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美国近日刊发华盛顿特区公共政策智库“国家利益中心”研究员杰克·伦穆凯尔文章称,中国沈阳飞机公司的试飞员已经开始测试一款高科技新型飞机。中国已经拥有了一款可以挑战F-35战机的多用途战机吗?
这种新型飞机真是“项目的全部”吗?对此,文章指出,解放军空军不会满足于中国对第五代战机技术的首次尝试,歼-31战机不太可能会用于打击敌机,更有可能是为了提高中国航空工程师的能力。
中国军事研发项目是出了名的隐秘,所以2012年10月歼-31战机原型机的亮相令国内外感到惊讶 。值得注意的是,歼-31战机原型机与F-35战机颇为形似。
2012年10月歼-31战机原型机的亮相令国内外感到惊讶
最近几个月来,关于中国成功针对F-35战机展开间谍活动的猜测一直不断,尽管其中大部分猜测集中在中国空优战机歼-20战机某些传感系统的外观之上。
歼-31战机可能会与歼-20战机形成“高低搭配”
歼-20战机可能受到了F-35战机的影响,但歼-31战机几乎肯定受到了F-35战机的影响。
文章称,歼-31战机可能会与歼-20战机形成“高低搭配” ,与中国敌方的精英战机展开高空缠斗,而歼-31战机充当主流战斗机与攻击机。
这种力量配置类似美国空军的F-22与F-35A组合。不过,一直以来,提前预知中国军方会如何应用其军事科技都是个难题。
中国军方官员与国营媒体对有关这款战机未来的描述往往会令人摸不清头脑。这可能是因为中国军工企业经常利用“代际跳跃式”发展体系。
在这种发展体系下,中国迅速生产出许多不同的设计作为原型机或少量列装部队,使中国迅速提高其对技术的掌握,同时为规模化生产可匹敌国际竞争对手的成熟系统构建能力。
在中国海军发展过程中,这种发展体系非常明显: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解放军海军已经列装了五个级别的国产驱逐舰,每级驱逐舰都较上一级别存在渐进式改进,但只有最后一个级别,即052D型驱逐舰获批进行大量生产 。
近年来,中国飞机发展过程也遵循了类似的发展模式。沈阳飞机公司已经生产了少量测试批次的高度升级版侧卫战机与舰载侧卫战机,以及歼-31战机。
052D型驱逐舰获批进行大量生产
2005年,成都飞机公司推出了歼-10A多用途战机,几年后该型战机即被升级型歼-10B战机取代。目前该飞行公司正在生产歼-20空优战机原型机。
歼-31战机不太可能会用于打击敌机
因此,文章指出,很难想象解放军空军装会放弃其小批量、快速推进式发展模式,满足于中国对第五代战机技术的首次尝试。因此,歼-31战机不太可能会用于打击敌机,更有可能是为了提高中国航空工程师的能力 。
日本羡慕中国独立造歼20歼31 连美国都不行
据日本网站报道,日本防卫省透露称,正在研发的先进技术试验机(ATD-X)预计将于2015年8月份进行首飞。该战机是专用于测试隐形性能以及全新发动机上所配备的向量喷嘴的高运动能力机体。
日本目前虽未正式决定是否要以ATD-X为原型开发大型的未来战机F-3(暂定名称),但是已经开始着手为未来战机的开发做准备。
报道称,ATD-X在开发过程中,曾在法国的屋内设施中,用战机模型进行雷达反射截面面积(RCS)的测量。
日本计划在国内也建设一套野外RCS测量设施。通过Google地图的卫星照片能够确认,中国也正在进行RCS测量设施的建设,这对于正式的隐身战机开发而言是不可或缺的。
除此之外,通过该设施,还可进行关于实用战机的高功率发电机的开发和雷达、飞行器电子装置、ATD-X中未配备的内装式兵器仓的研究。
目前,日本国产隐身战机开发所需的准备工作正在顺利地进行,但是由日本防卫省研制的隐身战机ATD-X未必会真的投入生产,毕竟迄今为止仅仅作为基础研究而终止的研究不在少数。
即使该开发最终没有被采用,也具有一定意义,因为就未来而言,这是一场投资保险,不管日后哪个国家在此基础上继续开发研究,归根结底都是日本为未来战机开发所作准备的结晶。
歼-31试飞频率提高再次升空
8月18日上午,有网友目击了中国国产第二款隐形战斗机歼-31“鹘鹰”在我国某试飞场再次升空试飞。据悉,这是继8月9日的试飞后,歼-31隐形机在本月进行的第2次试飞。相比7月只进行了一次试飞,歼-31“鹘鹰”隐形机的试飞频率有所增加。
