间既有历史恩怨,也有现实冲突,当然不会放任日本政府随意颠覆历史,将自己打扮成没有历史原罪的正常国家。美国政府的现实态度是,亚太威胁不是日本而是中国,否则不会有亚太再平衡战略,更不会对中国国防预算说东道西,也不会在西太平洋地区连横合纵恣意找中国的茬。

习近平在广州会见驻穗师以上领导干部时发表重要讲话

   奥巴马参加阅兵式,对于美国政媒两界言,或认为是向中国屈服。敏感的奥巴马为了美国政府和自己的面子,可能会随了美国反华的民意,如此政治风险最小。不来中国,奥巴马淡忘二战历史的现实功利性,也会遭致一些人的批评。对于日本错误史观,美国政府、国会和舆论也不时敲打。

2009年国庆女兵阅兵式方阵

   而且,对于日本这位现实盟友的忠诚度,美国也未必笃信。在日本“申常”外交公关中,中美在联合国的立场就是一致的。从历史到现实,美国或不乐见中国挑战自己的全球地位,但也担忧日本正常国家化对美国的威胁。毕竟,中国和美国没有结构性的历史恩怨,美国和日本却有血战前行的历史深仇。

   最可能的情况是,奥巴马以客观理由不参加中国的阅兵式,而派阁僚代表他。这既给了中国面子,也不至于让日本难堪,也使美国维持了在中日两国间的战略平衡。

  美国要求安倍向中国“谢罪” 令北京很欣慰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日前表示,将在总体上继承包括“村山谈话”在内的日本历届内阁历史认知的基础上,发表“安倍谈话”。对此,美国国务院官员表示,安倍首相应该在谈话的第一章中向邻国“谢罪”。

   由日本前首相村山富市发表的“村山谈话”,其核心是对日本过去的殖民统治和侵略历史的“战争责任”和“不战誓言”。这两点内容,在此后日本历任首相战败日致辞中都得到体现。然而,安倍去年发表的战败日致辞,既不提“战争责任”,也不提“不战誓言”,其历史观和战争观的局限性可见一斑。有舆论据此认为,“安倍谈话”的底色将是历史修正主义,淡化日本侵略战争历史责任,从而对“村山谈话”进行阉割和摒弃。

  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安倍谈话”不仅涉及日本对殖民统治和侵略历史的认知,更关系到二战胜利成果和战后国际秩序的维护。 作为二战的主要参战方和战后国际秩序的重要制定者,美国及时对日本发出提醒,无疑有着积极意义。毕竟,一段时间以来,安倍内阁否定历史、篡改历史、割裂历史的言论与动作大行其道,加速了日本国内政治的右倾化。而参拜靖国神社、重新调查关于慰安妇问题的“河野谈话”、修改《防卫计划大纲》、连续三年增加国防预算、突破武器出口三原则、解禁集体自卫权、鼓动修宪等等动作,也让人难以对所谓的“安倍谈话”抱有太高期望。

日本前首相村山富市

  其实,美国的这一言论,也有自身的考量。 一直以来,美国对日政策采取“两面下注”的策略。一方面,有意将日本打造成亚太战略的重要基石。为此,对日本近年来挑动地区局势紧张、强化自身军事实力甚至解禁集体自卫权的动作,美国或者视而不见,或者有意迎合,甚至放出“美日安保条约适用于钓鱼岛”的话来。

日本在对外政策上摆出的强硬姿态

   另一方面,日美同盟本身不是一个平等的同盟,美国需要的是一个听话的“仆从”,而不是一个危险的伙伴。安倍二次上台后的一系列举动,无论是参拜靖国神社,还是身穿军装登上坦克,高呼“天皇万岁”,抑或是解禁集体自卫权,都蕴含有否定二战胜利成果和战后国际秩序的目的。而日本在对外政策上摆出的强硬姿态,虽然有帮助美国实现“亚太再平衡”战略的现实意义,但更重要的,则在于搭乘美国“重返亚太”的列车 ,实现自身不可告人的目的。这些,显然都是美国不愿意看到,也不得不加以防范的地方----2013年年末,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不顾美国政府此前的警告,执意参拜靖国神社,就令美国大为光火。美国驻日大使馆专门发表声明称,“美国政府表示失望”。

   因此,美国要求日本“谢罪”,其根本目的还是向日本发出警告。因为,日本一旦放弃反省历史的“战争责任”和面向未来的“不战誓言”,将成为地区形势的不安全因素,甚至可能将美国拖下水。那时,美国可能真的要“搬石头砸自己脚”了。

   习大大的力量来自哪里?日本三句话道真相

   日本网站1月6日发表题为“习近平主席的力量来自哪里?”的文章,随着习近平主席继续深化开展反腐行动和推进改革,部分观察人士、学者甚至公众都在担心打那么多“虎”或将有损公众对中共领导权的信心等问题。

   但更直接和更有意义的问题是:习近平的力量来自哪里?笔者无意在此全面分析,而是列出一些初步思考,以帮助我们理解习在执行治国理念时的信心、力量及政治责任的根源。

  首先,习将治国之道建立在拥抱个人梦想基础之上。自成为中国最高领导人以来,习一直反复强调“梦想”,并将治国理念与认可中国百姓的理想、追求和梦想相结合。

   这使我们有充分理由相信习本人具有强烈的革命理想主义情怀。我认为,正是这种革命理想主义特质使真正的政治家有别于普通政客。

中国主席习近平

   从一位基层官员做起,习经过40多年工作才成为中国最高领导人。这40多年的职业生涯不仅使他掌握必要知识、工作技能并熟谙政治,还使他切实了解到中国民众的真正生活和艰辛。

习近平的外交风采

   这种切身体会也反过来巩固他本人的治国构想,那就是将“个人梦想”融入整体“中国梦”。

   其次,习正在重新调整中国的“集体领导”机制。该机制旨在避免权力过于集中。正如美国詹姆斯·麦迪逊大学副教授杨益所言,虽然这已为党内政治进程机制化铺就道路,但需要达成共识亦会延滞党应对危机的反应。

  这种模式也造成一些复杂问题。例如,西方分析通常将中国的集体领导和派别政治混为一谈。中西方学者对此看法不同。

   但习已表明反对并打击党内不同“帮派”——小山头、小圈子和小团伙——的政治意志。在打击“帮派主义”期间,习必须在“集体领导”机制内掌握相对更为强势的地位,以保持顺畅果断地推进。

   第三,习从公众的期盼和支持中获取力量。通过回应公众对切实反腐措施的呼吁,习既提高了民众的期待又巩固了公众的支持。习果敢决断的反应,使他在反腐风暴中的核心地位得到进一步加强。

习近平夫妇

   公众对习的支持还来自其个人形象。在网民中广泛流传的歌曲《习大大爱着彭麻麻》即反映出习备受中国民众爱戴。其实,公众欢迎一个更“真实”的政治家:像普通人那样生活、相爱和欢笑。

习近平外交风采

   如今,中国正处在国内外局势都在转变的关键时期。在国内,中国面临经济和社会转变;在国外,全球权力有可能正在从美国转向中国。习近平的首要任务仍是国内事务,这正是其信心和力量的首要源泉。

相关文章

热门专题

热门文章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热门排行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