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悦军事网

军事知识网站

华悦军事网 > 军事新闻 > 十大元帅谁最能打?朱德是他老师,林彪不如他

十大元帅谁最能打?朱德是他老师,林彪不如他

时间:2021-03-11 10:46作者:来源:西陆网手机阅读

十大元帅谁最能打?朱德是他老师,林彪不如他

德望最重、资历最老、职位最高、年龄最大的是共和国第一元帅朱德。

朱德,1886年生于四川仪陇县一个农家。青年时曾参加辛亥革命,37岁时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朱德成为红一方面军总司令,翌年成为中国工农红军总司令。此后几十年间,“总司令”在党内成为朱德的代称。毛泽东曾称他是“红司令”。

一、老师级别的应该是朱德元帅。粟裕在回忆录里讲:“毛泽东、朱德同志指挥作战,常常是先打弱敌。打弱敌难在选择。判断敌军之强弱,需要 对敌人的各种具体情况作全面、周密的调查研究。例如部队沿革、兵员籍贯、装备给养、内外 关系、上下关系、军政素质、生活习惯、战术技术及其特点以及占据的地形、工事条件等等。

这些仅是基本的情况。但一切的强和弱,都是相比较而存在的,不是一成不变的,例如强敌而 未展开,虽强犹弱;弱敌作困兽之斗,虽弱亦强等等。所以,还需结合实际作具体的分析,毛泽东、朱德同志对这一原则的运用,可谓得心应手,我深受他们的教育。 ”

“我跟随毛泽东、朱德同志学习打仗所得到的深刻的体会,是战争有它自己的规律,克敌 制胜的办法必须依据敌我双方的实际情况和战争内在规律去寻找。我学到的这条道理,使我终 身受益。 ”聊以自慰的是,我在毛泽东、 朱德同志领导下学会了带兵打仗。"可见,朱德是粟裕军事上的老师。

二、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粟裕,应该是十大元帅十大将里面最能打游击战的人。

军事上的粟裕与林彪,可谓一时瑜亮,常常令人有“千载谁堪伯仲间”之感。两人有着许多惊人的相似之处,尽管不是一母所生的孪生兄弟,却也几乎就是对方的影子。

他们都生于1907年,只有月份的细微差别。

一个生于洞庭湖以南,是“无湘不成军”的“南蛮”;一个生于洞庭湖以北,是“天上九头鸟,地上湖北佬”的“楚才”。他们的老家,隔八百里洞庭遥遥相望,两千年前就是一家,都是“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楚国。

他们都不够“帅”,个头也不高,“状若妇人孺子”,与汉代貌不惊人的张良有得一比。久闻其名不见其人的老部下见到他们,几乎都会彻底摧毁早先高大威猛的想象,放下几许敬畏之心。

粟裕打游击战时,在毛的十六字诀基础上总结的游击战对策,已经非常高超,十大元帅无出其右者。罗列如下:

“游击六原则:(1)以小的牺牲换取大的胜利;(2)不在消灭敌人,而在消磨敌人;(3)支配敌人,掌握主动;(4)积极进攻,绝少防御;(5)飘忽不 定,出没无常;(6)越是敌人后方,越是容易成功。 ”

“作战要领:(1)反敌人之道而行,并竭尽欺诈之能事,敌进我退,敌集我散,敌大我避,敌小 我欺,避实就虚,声东击西;(2)不要企图太大,只要常有小胜;(3)站在敌人翼侧、后方和圈子 外围,不为敌人所合击;(4)一切作战行动必须迅速、勇猛、坚决,迟疑犹豫就等于等死;(5)注 意使用突然的白刃袭击,只要枪弹一响,刺刀就要杀到敌人的肚皮上去。”

“隐蔽我们的行动和企 图是我们的一条重要原则。我们总结了兜圈子、大小圈、“8”字形、“s”形、电光形、回马枪,东 去西返,早出晚归等许多方式,做到飘忽不定,出没无常,使敌人无法捉摸。行军沿途的痕迹 要留专人殿后负责消除,压倒的草要扶起来,脚迹要抹掉,有时则在与我们行动相反的方向弄 出痕迹,迷惑敌人。 ”

为啥讲以上这套无出其右呐?主要是抗日期间,粟裕用这一套,在人口稠密地区搞根据地,且完全成功。毛朱搞革命的根据地,包括抗日根据地全部都是在贫穷地区搞,在人口稠密的较富裕地区搞根据地,除了粟裕搞成了,其它元帅大将,在解放战争前,从无成功实践。

当时中共在全国控制了九千万人口的根据地,仅粟裕就控制了其中的一千万人口。并且利用这块根据地消耗了日军独立混成第十二旅团五千人左右,为此这个旅团到了四三年撤销了番号补充兵员重组成第六十四师团。值得一提的是粟裕仅用一万多部队就控制了这一千万人口,跟中央苏区当年以十余万军队才能控制三百多万人口的低效相比,绩效比极高。

三、最能打运动战、攻坚战的还是粟裕。他以代司令的身份组织和指挥了许多经典之战。其中最为人们津津乐道的是在他担任豫皖苏军区司令期间发生在豫皖苏军区的战役:碾庄战役和陈官庄战役,此两者后来被党史研究者称作淮海战役的组成部分。所谓淮海战役由粟裕掌控的部分是以三十余万部队对抗国军的六十余万部队,最终把国军包了饺子。

国军害怕他到这样一种程度:听说他要打仗,就将十余万甚至数十万军队撤退逃亡。黄伯韬毁在碾庄,就是在撤退途中毁损的;杜聿明毁在陈官庄,同样是在撤退途中被其追上所致。他在该战役中有许多措施是匪夷所思的,比方讲给俘虏发顶帽子就让其上前线为自个冲锋陷阵,这样的俘虏兵在两个月的战斗中他发展了十万人,以至于其部队从战前的三十余万膨胀到战役后的五十余万,考虑到在这两个月中他部队的伤亡就达到了十余万人,这是一个多么令人敬畏的数字呀。

没有一个元帅达到这种级别:边打仗边用俘虏发展军队,从战场弱势直接变为战场强者。元帅们都需要脱离战场并用二十天左右给俘虏洗脑后才能使用这些俘虏。其实往前数,类似此类以少胜多的战斗,在粟裕身上发生的,是一抓一大把。

相关文章

热门专题

热门文章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热门排行

      热门标签