歼-31是沈阳飞机工业集团研制的最新一代(欧美旧标准为第四代,新标准以及俄罗斯标准为第五代)双发中型隐形战斗机,代号“鹘鹰”,其采用双发、单座、固定双斜垂尾、无鸭翼、蚌式进气道。
目前猜测主要用途有三种:
一是与中国重型隐形战斗机歼-20形成高低搭配;
二是拟推出的隐形战机出口型号;
三是发展为替代歼15战斗机的新一代隐形舰载战斗机。2012年10月31日上午10时32分,歼-31成功首飞。中国成为世界第二个同时试飞两种五代机原型机的国家。
从310工程最新的图片来看,该机是采用了双发布局,两侧DSI进气道,倾斜式双垂尾,采用了波束控制理论设计飞机的外形,菱形机身,机身上、下部分分别向上和向下倾斜,从而折射侧面的照射电波,可以降低侧面雷达对于飞机的威胁。该机最值得称道的新技术是DSI进气道、波束控制理论设计飞机的外形和全向矢量发动机尾喷口。
但该机也有美中不足,首先是飞行座舱罩,仍旧是歼-11等沿用的两段结合式,这就不如歼-20的一体式先进和有利于隐身。但据信,该机可能装备了新型发动机,特别是其新颖的全向矢量喷口,使得其具备了高机动能力和适用于航母甲板的短距起降能力等。
前轮是双轮设计用于航母起飞,(例如用于在辽宁号航空母舰上起飞)J-31应该会成为中国的新款隐形舰载机 ,但与J-20配合可能性不大,主要与J-15形成高低搭配,成为中国第一款航母舰载机搭配。
而且J-31的机动性较好,强大的超巡和较好的隐身性能可协助重型轰炸机作战,首先潜入敌后摧毁重要的高价值目标为非隐形战机歼15发动攻击开路,与J-15正好形成攻击两个梯队,较好地执行特殊作战任务。
从该机31001的编号来看,其作为310工程的01号机应该无疑。既然留在沈飞的是编号为31001的一号机,那么,可以推断早前运往西安的就是31000的静力试验机。也就是说,该机也像歼-20一样,首批至少建造了2架,也许不久第三架才会露面,并用于试飞。
但是罕见的是,310工程在第一架原型机上,就喷涂上了醒目的徽标,一只奋飞的雄鹰正在抓住地球,显然,这也寓意该机将会纵横(或者销往)全球。有消息透露说,该机可能会被命名为“鹘鹰”,全黑色机身既说明其大量应用了复合材料,又可能涂覆了大量隐形涂料。
“在任何情况下,J-31在海上的前景都会使中国处于世界领先水平。虽然已有十来个国家拥有了航母,但有舰载隐形战机的国家却屈指可数,而且没有一个国家将隐形战机列装到航母之上。”
美国海军正在研发F-35C的舰载版本,英国和意大利也在为自己的航母购置F-35。“西方国家在舰载隐形机研发方面的起步,比中国早了很多年,他们想抢在中国之前攻克这一难题。而北京刚刚开始打造其海军航空战斗力,这比美国建立首支适于远航的空军晚了整整一个世纪。”
文章还称,外界对J-31进军海上的猜测由来已久。有观察家发现,首次亮相的J-31有两个前轮,这是舰载机的典型特征,使其可更稳当地降落在相地狭小又处于运动中的舰载跑道上。
但是,这款飞机也明显缺少其它海军战机的一些关键特征,包括尾钩(用于迅速勾住航母甲板上的阻拦索)和可折叠机翼(存放于甲板下方仓库时体积更小)等。
评:日“准航母”载F-35难敌歼-20
主持人:所以日本一直在边缘当中游走,借机发展和壮大自己的军力,甚至我们看到,日本政府最近也在宣布,说未来可能还要探讨22DDH搭载F35B的这种可能性,甚至有专家分析说,未来日本的航母22DDH,一旦要是搭载F35B的话,他可能对中国的战舰构成威胁,特别是中国的航母辽宁舰,未来有可能搭载的是歼15。
F35B比歼灭15要领先一代,所以对中国的舰艇,是有一定的优势的,你怎么看这样的分析。
嘉宾:这种比较没有常识,因为任何作战行动,肯定都不是一艘航母搭载舰载机和另一艘航母进行对战,你包括美国和日本,以前在太平洋进行那种航母对决,也完全不是这个状态,所以现在看,如果今后,假使有这种情况出现,支援航母作战的力量体系完全不一样,你比如说,如果是22DDH搭载着F35B和辽宁舰的歼15相遭遇,之前我们的反舰导弹,具备大范围中远程的精确打击能力。
22DDH航母,在这种打击条件下,还有多大的生存概率,这是一个巨大的问号。如果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到时的隐身战机,歼20或者歼31,和F35不是一个档次,要高得多,我们面对的美军高低搭配的低端机,所以从这个角度上看对击退的F35有天然的优势。
虽然日本人在造航母方面造的真不错,但是用航母使用方面,用得很没有新的,就是第一次偷袭成功,然后在整个的二战海战中的,他的航母几乎走是美国的靶子,你像中途岛海战,他在整个的这种作战行动中朝令夕改,最关键的时刻一会儿拆了鱼类装炸弹,一会儿拆了炸弹装鱼类,结果美国的舰载机在这个时刻临空把他的航母,在中途岛海域击沉了多艘,让整个的海战出现了大的逆转,所以怎么用航母是很有学问的一件事,日本人没有用好。
主持人:但是关键是现在,22DDH会不会,比如说像仿造,像美国的航母战东集群这样,以后日本可能也要打造这样的一个22DDH,打造这样一个准航母的战斗集群,取代现在的这种八八舰队。
嘉宾:这个是非常理想的一种使用模式,如果要是以22DDH,或者日向号可以构成这种的准航母战斗群,如果F35B上舰之后,准字就去掉了,如果是这种使用方法,周边必须有护航舰队,比如水下,会有他的常规动力核潜艇,那么他的,包括现在比较先进的都会成为整个所谓航母战斗群的重要组成部分,他的补给舰也会在这个地区和整个编队集成到一起,所以编队使用,混合使用,联合使用,是一种比较好的使用方法。
到那会儿,八八舰队,九十舰队,十十舰队恐怕就没了,恐怕就会由三艘所谓的日向,两艘22DDH,组成五个这种航母编队来进行作战任务。
美国防务巨头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在奥兰多空军协会举办的空战研讨会上展示了专门为美国第五代隐形战机研制的新型未来空对空导弹“Cuda”的模型,并披露了这种新型武器的更多细节。
大幅增加五代机载弹量
洛马公司提供的资料显示,Cuda导弹是一款全长70英寸(约合177厘米)的一枚小型高性能、中程杀伤性概念导弹,具有致命拦截性,可直接锁定单个目标并摧毁,也可以通过瞄准既定目标,覆盖大片目标区域。
这款导弹采用多模引导头,可选择目标上脆弱的部分进行直接撞击摧毁。而且,它具有360度覆盖能力,扩展了视距外交战空间与视距内“无逃逸区”的大小。
值得注意的是,Cuda导弹可能还有空对地能力。由于Cuda导弹精确性高、机动性强,极具致命性,所以它能够灵活地击败敌方飞机、无人驾驶机及其他空中威胁等多种功能。
众所周知,洛马公司在大气层内导弹拦截的技术和杀伤性上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专门为F-35和F-22战机研制的这款空空导弹弹建造成本低,体积小,可大幅度提高F-22和F-35战机的空空导弹装载数量,进而极大地提高美国及其盟国的作战能力和平台生存能力。据介绍,这款新型导弹具有与AIM-120同等的射程和威力,具有快速而经济的部署能力。
除Cuda导弹之外,美国空军还在研制另外一款新一代空空导弹,即双任务优势导弹(DRADM)。双任务空中优势导弹是一种可攻击高机动空中目标和地面防空系统的武器,美国空军研究实验室目前正在探索技术验证方案,重点在改进导弹的攻击距离、引爆系统和战斗部。
早在2011年年底时,美国雷神公司和波音公司就分别收到了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研究DRADM下一代导弹的合同。这种合同旨在研制出以飞机、巡航导弹、陆基雷达为目标的导弹。
DRADM导弹
据称DRADM导弹将替代AIM-120先进中程空对空导弹以及AGM-88高速反辐射导弹。在2012年2月16日至17日举办的空战研讨会上,雷神公司首次展示了美国空军DRADM导弹候选产品的等比例实物模型。美国空军本来计划在2014年正式启动DRADM的研制工作,但五角大楼最新的预算也许会将合同签订日期提前至2013年。
除雷神公司之外,波音公司也得到了发展下一代制空导弹的3个关键技术研究合同。这些技术包括:能增加武器攻击距离的可修改弹头,作为弹头保险丝的传感器以及能使导弹在发射平台就能感知目标的感应飞机控制。
歼-20加速新型导弹研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